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研發大飛機都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巨大挑戰,即便是在大飛機領域摸爬滾打多年,且取得了輝煌成就的歐美國家,其發展道路上的失敗也遠多於成功。就算是今天,能夠獨立成功研發一款大飛機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屈指可數的。難能可貴的是,在現代航空工業領域成果有限的日本是個敢闖的國家,此前曾一口氣同時推進多款軍用和民用大飛機的研發。只不過,有闖勁是一回事,自身真正實力則是另一回事,若一開始就把霸王弓拉得太滿,那最後丟面子的必然是自己……

日本P-1反潛巡邏機

近段時間以來,日本中國產大飛機可謂“噩耗不斷”。先是航空自衛隊提出減購中國產C-2大型運輸機的數量,計劃從美國採購更多C-130戰術運輸機來彌補所需;然後是海上自衛隊,因對日產P-1反潛巡邏機的交付速度和效能有所不滿,故放棄了第二批P-1的購買訂單,準備向美國採購新一批P-8反潛機,並對現有的P-3C反潛機進行延壽升級。

三菱SpaceJet支線客機再度延遲交付

再往前一些,今年10月,三菱公司的SpaceJet支線客機原定於2020年的交付日期再度延期,這已經是其第六次“放鴿子”了。事已至此,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全日空航空公司再也忍不下去了,向三菱提出退單索賠。而在9月初,SpaceJet客機剛剛贏得來自美國梅薩航空的100架飛機訂單,現在看來也岌岌可危了。

C-2運輸機遭自衛隊減購

國內訂單還是小事,畢竟日本是一個武裝力量和民用市場皆極為有限的國家,國際訂單才是大頭。然而,遠比國內市場更為殘酷的國際市場也給了日本人當頭一棒。前不久,紐西蘭軍方宣佈,不再考慮已經考察許久的日產C-2運輸機,轉而向美國訂購5架C-130;更早之前,英國皇家海軍也在反潛機競標中淘汰了日本的P-1;至於從2014年就傳得滿天飛的“印度海軍即將購買日本US-2水上飛機”一事,時隔5年都沒能塵埃落定……

C-2運輸機、P-1反潛巡邏機和SpaceJet支線客機,這三款曾被日本人寄予厚望的中國產大飛機接連碰壁,若再拿不到像樣的訂單,三個“難兄難弟”就離下馬不遠了。尤其是SpaceJet,該機原名為MRJ客機,當年曾有三菱高管信心滿滿地宣稱MRJ將搶下亞洲乃至全球支線客機70%以上的訂單,足以讓中方的C-919大飛機一架都賣不出去。而今,SpaceJet客機專案連續放鴿子,C-919則順利進行著各項試飛專案,且早已拿到了800餘架訂單,不知道當初吹牛的人現在還吹得動不。

日本的電子產品生產線

平心而論,日本的三菱和川崎兩大重工業巨頭確實很有一套,技術研發能力頗為不俗,但其依舊嚴重缺乏從零設計一款大飛機的能力。日本重工業可以在精密部件製造、子系統研發、電子原件生產等領域取得成功,可一架完整的大飛機更需要強大的整合學能力和深厚的基礎設計功底,並非簡單地依靠組裝先進零部件就能成功。

歐洲空客的A-400M運輸機

以C-2運輸機為例,其就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典型。C-2的起飛重量和航程基本達到了大型運輸機的水平,當然耗油量和使用成本也同樣不低,但其機艙最大運力只有30噸。與之體型和重量相近的歐洲A-400M運輸機則能運載37噸貨物,且由於使用了渦槳發動機,在油耗等經濟性指標上比使用了噴氣式發動機的C-2要好得多。

美製C-130運輸機

對於很多中小國家來說,30噸運力的運輸機過於浪費,運力在20噸左右的美製C-130就已經足夠了,況且C-130的低廉成本與堅固耐用都是有目共睹的。至於大中型國家,C-2運輸機30噸的運力又顯得不夠用,但價格卻一點不比更強大的運輸機低,其必然會轉而考慮A-400M或伊爾-76等機型。

所以說,日本在為歐美國家代工精密零部件時能有很好的表現,在電子和汽車領域也能成為世界級巨頭,但在臺階更高的大飛機領域,其各方面的火候還差得很遠。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導彈發射先鋒營”:戰爭沒有倒計時,每天都是出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