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多次下水後,印度中國產航母終於接近完工

開工14年後,印度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建造工作來到了一個關鍵階段,據印媒《經濟時報》網站報道,"維克蘭特"號的燃氣輪機系統已經成功進行了首次點火,這意味著"維克蘭特"號已經具備了動力,進入了最後的建造階段。在此之後,印度將一邊對"維克蘭特"號進行舾裝,一邊進行繫泊試驗,當雷達等艦上關鍵裝置安裝完畢後,"維克蘭特"號就能開始海試。參考印度政府新聞資訊局2018年釋出的訊息,"維克蘭特"號的海試工作將於2020年進行,到2022年,這艘印度自建的第一艘航母就將正式交付印度海軍,屆時,印度海軍將擁有雙航母,對印度洋的控制力將大大增強。

早期下水時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幾乎只有船殼

實際上,作為一艘長260米、寬60米、標準排水量37500噸的輕型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建造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中國首艘中國產航母的標準排水量約為57000噸,其建造工作於2013年年底開始,2017年4月下水,次年5月出海海試。反觀"維克蘭特"號,2005年便已開工,雖然在2011年第一次下水,但那時的"維克蘭特"號只是一個船殼,含金量不高,原定2014年建成的目標被不斷修改、推遲,在建造中國產航母這件事上,印度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印度本國的媒體也對印度政府公佈的"維克蘭特"號服役時間表深感懷疑,按照以往的經驗推測,"維克蘭特"號的服役時間不會早於2025年。

維克拉瑪蒂亞號上的米格29K艦載機

如果"維克蘭特"號的服役時間晚於2025年,那麼印度為這艘航母精心準備的米格-29K艦載機或許等不到上艦,就已經不堪大用了。數年前,印度從俄羅斯引進"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時,與俄羅斯達成了引進米格-29K戰機的計劃,當時的印度不僅為"維克拉瑪蒂亞"號配備了米格-29艦載機,還提前買好了"維克蘭特"號的艦載機。不過,由於"維克蘭特"號遲遲未能服役,這些為"維克蘭特"號準備的米格-29K艦載機只能在陸地機場訓練。一旦"維克蘭特"號的服役時間晚於2025年,這批米格-29K在陸地機場的服役時間將超過10年,在印度落後、不完善的戰機維護體系下,10年意味著這批米格-29K已經走完了小半個生命週期,上艦之後沒幾年就要面臨退役的問題,頗有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意味。

維克蘭特號的米格29K還將長期呆在陸地機場訓練

除了米格-29K,印度還計劃自研一款新的艦載機,中國產"光輝"戰機就是這款新型艦載機的原型。但"光輝"改艦載機的前景並不被印度海軍看好,這主要是因為"光輝"存在技術缺陷,作為一款輕型戰機,"光輝"的超重問題十分嚴重。如果要把"光輝"改成艦載機,為了適應在航母上起降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勢必要增強"光輝"的機體結構,這會進一步加劇"光輝"的超重問題。目前,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均未安裝彈射器,超重的"光輝"艦載機從這兩艘航母滑躍起飛時,載油量與載彈量將少得可憐,作戰能力堪憂。

超重的光輝很難上艦

可以說,拖沓的航母建造進度為印度的軍力發展帶了許多始料不及的麻煩,或許當年的印度也沒想到,一艘輕型航母的建造工作可能要持續將近20年。印度之所以在航母建造上遇到麻煩,與印度的工業實力較弱有關。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印度的經濟結構反而與發達國家類似,以服務業為主,工業佔GDP的比重不到25%,工業總產值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在今年9月,印度的工業產值還出現了一定的萎縮。以這樣的工業實力建造航母,自然是困難重重,大量建造航母所需的關鍵材料與零件不得不依賴進口,而且往往是在建造過程中才發現印度無法生產某種零件,此時只能停工待料。到了今天,對印度而言,中國產航母服役的早晚已經不再重要,只要印度海軍航母的數量出現了增長,就已經足夠了。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對越自衛反擊戰,佔據優勢的解放軍,為何打了一個月就匆忙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