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諸多航空企業就嘗試研發新型的高速噴氣式戰機。但迫於二戰的軍備生產壓力,數個早期概念都被中途放棄。直到1947年後,皇家空軍才開始為自己的防空部隊物色起類似裝備。
經過一番並不複雜的抉擇,由英國電器公司設計的閃電戰鬥機便脫穎而出。此後,這款造型詭異的飛機,將為皇家空軍鎮守英倫的高空長達30個春秋。
TU95是首款能夠威脅英國本土的蘇聯轟炸機
1949年後,蘇聯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快速崛起,讓整個北約都如坐鍼氈。雖然仿造美式B29的TU4轟炸機產量有限,但由前納粹德國工程師幫忙設計的TU95卻足以飛抵英倫三島。於是,原本居於西歐大後方的英國,也不再能保證本土天空的安寧。蘇軍完全可以通過波羅的海與北極圈航線,將炸彈丟到蘇格蘭或倫敦。因此,美英兩國紛紛加速研發高空高速截擊機產品,以此應對紅色帝國的空中威脅。
早期版本的閃電原型機
在經歷了過於大膽的火箭發動機後,英國人在1954年8月成功試飛了閃電戰鬥機。雖然外形依然詭異,但這種飛機的效能卻讓試飛員讚不絕口。在當月的第二次測試中,閃電就在飛到了30000英尺高度,並一直保持著0.98馬赫的速度。晚些時候的進一步試飛則表明,其在正常高度的速度已超過1.02馬赫,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種突破音障的戰鬥機。
結構改進後的閃電 具備完整的高空高速能力
但早期的閃電並非沒有缺陷。當空軍嘗試將其馬力不斷加大時,竟發現原始款發動機因不能吸納高速狀態的空氣,而造成速度上的遞減效應。因此,第二階段的研發就將重點放在機體結構層面。同時,空戰模式的迅速發展,也讓搜尋雷達變得非常必要。於是,新的閃電在機首安裝了錐形整流罩。這樣既可以保護雷達系統,也能有效提高發動機的進口氣效率。至此,完整版的閃電基本成型,其速度也逐步從1.2馬赫被增加到2.0馬赫。
改進型閃電 可以保持1.02馬赫的超音速巡航
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閃電被證明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在不使用發動機進行加力的情況下,也能保持以1.0馬赫的速度飛行。這也讓英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裝備超音速巡航戰機的國家。等到閃電在1959年進入一線部隊服役,就迅速取代了老式的標槍截擊機,成為蘇聯轟炸機的伴飛噩夢。其優異的爬升效能,使得飛行員在升空後能迅速抵達高空領域,而不然敵方轟炸機從領空公然掠過。
正在監視TU95轟炸機的閃電
連航空技術更為發達的美國,都對閃電的效能給予很高評價。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款高空效能堪比F104截擊機,但操作簡便程度只是F86級別的好飛機。部分飛過閃電的資深人士甚至表示,兩臺發動機的動力優勢,讓其的許多高空效能與早期的F15類似。
當然,要在當時的技術條件完成如此壯舉,閃電戰機本身也必須做出一定的效能取捨。英國空軍很快發現,其發動機的耗油量極高,導致作戰半徑不如同時代的很多新款飛機。作為補充手段,他們嘗試為閃電配備腹部隆起的更大油箱。但因為原始設計就追求極高速度,讓整機的內部空間非常狹窄。最後就不得不在兩側機翼的上方,安置專門的外掛油箱。
兩臺發動機設計為閃電提供了強大動力
不過,從好的方面來看,閃電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說明其在其他諸多領域具有前瞻性。因為當戰機長時間以超越音速的狀態飛行,很容易讓機體外部遭高溫侵蝕。所以,閃電在不斷配置更大功率發動機的同時,也必須在材料學方面下足功夫。後來的蘇軍米格25截擊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保持近3.0馬赫的高速。但因材料不過關等問題,始終無法保持超音速巡航。否則不僅是外殼遭到侵蝕,發動機也容易提前報廢。
為了使飛行員有足夠經驗來駕馭閃電戰機,皇家空軍也在北約內部演習中挑選了許多特殊對手。例如同時代的美軍F104高速截擊機,就經常和閃電捉對廝殺。後者雖然同樣以戰略轟炸機為假想敵設計,但空中的機動效能卻在閃電之下。更加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下屬的U-2高空轟炸機。駕駛閃電的皇家空軍飛行員,則數次在電子系統不佔優的情況下,完成發現和“擊落”。
埃及空軍的tu16轟炸機 就非常忌憚閃電
在外銷市場上,閃電的高空截擊機屬性讓多數國家都望而卻步。例如獨立不久的海外小國科威特,就在1968年購買過14架這種戰機。但因缺乏戰略縱深與完整的地面防空體系,這些包養負責的飛機在1977年便匆匆退役。倒是前一年購買的沙特空軍,將閃電的價值發揮出來。由於需要接入葉門內戰,他們與大量裝備蘇式飛機的埃及空軍形成對峙。後者也經常出動諸如TU16之類的轟炸機,飛過紅海增援本地盟軍。但自從沙特空軍裝備了閃電,速度慢且機動性差的TU16就很少敢前往亞丁灣活動。
閃電的翻身效能在截擊機中屬於一流
閃電的更大舞臺,還是在蘇格蘭與北海上空。作為效能最佳的截擊機,她們的任務是在第一時間跟蹤和阻截蘇聯戰略空襲部隊。以後者的緩慢機動能力,很難在任何高度的空域中甩開閃電。皇家空軍也根據這種飛機制定了符合自身特色的防空理念。只有當閃電組成的外圍防線被突破,才出動分散在各個機場的輕型戰機進行補防。
閃電的最大缺陷來自武器和電子系統
進入20世紀80年代,閃電的諸多缺陷開始讓人越來越難以忍受。最大的問題在於航電系統落後,又沒有太大空間安裝新款雷達。因此,這種飛機直到退役時還只能使用射程較短的空射飛彈和30mm機炮,甚至還有無制導的對空火箭彈。諸如響尾蛇和麻雀之類的新式導彈,就基本上與其無緣。不得已之下,皇家空軍從海軍的退役航母上接收了美製F4K戰機作為補充。
經常協同作戰的閃電 狂風F2與鷹200
在完全退役之前,閃電就與少量的F4K、新的狂風F3一起組成外圍攔截部隊。由鷹式教練機改裝的鷹200輕型戰鬥機,則負責補漏和保衛機場。三代飛機的協同運作,堪稱世界航空史上的奇妙景象。
1988年,隨著狂風F3的大量服役,陳舊的閃電終於全部退出現役。但其研發改進過程中所留下的超音速巡航技術,卻繼續被英國人所繼承。同期開始研發的新一代制空戰鬥機,就被要求賦予這種能力。我們今天所見的EF2000颱風戰鬥機,就是這個技術發展脈絡的結晶。英國也是迄今為止,少數幾個繼續保有真正超音速巡航技術的國家,讓許多努力追趕而不得的後發競爭者感到嫉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