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近日有美國國會研究報告指出,“伯克”級驅逐艦根本沒有足夠電力來使用新型的鐳射炮。“杜威”號驅逐艦在試裝HELIOS鐳射武器後,發現艦上電力供應不足,可能需要“拆除其他裝置”才能保證鐳射器使用。

HELIOS是一種低功率鐳射武器,目前規格僅有60千瓦。美國海軍希望未來鐳射炮功率能提高到300千瓦,以實現“燒蝕無人機或導彈”的能力。此前,HELIOS鐳射炮被認為發展潛力巨大,甚至可以對付DF-26反艦彈道導彈。

HELIOS鐳射器:可攔截反艦彈道導彈?

HELIOS鐳射器,又被稱為“海軍光學炫目攔截系統(Optical Dazzling Interdictor)”(ODIN,奧丁)。該鐳射器的作用原理,是發射鐳射束讓敵方飛行器的光電和紅外感測器“失明”,從而失控墜海。

今年11月,HELIOS鐳射器首次被安裝於“伯克”級驅逐艦“杜威”號上,被佈置在艦橋前方的一座炮塔上。這款鐳射器雖然功率低,但據稱可以作為“眩目武器”對抗無人機和巡航導彈,有的媒體甚至認為未來可對付彈道導彈。由於反艦彈道導彈,例如東風-26等,一般認為也採用了某種形式的紅外末制導,所以這類鐳射眩目武器同樣可以起到“軟殺傷”作用。

美國海軍目前正積極研發多種艦載鐳射器,用來對付威脅越來越大的無人機和各種導彈。目前,海軍戰艦主要的防空武器仍是導彈和近防炮,但每一次攔截的成本都很高。例如RIM-162“改進型海麻雀”單發造價高達78-98萬美元,即使是“密集陣”近防炮每次攔截都要耗費數百發彈藥,造價在數萬美元以上。更要命的是,導彈和艦炮的備彈量有限,如果遭遇“大規模無人機襲擊”,將防不勝防而且會導致彈藥枯竭。

與此相比,HELIOS鐳射器不計電力費用的話,每次攔截射擊成本不過一美元,而且理論上可以無限次射擊。不僅如此,艦載鐳射武器還有反應靈活、不必計算提前量、不怕電子干擾等優點。

美國海軍的最終計劃,是讓這款“鐳射眩目器”提高功率具備“硬殺傷”能力,或與更大功率的鐳射炮相結合,實現“軟硬”殺傷的雙重攔截。但是,一切都取決於軍艦的電力系統。

“伯克”級驅逐艦隻能支援150千瓦的鐳射器?

美國海軍指出,驅逐艦可為鐳射武器提供的電力已能提升到150千瓦,但與300千瓦的期望值還很遠。而且即使是試用目前60千瓦的HELIOS鐳射器,“伯克”級驅逐艦也非常吃力。

分析指出,“伯克”級必須要拆除艦上某些系統,或對艦上電力管理系統做出非常重大的改變,否則無法充分發揮HELIOS鐳射炮的作用。美國海軍水面作戰部主任波薩爾少將指出,由於特別是“伯克”III型安裝了耗用大量電力的AN/SPY-6相控陣雷達,已經沒有多餘的電力可用於其他用途。

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專家指出,就算新型鐳射炮的瞄準、系統冷卻與光束控制技術都沒有問題,但沒有能源就無濟於事。尤其是美國海軍期望的300千瓦鐳射器,將更加耗電。

按照美國海軍鐳射武器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將是安裝60千瓦的HELIOS系統,用來對付無人機和無人小艇;第二步則是提高鐳射炮功率,用“軟殺傷”方式讓來襲導彈失控;第三步,則是用更高功率的鐳射炮直接“擊毀”來襲導彈。但從目前情況看,美國海軍很可能在第二步就無法繼續推進下去了。

300千瓦鐳射器也只是“熱敷”?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超音速導彈為了抵抗高速形成的高溫,都會大大加強彈頭外殼的抗高溫能力。即使是300千瓦的鐳射器想燒燬這些超音速導彈,也只是勉強達到威力的下限而已。

如果面對的是彈道導彈和新出現的高超音速導彈,那麼鐳射器300千瓦的功率可能更是一個笑話。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經受空氣高速摩擦時,都需克服上千度的高溫。而且在7-10馬赫的高速下(每秒2-3千米),300千瓦功率鐳射器對導彈外殼的照射時間很短(目前射程僅有幾千米),無法形成足夠的燒蝕溫度。這就會造成,高超音速導彈可能只需忍受很短時間(不到一秒)的“鐳射熱敷”,然後就抵達了目標。

此外,美國海軍鐳射炮還要面對雲層影響、各種天氣影響、溼度影響以及鹽分對裝置的影響等等,這些都將成為削弱鐳射炮威力的因素。

據了解,由於編列了鐳射武器的研發預算,美國會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海軍在明年4月1日之前提交在大型艦艇(如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上安裝鐳射炮的報告,並在2021財年之前每半年一次向國會通報鐳射武器的開發和測試進度。(作者:陶慕劍)

最新評論
  • 1 #

    人家那麼多專家,沒有你個噴子厲害搞笑。

  • 2 #

    美國的樣子貨鐳射武器沒有用武之地。

  • 3 #

    美國戰忽局做得好,放個鐳射炮出來干擾視線。

  • 4 #

    空氣摩擦高溫+鐳射光束高溫=超高溫……這還擊毀不了來襲導彈?

  • 5 #

    買幾臺箱式發電機囉,這沒什麼的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軍兩架B-52轟炸機在南海刷存在感,我方專家已明確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