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70年前,吉林籍軍人黃海龍在湖南省邵東市廉橋鎮廉橋鎮村附近剿匪作戰中英勇犧牲;70年後,為了讓烈士魂歸故里,湘、吉兩省編織愛心網路,僅靠墓碑上記載的模糊文字和當地村民口口相傳的記憶片段,終於讓英雄“落葉歸根”成為現實。

黃海龍,男,1922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45年入伍參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初期,黃海龍隨大軍南下進入湖南省邵東市,編入湖南省軍區獨立十六團,歷任正副班長、正副排長、副連長等職,作戰勇猛頑強。

“1950年3月7日,解放軍得到訊息,土匪‘匡麻子’(外號)在一個大院子裡活動,副連長黃海龍帶領部隊包圍大院,打死2個土匪,其餘土匪推倒圍牆逃跑了,激戰中黃海龍中槍倒在血泊裡。”湖南省邵東市廉橋鎮雙義村85歲村民劉延喜回憶黃海龍當時犧牲場景,仍感歷歷在目。“我叔叔劉廣生是醫生,參與了對黃海龍的搶救,但最終他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叔叔和鄉親們一起把他的遺體送到解放軍駐地。”從此,28歲的黃海龍長眠於湖南邵東土地上。近70年間,黃海龍烈士就像斷線的風箏,和家鄉親屬失去了聯絡。

坐落在湖南省邵東市廉橋鎮廉橋村第二完全小學後山上的黃海龍烈士墓碑

穿過邵東市廉橋鎮第二完全小學校園,爬上一座小山包,山上有紀念亭,黃海龍烈士的墓地就在紀念亭旁邊。“黃海龍烈士墓地從來沒有移動過,碑與紀念亭是1998年新建的。烈士墓碑50年代就有了,因為風化嚴重,我們根據當時的文字記錄,立了一塊新碑。”據曾經負責修繕烈士墓地的二完小校長陳長庚介紹,他們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為烈士掃墓,向學生講解烈士事蹟,引導學生傳承烈士精神。

愛心網逐漸鋪開

黃海龍烈士是當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他生前用生命保衛這裡的百姓,犧牲後他的精神和事蹟依然鼓舞著他們,守護著他們,村民們每年清明都會到黃海龍烈士墓前祭掃。 “每次祭掃完,看到墓碑上刻著的‘黃海龍烈士:吉林省長春縣同泰區四馬架村人……’這些字,就像彎刀一樣鑽的我心疼。邵東雖好,但葉落總要歸根啊,黃烈士何時能‘回家’?何時能和親人團聚啊?”今年76歲的唐和平老人家住邵東市,每逢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重大節日,都會專門到黃海龍烈士碑前祭掃,每次祭掃完,老人都眼含熱淚,久久不捨離開。

四處打聽、郵寄書信、打電話……從1967年開始,讓烈士黃海龍落葉歸根,成為唐和平老人期盼和努力了50餘年的夙願。唐和平老人的執著,讓他認識了一個志願組織——湖南省邵東市傳承紅色文化記憶小分隊,主要是蒐集整理和傳承發揚邵東當地紅色記憶,關愛抗戰老兵,幫助安葬在邵東市的烈士尋找家屬。很快,唐和平掌握的黃海龍烈士資料通過該組織搭建的各類新媒體平臺如蒲公英種子一般傳播出去。湖南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得知訊息後,也參與到此事中來,愛心網迅速在湖南大地鋪開……

家住吉林省長春市的葛璇,是一名革命烈士後代。年初,她在湖南湘鄉市石鼓鎮歇馬村找到了舅姥爺犧牲地。邵陽紅色文化傳承小分隊組織者王建騰立即和葛璇取得聯絡,請求她幫助尋找黃海龍烈士在吉林的家屬。

9月份,葛璇按照王建騰提供的資訊,專程駕車到農安縣農安鎮前、後四馬架村,經多方打聽和諮詢,並沒有找到姓黃的人家。為擴寬尋找渠道,葛璇到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求助,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褒揚紀念處趙永剛多次查詢中華英烈網和烈士褒揚系統,依然沒有明確線索。

