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每年的12月7日對於海戰迷和戰史愛好者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1年12月7日,以6艘大中型航母為核心的日本海軍機動部隊突襲夏威夷瓦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日軍航母出動350架艦載機發起兩輪空襲,重創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擊沉擊傷包括8艘戰列艦在內的21艘艦船,擊毀擊傷美軍飛機347架,造成美軍2335人死亡,1143人受傷,而日軍僅有29架飛機被擊落,損失飛行員55人,另有4艘袖珍潛艇被擊沉,損失艇員10人。以如此輕微的損失贏得如此巨大的戰果,珍珠港作戰被認為是海戰史上最為成功的突襲戰例。

儘管日本海軍處心積慮,周密策劃,精心準備,行事隱祕,但在行動當天還是遇到了一個意外情況:太平洋艦隊的3艘航空母艦全部不在港內,而山本五十六在策劃襲擊計劃時,最首要的目標就是摧毀美軍航母,因為他深知航母的價值比戰列艦更大,而沒有抓住美軍航母無疑是珍珠港作戰最大的失算。最終,雖然日軍艦載機重創了美軍戰列艦部隊,但由於航母實力未受削弱,太平洋艦隊得以在戰爭初期儲存了一定的反擊能力。之後無論是馬紹爾反擊、杜立特空襲,還是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都證明了美軍航母的意外避險對於日軍是多麼地致命,而對於美軍又是多麼地幸運。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海軍總共擁有7艘航空母艦,其中“約克城”、“突擊者”、“黃蜂”、“大黃蜂”號配屬於大西洋艦隊,而“列剋星敦”、“薩拉託加”和“企業”號配屬於太平洋艦隊,後來參加中途島海戰的“約克城”和“大黃蜂”號在開戰時尚在大西洋。那麼部署在太平洋方向的3艘航母是如何幸運地避開日軍的毒手呢?

在美軍太平洋艦隊根據羅斯福總統的命令進駐珍珠港後,“企業”號航母就一直忙於飛行訓練和向太平洋各前沿島嶼運送飛機的任務。1941年11月28日,“企業”號駛離珍珠港,奉命運載陸戰隊VMF-211中隊的戰鬥機前往威克島,加強當地的防務。當12月7日晨日軍襲擊珍珠港時,“企業”號正在從威克島返回夏威夷的途中。在接到基地遇襲的訊息後,“企業”號立即派出飛機警戒並尋找日軍艦隊,直到次日夜間才進入珍珠港內進行加油和補給。在哈爾西海軍中將催促下,原本需要24小時的加油補給作業僅7個小時就完成了。第二天一早“企業”號就起錨離港,繼續在夏威夷周邊警戒,防備日軍可能的後續攻擊,該艦飛機於12月10日擊沉了日軍伊-70潛艇。

與“企業”號的情況相似,“列剋星敦”號也是因為執行運輸飛機的任務才逃過一劫。根據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海軍上將的命令,由“列剋星敦”號、3艘重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組成的TF12特混艦隊於12月5日,也就是襲擊兩天前離開珍珠港前往中途島,將陸戰隊VMSB-231中隊的18架SB2U轟炸機運往該島。在12月7日清晨,TF12位於中途島東南約500海里處。在得知珍珠港遇襲的訊息幾個小時後,TF12接到中止運輸任務的命令,前往夏威夷尼豪島以西100海里處與其他艦艇會合並搜尋日軍艦隊。在此後幾天內,以“列剋星敦”號為核心的美軍艦隊一直在約翰斯頓島和夏威夷之間的海域徘徊,直到12月13日才返回珍珠港加油。

至於“薩拉託加”號航母,該艦在1941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壓根就沒有出現在珍珠港內。這一年裡,“薩拉託加”號一直在美國西海岸接受現代化改裝,加裝雷達和防空武器,一系列改裝工程從1941年1月一直持續到11月底才結束。當12月7日晨襲擊發生時,“薩拉託加”號還遠在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軍港,準備裝載之前轉移到陸上基地的艦載機部隊。在開戰次日,“薩拉託加”號就滿載飛機向夏威夷航進,於12月15日進入珍珠港,連夜加油後於次日出港,前往威克島方向進行警戒。

