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現在中國產驅逐艦最讓人自豪的是什麼?當然是個個身披盾牌,顏值那是相當的高,畢竟神盾艦是目前防空驅逐艦的頂級代表,即便如日、韓兩個打手也裝備的並不多,那麼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如何呢?放眼整個歐洲,如英、法、德等傳統強國,又或者瑞典、荷蘭等歐洲貴族好像都沒有大量裝備一款典型的"宙斯盾"型驅逐艦,那麼歐洲為何不沒有"神盾"艦?是沒錢,還是沒技術,還是沒需求?看完下面的內容你就知道差距到底在哪。

1、歐洲海軍普遍成為"小海軍"

歐洲不少國家都是海洋強國,比如英國的日不落帝國,荷蘭的海上馬車伕,法國的遠征艦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等等,莫不是在世界海軍歷史上留下過濃烈的一筆。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這些海軍強國一方面因為經濟衰退,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內福利開支高企,在軍費上是處於年年減少的局面,所謂海軍強國全部走上了"小海軍"的路線,護衛艦造大點當驅逐艦用,能省就省。而由於歐洲"美國秩序"的存在,Continental上各國之間發生戰爭的機率也近乎於0,恐怕英國維護艦隊的唯一目的就是配合美國,這就讓這些傳統海軍強國研發和製造新一代的"宙斯盾"驅逐艦的慾望越來越低。

二、也是真的沒錢

剛才說到了歐洲各國軍費預算持續降低,分到海軍的自然就更少。如果開發高階大氣的宙斯盾艦,那至少是7000噸以上的級別,例如美軍的"阿利伯克"級製造成本大約為25億美元,這遠遠不是歐洲各國目前可以負擔,即便設計出了海軍也採購不了,甚至海軍都不會提出這麼"過分"的設計要求,自然也就不會有"神盾"艦出現了。

為了降低成本,歐洲各國從2000年前後就開始大量進行防務合作,對於高技術裝備採用共同開發,共同裝備的路子,比如說之前的歐洲聯合戰鬥機,或者是歐洲護衛艦,都是這種模式,有錢一起出,有技術一起拿,這樣大大攤平了前期開發費用,而且一起採購時製造成本也低,避免了採購數量較少造成的費用上漲。

三、沒有"神盾"有"圓盾"

既然聯合開發就是為了降低成本,那麼自然就不會有"神盾"這種奢侈想法了,所以歐洲大多數驅逐艦都採用的是7000噸以下的噸位+圓形天線罩的有源/無源簡化版相控陣方案,你也可以稱之為"圓盾",至於這是算驅逐艦還是護衛艦大家就自由發揮啦。

例如當時英國、法國和義大利聯合搞的NFR歐洲聯合防空艦計劃就是這種方案。不過由於分歧太大,義大利和法國單獨搞了地平線護衛艦,其使用的就是歐洲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由於艦艇噸位有限,所以沒有采用四面盾設計,而是將簡化的相控陣放入圓形天線罩內佈置在艦艇桅杆的最頂端。當然這也是很取巧的方式,因為放置在艦艇頂部最高處,可以有效對抗地球曲率的影響,不用設計很多的T/R單元就能得到不錯的探測距離,但是缺點就是探測能力差很多。

而美國宙斯盾和國內"中華神盾"這樣的多面佈置,則需要較大的噸位和更多的T/R單元,才能達到全方位的探測能力,以及在安放高度有限的情況下獲得較遠的探測距離。

無獨有偶英國的45型驅逐艦也採用了"圓盾"設計的,這款辛普森雷達號稱可以跟蹤500個目標,不過依然是防止在球形天線罩內,目前已經成為了英國軍艦的一種象徵。想當年也是可以上千艘軍艦護航的海軍大國,現在也只能依靠驅逐艦來挑大樑了。

除了英國,德國和荷蘭人也聯合開發了一種防空艦,荷蘭稱為七省級,德國叫做薩克森級,畢竟德國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海軍發展一直不太好,這次搭上海上馬車伕還是靠譜的。不過最後依然走起了老路,不過這個可能不算"圓盾",而可以稱為"多邊形盾",不過依然是在桅杆較高處放置雷達,還是屬於簡化版宙斯盾的一種方式。

從價格來看,45型驅逐艦價格10億英鎊,而歐洲地平線是12億歐元,普遍成本都是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因為超過這個價格,估計就很難通過國內的預算,這也大概也就是歐洲各國普遍都不敢裝備"宙斯盾"的原因吧。

特別是地平線級,整個艦艇表面連近防武器都非常少,而義大利人固執的使用兩門Alto76毫米炮防空充當主炮,這種義大利式的堅持和法國人的驕傲相結合也真夠奇葩的,地平線沒有最終難產也是奇蹟了。

總而言之,目前歐洲海軍的區域防空能力已經處於世界第二梯隊,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和我們的差距已然拉開,雖然說研發和設計實力還是有,但是資金拖後腿,估計過不了多久歐洲設計下一代先進艦艇的能力就要磨滅殆盡了。相比之下,百年前外國軍艦曾肆意妄為的那片水域,現在已全是清一色的"中華神盾"艦,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產最艱辛戰機,研製花費18年,試飛掉落方向舵,終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