為不耽誤尋找程序,趙永剛繼續和烈士生前戶籍所在地德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絡,進一步擴大查詢範圍;葛璇按照提供資訊,進一步確認我省各個“四馬架村”所在地,逐一排查。幾番周折,最終,他們確定歷史資料的“同泰區”現在是德惠市的同太鄉。憑著對革命烈士的敬仰和對尋找烈士家屬的執著,葛璇和愛人第三次踏上尋找“四馬架村”之路。

“有,有,我們村黃海濤的哥哥參軍後,一直沒回來,聽說犧牲了,不清楚具體在什麼地方犧牲的。”德惠市同太鄉四馬架村一位70多歲老人的一句話,如同黑暗中一束亮光,給苦苦尋找烈士家屬的葛璇指明了方向。在村民的指引下,葛璇最終確認了黃海龍烈士家屬——侄子黃武國、黃立國及侄女黃英等人。我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人員也多次到村裡走訪,最終確認黃海龍烈士家屬身份。

按照黃海龍烈士家屬“落葉歸根,方便祭掃”的意願,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黎海濱專門進行部署安排,褒揚紀念處積極主動和湖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進行對接協調,兩省共同制定了黃海龍烈士遺骸遷移交接方案。

烈士踏上返鄉路

11月29日,由黃海龍烈士3名家屬和我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共7人組成的黃海龍烈士遺骸遷移工作組一行從長春出發赴湖南邵東市。

黃海龍烈士遺屬抵達湖南邵東市後到烈士墓前祭掃先烈

“大爺,70年了,我們終於找到您了!我們來接您回家!”11月30日,黃海龍侄子、侄女專程到墓碑前祭掃,侄子黃立國抱著烈士墓碑悲痛不已。

12月1日,在湘、吉兩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邵東市社會各界愛心志願組織和群眾的共同見證下,黃海龍烈士遺骸遷移工作冒雨啟動。

“黃海龍烈士一路走好”“第二故鄉邵東人民永遠銘記您”……聽說守護廉橋村近70年的黃海龍烈士要回家了,廉橋村村民自發在遺骸遷移現場拉起了橫幅,到烈士墓碑前看望,和烈士依依告別。

“這瓶酒我珍藏了10多年,一直捨不得喝,但是今天,我能活著送你回家,我高興,高興啊!”唐和平老人盤腿坐在墓碑前,將一瓶商標已經發黃的老酒緩緩倒在墓碑前,淚水、雨水模糊了老人雙眼。

12月2日,湖南省邵東市殯儀館舉行黃海龍烈士歸鄉送別儀式

12月2日,湖南省邵東市殯儀館空氣凝重,哀樂低迴,“出東北,戰湖湘,華夏遍灑英雄血;跨婁邵,掃匪惡,神州高揚忠烈魂。”這一巨幅輓聯非常醒目,黃海龍烈士歸鄉遷葬送別儀式在這裡舉行,百餘人蔘加了黃海龍烈士歸鄉送別儀式。向烈士默哀,整理輓聯,回顧烈士事蹟、慰問烈士家屬……儀式結束後,運送黃海龍烈士骨灰的車隊緩緩而行,“人民英雄永椎不朽,革命烈士浩氣長存”的橫幅標語,在前往邵東火車站的路上尤為醒目,沿途群眾紛紛注目行禮,送別英雄最後一程。

12月5日,在吉林省德惠市烈士陵園舉行黃海龍烈士安葬儀式

12月2日,湖南省邵東火車站,唐和平老人到車站送別黃海龍烈士(左數第三人為唐和平老人)

“歡迎英烈魂歸故里”。12月5日,在德惠市烈士陵園大門上方懸掛著莊嚴的橫幅,我省退役軍人事務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志願者、烈士家屬及社會各界群眾冒著零下20多度嚴寒,參加革命烈士黃海龍的遺骸安葬儀式。

12月5日,黃海龍烈士遺骸被安葬在吉林省德惠市烈士陵園

“大伯,我們到家了,您老安息吧!”隨著烈士家屬黃五軍將覆蓋著黨旗的烈士骨灰盒緩緩放入墓坑中,標誌著這次湘、吉兩省跨越8省(市)3000餘公里的“讓革命烈士魂歸故里”愛心接力終於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烈士的骨灰安葬在他摯愛的家鄉,他的英靈與家鄉的青山綠水共眠。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文職人員與公務員的比較優勢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