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首艘中國產航母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第九次出海試航,至今,航母船舷未見刷號。首艘中國產航母於2017年4月26日下水。從2018年5月13日起陸續進行了九次海試,今年10月15日至10月22日進行了第八次海試。“遼寧”號航母正式入列之前前前後後進行了10次海試。與“遼寧”號航母不同的是,首艘中國產航母首次穿越臺灣海峽進行跨海區海試,而“遼寧”號海試全部在渤海完成,在其入役之後才進行跨海區航行。
中國產航母為何如此急匆匆在未入役的狀態下南下臺海進入南海海域呢,其中門道何在?這裡面有幾個考量。
一是航母船體經歷全面海況技術驗證至關重要。中國產航母不同於改造“瓦良格”的“遼寧”號航母,這艘航母完全是中國產化建造的船體,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需要歷經更多次的海上試驗,才能對船體的設計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更清晰的認識。相比風平浪靜的渤海而言,東海和南海的海況十分惡劣,這樣一個巨大船體需要經過這些實際海況的洗禮,由於這次海試沒有攜帶任何艦載機或模型配載,這說明依舊是要對船體進行更加嚴苛的考驗。同樣,中國兩大船廠正在陸續建造其他效能更優秀的中國產航母,這第一艘航母的效能好壞將對後續航母的設計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寧可慢點,也要把這個試驗做紮實,做細緻,要積累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中國產航母建造經驗,這是第一艘航母具備科研特性的重要體現。
二是把穩要求讓中國產航母不急於服役。就在2019年10月31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對於首艘中國產航母是否會在年內入列的提問,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表示,中國第二艘航母正按計劃開展各項試驗,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至於服役時間,需要根據它的建造進展和試驗情況綜合確定。這個表態已經充分說明,中國產航母尚未完成建造和全部的試驗工作,建造工作的完成與否與全面試驗的結果息息相關,只有給出了全面的試驗結果,才能最終完成建造工作,並把最後定型狀態的航母交付部隊使用,也就是說航母全技術狀態定型的專家會議還沒有召開,包括船體在內的航母全部圖紙也沒有最終技術凍結,還會有少量區域性的改動。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11月4日,大連造船廠工人對航母表面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洗,而在之前航母甲板上出現了身著海軍服裝人員在加班列隊,船廠工人還進行了舷號試刷。10月24日上午,船廠工人在船舷刷出白色“1”字後隨即除去。這也說明中國產航母並不著急入役。由於中國產航母是第一艘戰鬥航母,因此,需要等到一切戰鬥指標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才能最終服役列裝。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曾指出,首艘中國產航母在“遼寧”號的基礎上更加優化,不僅甲板上的艦島更小,新型雷達可以覆蓋360度的搜尋扇面,還可以至少搭載36架中國產殲-15飛機,遠遠超過“遼寧”號的24架。首艘中國產航母入列後,中國海軍將正式迎來“雙航母”時代,進一步提升海軍戰力。
“青出於藍而遠勝於藍”,胡問鳴的講話充分說明,中國產航母的設計指標遠遠高於“遼寧”號航母,無論是航母的技術狀態,還是全艦管理能力都是全新的挑戰。比如,36架殲-15的管理難度遠大於24架,這都需要有一整套新的管理體制來適應新航母的新任務、新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這艘已經下水海試很久的航母遲遲不願意入役的另一個考量。
如果說“遼寧”號航母儘快服役有政治優先層面的考量,那麼第一艘中國產航母的服役時間就是戰鬥力優先的考量了,兩者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
1 #
-
2 #
其實,這次中國產航母通過臺灣海峽時除了護衛艦隻外,艦載機可是帶實彈備戰的!央視已經曝光了!
-
3 #
這個航母權當飯錢開胃菜,期待10萬噸核動力電磁彈射大型預警機航母服役。
-
4 #
目前來說,還沒有急於服役的壓力,所以,慢慢來。
-
5 #
應該在年前就能服役了吧
-
6 #
美國造航母沒有五年都服不了役,更何況中國。
-
7 #
還是希望2020前入役
-
8 #
文章說得對!得出建造航母的系統的、科學的、基礎的引數,為航母建造航母做資料儲備。。。
-
9 #
對於我們老百姓還是願意看新航母早早入役
-
10 #
為什麼還不取名呢?
-
11 #
新一代艦載機沒服役
-
12 #
主要目的還是技術驗證,等自產的二號艦就會很快了
-
13 #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電磁航母什麼時候出來
-
14 #
一定要穩紮穩打 不要急於求成!
-
15 #
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不搞獻禮工程,我們更加務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