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戰鬥機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開始為印度空軍研製的單座單發全天候超音速第三代戰鬥機。該型主要任務是爭奪制空權、近距支援,是印度自行研製的第一種高效能戰鬥機。印度空軍提出其作戰能力必須優於美國的F-20戰鬥機。LCA戰鬥機研發專案是印度政府在1983年提出的,作為米格-21和Ajeet戰鬥機的後繼型,1988年底完成任務規劃,90年完成初始設計。該型也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一型第三代戰鬥機。1983 年,印度 LCA 戰鬥機專案正式上馬。受國力及航空科技水平的限制,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直至2001年1月4日首架驗證機升空,印度已耗資 6.75 億美元。
今年的1月20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第12架LCA光輝式多用途戰鬥機完成首飛。印方稱這架飛機是光輝式戰機的最新改進型號,更換了新的航電系統並升級了動力裝置。雖然說是改進型但是這樣一架出生即落後的戰鬥機在未來戰場上能有什麼樣的發揮?我們拭目以待!
為什麼說“光輝”是出生就落後的戰鬥機呢?且看下面分解!
1、萬國造光輝上上下下幾乎100%的零部件都是進口的。圖紙是法國設計的,發動機是來自美國的通用電氣F404-GE-F2J3 渦扇發動機,武器航電系統是以色列的。除了機身可以說都是進口貨。造戰鬥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說像手機電腦拿幾個零件拼湊起來就可以用了。航電系統與飛控系統、火控系統的匹配都是一大難題。就如他們從法國進口的“鮋魚”級潛艇,買會回來後才發現沒有魚類可用的尷尬局面。
2、“難產”製造週期長從1983年專案上馬,到2001年驗證機首飛整整過去18年,而且直至今日也沒有達到量產。對比我們的殲-10,殲-20的製造週期就知道“它”是多麼的難產。(殲-10,1984年立項,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製發動機的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2003年12月殲-10雙座原型機首飛。2004年空軍某部換裝殲-10戰鬥機。)戰機的製造需要強大的航空工業作為基礎,中國走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是決定正確的,從殲-10以後各種新型戰鬥機不斷上馬,現在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製造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像“光輝”這樣的萬國造的第三代戰鬥機在以後真的難堪大用。
3、研發週期長導致製造成本過高因為印度所有零部件都依靠進口,所以光輝戰機的研製要看外國的臉色,一旦某個零部件的供應推遲,那麼光輝戰機的研製工作就得叫停。一款萬國造的飛機有效的利用了印度融合不同制式裝備的能力,可以根據客戶國家的習慣定製化搭載不同國家的武器裝備,對於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來說無疑誘惑力非常。但是另一項關鍵指標就不是能麼親民了——出廠價8000萬美金,軍火市場上每架售價高達一億美金。一款過時三代機賣出了四代機的價格到底哪來的勇氣?(美國F-35售價8000W)。據了解印度本國空軍也對“光輝”不是太感興趣!
上面說了那麼多,我們並不是要去“諷刺”別人的東西是多麼的差,自己東西是多麼的好!畢竟都是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我們是要看到的是選擇的自主研發的正確性。有人會說我們的什麼發動機,飛機也是山寨別人的。在這我想說的是,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山寨仿製的,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就算把東西圖紙全給你,你也造不出來。原子彈的原理現在網上都能查到,飛機發動機的原理大家都懂,為什麼還只有幾個國家能造呢?
沒有強大國力、人力、物力的支援什麼都是白扯。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