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盟軍的壓倒性攻擊下,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人沒有放棄狂熱的野心,叫囂著《一億玉碎》,要與盟軍本土決戰,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同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徹底摧毀了日本的妄想,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釋出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雖然當時的兩顆原子彈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是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這次行動也拯救了日本。
原子彈爆炸後滿目瘡痍
原子彈爆炸後倖存者
原來,盟軍當時已經制定了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計劃《沒落行動》,將於11月1日開始,在日本的九州島展開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但美軍戰略態勢進行評估後,預測出盟軍的傷亡將在200萬以上,而且日本平民和士兵的傷亡更是將高達1000萬,另一方面,蘇聯也準備了對日本的登陸作戰計劃,一旦美軍和蘇聯登陸日本本土,日本的大量設施都將被摧毀,日本的國際地位將一落千丈。
原子彈爆炸後滿目瘡痍
這對日本經濟在戰後重新建立也給了足夠的空間,也使得日本在戰後短短20年時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成功舉辦了1980年的奧運會。可以說原子彈一方面摧毀了日本侵略世界的野心,一方面也拯救了日本的經濟文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