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國名將尼米茲關於太平洋戰爭的回憶錄——《偉大的海戰》出版了,書中首次披露了美軍破譯日本海軍密碼的秘密,也揭示了自中途島海戰以後,日軍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同時,美軍如何設伏擊斃山本五十六的疑團也真相大白。
作為這次行動的親臨者蘭菲爾,也在美國暢銷雜誌《讀者文摘》上發表了《我擊落了山本五十六座機》一文,使他立刻成為人人皆知的“英雄”。然而,他昔日的戰友和歷史學家們對此有很大的爭議;那麼,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的座機呢?
這還要從擊殺山本的過程說起。1943年4月18日,掌握了山本詳細行程的尼米茲,經華盛頓方面同意後,下達了在其航線上設伏並截擊的命令。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美軍第339中隊的18架P-38戰鬥機執行這一行動,飛行員經過保密宣誓後聽取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18架戰鬥機分為兩組,由12架戰機組成掩護組,負責在高空牽制為山本座機護航的零式戰機;爾後6架戰機組成的攻擊組,負責從低空攻擊山本座機,事後引發爭議的蘭菲爾和巴伯中尉就分在攻擊組,他們都是擊落多架日機的優秀飛行員。
行動開始後,攻擊組的2架P-38因故障未能參戰,只得從掩護組臨時補充2架。也就是說,實際參加行動只有16架美軍戰機。為躲避日軍雷達,他們採取低空飛行2小時,航程達600多公里,到達了指定伏擊空域,山本的座機“如約而至”。
掩護組10架戰機甩掉副油箱,加大油門急速向6000米高度爬升。這麼做不僅能引起日軍護航戰機的注意,而且引誘其遠離護航位置,為攻擊組創造機會。果不其然,急於在艦隊司令面前表功的6架日軍戰機,丟下山本座機迅速向美軍撲去。
眼看日軍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蘭菲爾率領攻擊組,立刻向孤零零的2架日軍轟炸機發起了進攻。正在高空與美機糾纏的3架日機見情況不妙,不顧一切地向下俯衝試圖進行攔截,但為時已晚,巴伯的P-38開火了,山本座機頓時變成一團火球。
此時的蘭菲爾正在迎擊馳援的3架日軍戰機,當看到一架日軍轟炸機變成一團火球墜入密林時,不禁興奮地公然違反紀律,在無線電報告稱:“擊落一架日軍轟炸機”。巴伯在戰鬥過程中不僅始終一言不發,而且協助擊落了另一架轟炸機。
“大嘴巴”蘭菲爾。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戰鬥只進行了3分鐘,2架日軍轟炸機相繼墜入密林和大海,參加此次行動的美軍第339中隊沒有戀戰,迅速撤離伏擊點。返回途中,“大嘴巴”蘭菲爾再次向基地發電報稱:“我幹掉了山本”,顯然違反了無線電靜默。
到了1967年,蘭菲爾再次故伎重演,在《讀者文摘》上發表了《我擊落了山本五十六座機》一文,立刻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不過,隨著大量擊斃山本的資料,以及蘭菲爾、巴伯等人的戰鬥報告等檔案不斷公開,事情真相逐漸露出了水面。
原來,當攻擊組衝向山本座機,在接近1600米處時,3架日軍零式戰機擺脫糾纏迅速回援,蘭菲爾立即迎了上去,而作為其僚機的巴伯沒有緊隨長機,而是按照戰前要求不顧一切地攻擊日軍轟炸機,當他脫離攻擊時,僅離山本的座機30米。
並且不顧戰機身中100多片碎片,繼續與其他隊員攻擊第2架轟炸機。換句話說,擊落山本和其參謀長座機的是巴伯和另一名隊員,與蘭菲爾沒有任何關係。當然,一些有心人士為了徹查這件事,專門遠赴日本瞭解情況,並再次證實了上述結論。
隨著爭議不斷擴大,美國軍方也不再好意思忽視巴伯的戰績,決定將擊斃山本的功勞一分為二,系2人共同擊落,但蘭菲爾斷然拒絕這種提法。儘管美國至今沒有明確的答覆,但巴伯單獨擊落山本座機的觀點,逐漸得到業界專家的一致認可。
與蘭菲爾的“爭功”相比,真正的英雄巴伯卻與世無爭,在老家過著恬靜祥和的生活。針對諸多爭論,巴伯表示這一戰的最大功臣是其中隊長米歇爾少校,是他策劃了此次行動,又是他擔任掩護組組長牽制了日軍,讓攻擊組順利完成了攻擊。
同時,巴伯還認為,蘭菲爾同樣功不可沒,沒有他左轉迎擊3架救援的日機,他是不可能從容地將山本擊落。至此,這場爭論多年的公案總算塵埃落地。和平時期的人們總會去深究一些東西,而戰爭年代的人們,誰會去計較這些得失呢?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