一、面對飛機居高臨下的攻擊,失去空中掩護的艦隊是脆弱的
1940年雙十一那天,英國海軍出動21架老式“劍魚”艦載機,突然襲擊義大利海軍基地塔蘭託。僅以損失2架飛機、8條魚雷和少量炸彈的代價,摧毀義大利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義大利在地中海的制海權不復存在。
一年之後的12月7日,日本海軍使用同樣戰術,利用從航母上出動的艦載機,襲擊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美軍在襲擊中損失了4艘戰列艦、2艘驅逐艦、188架飛機,2400人在襲擊中身亡。
這兩次戰役,使用航母的一方,都以極小的代價,一舉摧毀了對方以大艦巨炮為主力的海軍艦隊。
戰果確實顯著,不過都是偷襲。堂堂之陣中,航母還能否佔到便宜呢?
彷佛為了緩解人們的疑慮,半年之後,中途島,另一場海戰打響。這場後來被人們視為太平洋戰場轉折點的關鍵戰役中,美日雙方精銳盡出,數百艘軍艦、幾百架飛機鏖戰數日,終以日軍慘敗告終。
這場戰役是海戰史上第一次在雙方主力艦隊沒有見面的情況下進行的。當雙方的航空兵相互空戰或穿梭轟炸對方艦隊時,艦隊之間相隔數百公里之遙。艦炮的射程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對戰局無法施加任何影響。
日軍4艘航母均被摧毀後,他們曾企圖利用夜色掩護,讓艦隊主力偷偷靠近中途島並一舉攻佔之。但考慮到面臨美軍航母威脅,最終沒有冒這個險,趁著夜色遁去。
可以想象,如果日軍當時孤注一擲,損失還會更大,搞不好整個艦隊主力都要被葬送掉。
以上這些戰例清楚表明一個事實:不管偷襲還是對攻,失去空中掩護的主力艦隊,在飛機居高臨下的攻擊下,是相當脆弱的。大艦巨炮主義就以這種實實在在的實戰被終結了。
搭載艦載機的航母迅速取代戰列艦,成為了新的艦隊主力和海權象徵。
二、航母與陸基航空兵的對抗,並不是艦隊與要塞對抗的簡單重複
海軍、海權都只有能對陸地施加影響才有意義。海陸對抗是每支海軍都必須考慮的課題。在以往經典場景中,對抗的雙方主要由軍艦和要塞擔任。
一般說來,陸地要塞工事良好,保障較為方便,士氣也普遍較遠洋作戰的海員要高,在與軍艦對抗中很大可能不落下風。所以,稍有頭腦的艦隊指揮官,一般都不會拿昂貴的艦隊去死磕要塞。
艦隊的優勢在於機動性。海岸線很長,每個要塞控制範圍有限,處處設防就算財力最雄厚的國家也不能辦到,艦隊總能找到不設防的海岸線實施突破。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經典海陸對抗場景中,艦隊可以憑藉機動優勢掌握戰場主動權,單靠要塞無法防禦艦隊攻擊。
相較於只裝備火炮的艦隊,航母編隊可以通過艦載機使攻擊範圍大幅增加。全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口和經濟都處於海岸線500公里以內,這都在航母戰鬥群打擊範圍之內。
但要塞的火力也增強了。以機場為新的要塞的陸基航空兵同樣可以輕鬆把打擊範圍延伸到海岸線外數百乃至數千公里。傳統要塞很難完整控制整條海岸線,但陸基航空兵依靠航程加持,不僅能夠控制海岸線,還能控制近海航道、海灣、海峽等所有近海區域。
如果說傳統海陸對抗中,艦隊可以繞過要塞攻擊的話,在航母編隊對陸基航空兵的這種加強版海陸對抗中,航母編隊要對陸地施加影響,只能去硬磕對方陸基航空兵。但海陸硬磕,其實陸地上更有優勢。以航母為主力的艦隊很難達到往昔海上力量的那種影響力。
三、航母崛起靠的是空天不對稱優勢,空天技術繼續發展的結果,將直接導致海權整體衰落
航母主宰海戰場其實依靠的是它攜帶的艦載機。航母本質意義上是一座海上游動機場。在航母剛出現的那個年代,飛機的航程、載彈量等都不足以實施有效跨洲際攻擊。而現在以戰略轟炸機、洲際導彈等空天技術支撐的洲際投送手段簡直不要太多。可以想象,以後還會更多,相對距離還會更近,海上機場的意義已經越來越不必要。
但事情不僅止步於此。傳統海權觀念中,海權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和使用。國際貿易僅從重量上看,海運當然還是佔大頭,空運只佔到1%強。但換個角度從貨物價值上看,空運已三分天下有其一,陸地運輸地位也在不斷上升。貨物以外,人流、資訊流更與海運關聯甚少。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個國家,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單位價值越高,與海運的關聯越弱。海上交通地位下降,必將導致傳統海權的衰落。
總而言之,航母和海權都是歷史的產物,因歷史發展而出現、而勃興,也必將隨歷史的發展而走向衰落。當今時代是資訊時代、空天時代。新的時代條件下,不管是軍事手段,還是經濟發展方式,一定有不同於以往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