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2日,德“中央”集團軍群所轄坦克第4、第3集團軍,分別從南、北兩面突破蘇聯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駐守的維亞茲馬防線,蘇聯紅軍陷入重圍。蘇聯集結了第33集團軍、近衛騎兵第1軍、第4空降軍組成快速叢集,向維亞茲馬方向進行突破作戰。
在此次戰役中,一種拖著M1930型37毫米戰防炮的小型履帶裝甲車神出鬼沒,給德軍坦克部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成為維亞茲馬戰役慘敗中為數不多的亮點。這種小型履帶裝甲車就是蘇聯紅軍團/營級炮兵裝備的“共青團員”輕型履帶牽引車。
超輕型坦克“流行風”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超輕型坦克(也叫“豆坦克”—Tankette)開始盛行,1929年7月,蘇聯在本國工業剛剛起步時,批准了第一個坦克研製計劃,其中就包括超輕型坦克。可是以當時蘇聯的工業水準,哪怕是研製一款超輕型坦克都力不從心。恰恰是這個時候,西方發達國家爆發了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使西方對蘇聯的封鎖產生了裂縫,聞到了腥味兒的資本不再把盧布視為洪水猛獸,紛紛轉向蘇聯尋找出路。
1929年底,以蘇聯紅軍機械與裝甲車輛管理局局長為團長的蘇聯軍事技術考察團對西方國家展開了訪問,先後去了當時軍工發達的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英國和美國,獲得了大量的坦克技術甚至成品。隨後蘇聯坦克工業飛速發展,取得了從重型坦克到裝甲汽車的全面的成果。
當時為了解決超輕型坦克的研製問題,蘇聯在1930年直接從英國購買了26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坦克,還把生產許可證買了過來,打算直接仿製。通過試驗後,蘇聯工程師們對“卡登•洛伊德”進行了一番改造,把這一“升級山寨版”命名為T-27超輕型坦克。
T-27車長2.6米,寬1.8米,高1.4米,戰鬥全重2.7噸,乘員2人。沒有裝備炮塔,主要武器是車體前部一挺DT7.62毫米機槍,備彈2520發。
炮兵機械化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蘇聯紅軍為了實現炮兵機械化,開始淘汰挽馬,大輛裝備炮兵牽引車。除了師屬重炮兵需要卡車甚至拖拉機來作為牽引車之外,團/營級裝備的45毫米和37毫米火炮也需要一種輕型牽引車,於是蘇聯工程師們直接把目光轉向了超輕型坦克底盤。
工程師們首先選擇的就是T-27的底盤,但很快發現其半剛性懸掛太過陳舊,而且履帶只有33毫米寬,實在應付不了蘇聯眾多的沼澤和冰雪地形。由於當時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暫時先拿來用,改裝量並不大。
1933年,蘇聯又仿製成功了一款超輕型坦克T-37,原型來自於“卡登•洛伊德”A4E11水陸兩用坦克。蘇聯人這次沒再被英國的半剛性懸掛繼續坑,而是直接山寨了法國AMR輕型坦克的平衡式彈簧懸掛。整套行動裝置還有每側4個負重輪,2個拖帶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
T-37的改進型T-38,實物才能看出有多mini,油畫往往把坦克比例畫的高大
合理的行動裝置使T-37的最大速度達到4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230公里,而且還有浮渡能力,可以輕鬆應付沼澤、雪地等地形,機動性在當時非常優秀。這麼優秀的輕型底盤,自然而然也成了輕型火炮牽引車的首選。
T-20輕型履帶牽引車T-37長3.75米,寬2米,高1.68米,全重3.2噸。乘員2人。有一座小巧玲瓏的炮塔,裝備一挺7.62毫米DT機槍,備彈2140發。
1933年底,基於T-37超輕型水陸坦克底盤改造的輕型火炮牽引車研製成功,編號T-20,官方正式名字為“共青團員”輕型履帶牽引車。
T-20油畫
T-20並不是把T-37的炮塔拆掉直接把底盤拿來用,而是動腦筋很做了一番改動。
首先拆除了炮塔,但機槍手並沒取消,乘員還是駕駛員/機槍手2人。機槍手坐在駕駛員身旁,操縱車體前部的一挺7.62毫米DT航向機槍,使其火力達到了T-27的水平。
其次把懸掛裝置裡的螺旋彈簧換成了鋼板彈簧,不但減少了震動,增加了緩衝,大大增強了承載能力。而且鋼板彈簧結構也更加簡化,減少了故障率,便於戰場維護。
最後在駕駛艙後部還有兩排背靠背的長椅,可以搭乘一個6人的炮兵班,此外車內還能存放一個基數的火炮彈藥。小小的牽引車不但有10毫米的裝甲,還可以將火炮、彈藥、炮兵可以一次性全部拉走,簡直可以和後來的輕型自行火炮相媲美。
經典之作由於T-20使用方便,效能可靠,所以產量甚至遠遠超過其原型車T-37。T-37加上改進型T-37A一共只生產了約1200輛,並在1936年底便停產。而T-20一直生產到了1942年9月,總產量達9300多輛!成為蘇聯在坦克裝甲車領域內的又一個經典之作。
T-20油畫,又把車畫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