綜上所述,當日軍發動對珍珠港的襲擊時,美軍太平洋艦隊的3艘航母均因為執行飛機運輸任務或改裝未在港內,從而避免了被日軍飛機攻擊的厄運。這個事實成為日後關於珍珠港災難的各種陰謀論的重要依據,比如美軍故意儲存航母實力,利用日軍之手毀掉戰列艦部隊,從而讓航母能夠佔據主力位置,同時通過珍珠港的慘重傷亡引發美國民眾的憤怒,為美國對日宣戰製造社會輿論。然而,上述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在明確獲悉對手進攻意圖和目標的情況下,放任自身武裝力量中最具威力的部分遭到突襲損失,而只是為了換取一個宣戰的藉口;其次,日軍在突襲珍珠港的同時,也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領地菲律賓、關島、威克島和中途島都實施了進攻,而上述任何攻擊都將被美國視為宣戰;再次,在日軍發動進攻前,駐華盛頓的日本外交官已經準備向美方遞交宣戰文書,試問在敵對國家已經主動宣戰的情況下,美國還會因為國內民眾的和平主義情緒而繼續保持中立,拒絕參戰嗎?最後,在戰前美國海軍的作戰思維其實和日本海軍一樣保守,依然是以戰列艦為核心。在1936年《華盛頓條約》失效到珍珠港遇襲之前,在美國海軍的擴軍計劃中,戰列艦的建造優先度明顯高於航母,先後開工了10艘新型戰列艦,而同期開工的航空母艦為7艘,日後成為太平洋戰場中堅的埃塞克斯級遲至1941年4月才鋪下第一根龍骨。在太平洋戰爭的第一年,有4艘戰列艦服役,而新建航母為0艘!所以,美國海軍根本沒有理由,更沒有動機,去刻意儲存航母而捨棄戰列艦。

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美國都不必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去驅散國內的孤立主義情緒。只要有一枚炸彈落在美國的土地上,那就意味著宣戰,哪怕是最頑固的孤立主義者,只要他還是美國人,他就不能容忍合眾國受到惡意攻擊。為了某種政治利益而故意犧牲數千美軍官兵和合眾國公民的生命,這在美國那種高度重視生命的社會價值觀念中是難以想象的,沒有哪個美國政客會愚蠢到拿自己的政治生涯來冒險,更何況是睿智過人的羅斯福總統?有趣的是,時隔六十年後911事件爆發時,類似的陰謀論再度泛起,指責布什政府為了向恐怖組織宣戰而預先在雙子樓內埋設炸藥,是這次恐怖襲擊的幕後策劃,這等說法只能是譁寵取寵罷了。總之,美軍航母在珍珠港遇襲時不在港內,並非有人故意安排,不過是一種巧合而已。

那麼,假設美軍航母沒有離港而被日軍逮個正著,又會對戰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首先,“薩拉託加”號的改裝是從1941年1月6日開始的,當時珍珠港突襲作戰尚在醞釀階段,美軍不會獲知相關情報,所以該艦的改裝工程是按照和平時期的既定計劃進行的,肯定不會在襲擊發生時在珍珠港內。換而言之,日軍頂多會將“企業”和“列剋星敦”號兩艦擊沉或重創。即便在這種最壞的情況下,美軍仍可以將大西洋艦隊的“約克城”、“黃蜂”和“大黃蜂”號調到太平洋,加上倖存的“薩拉託加”號,依然可以保持4艘航母的規模,能夠繼續與日軍周旋。實際上在現實歷史中,在1942年美軍在太平洋前線同時投入作戰的航母從來沒有超過3艘。從這個角度看,即便美軍在珍珠港損失2艘航母,也不會對戰爭程序有太大影響,至多讓日軍在略佔優勢而已,而在1943年埃塞克斯級批量服役後,日軍的優勢必將逐步喪失殆盡。

最新評論
  • 1 #

    老美開戰需要犧牲自己一個艦隊總部做代價嗎?

  • 2 #

    只因為你覺得不是,那就是人家把戲演的太真切了,政治之下人命不算什麼。

  • 3 #

    航母不在也就罷了,蒸珠港港的船塢還沒摧毀了,結果珍珠港炸損的美軍艦沒多久又修好了

  • 4 #

    妥妥的陰謀,修船鋼板也早就準備好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二戰中的“午餐肉”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