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上次的推文中瀚海狼山談到各國戰列艦為何還用價格昂貴的實木甲板裝飾,而用得起全柚木的海軍全球也沒幾個。戰列艦用柚木甲板,除了防熱,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防磕碰,因為各國戰列艦都經常會把多達幾百發的重型炮彈,天氣晴朗的時候放到甲板上,那麼這樣做,真的是需要對這些重型炮彈進行定期“晾晒”嗎?原因還真不是那麼單純。到了1900年代初。鉅艦大炮在主要海軍大國中越來越流行。隨著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裝甲越來越厚,為達到突破裝甲將其擊沉的目的,各國主力艦的艦炮口徑也越來越大。到19世紀末期,主力艦的艦炮口徑還在200到300毫米的級別,但是很快就出現了14英寸的主炮,也就是口徑356毫米。再往後又出現了更粗的16英寸口徑的艦炮,也就是406毫米。這個口徑已經允許比較瘦的成年人在炮管裡面爬進爬出了。

此後談到戰列艦,其口徑至少是14英寸算入門,大部分是16英寸巨炮。一般裝備6到9門這種超級大炮。更有幾十門155毫米到203毫米的副炮。而為了突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舊海軍甚至偷偷的搞出了空前絕後的18英寸的主炮,也就是到了460毫米。不過除了這個特例,其他國家的海軍大部分都沒有逾越406毫米的限制。超級艦炮就需要超級無縫鋼管制造。早期各國的冶金技術都達不到一次成型406毫米內徑的炮管。因此採取無縫鋼管外面再套上口徑更大的無縫鋼管的技術。因此一門超級艦炮的炮管,多采取多達7層的套管形式,一根炮管就有130多噸的重量。儘管如此。這麼一根炮管也只能發射大約200枚重型炮彈,就扛不住猛烈的膛壓而報廢。必須立即更換新炮管,否則必然炸膛。因此一根炮管,最多經歷2到3次激烈的海戰就必須更換。

當時大國的個別補給艦,補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攜帶戰列艦的十幾根超級炮管,以備在一場激烈的大海戰後,在海上就可以直接用大型吊車船幫助更換炮管。不過這種現象在二戰後基本沒有了。美國靠強大的工業實力,最早把戰列艦的炮管生產工藝大大簡化。由過去的7層套管減少到了2層。重量也減輕了22噸。一根406毫米的炮管只需要108噸重,發射壽命提高到300發。這種MK7型主炮內身管長度20.2米,有96條膛線,每25倍口徑距離旋轉一圈。該炮可發射MK8型穿甲彈,MK13、14型榴彈,MK19型人員殺傷彈。其中MK8型穿甲彈彈丸重1225公斤,內裝炸藥18公斤。

在14.5海里的距離上可穿透381毫米的垂直裝甲鋼,或擊穿9米厚的混凝土。發射藥包為6個絹製藥包,通常裝發射火藥349公斤。巨炮炮彈的1噸多重量,其實大都分佈在堅硬的穿甲鋼外殼上,18公斤的烈性炸藥只裝在尾部。但是一旦穿透對手的艦體或者陸地上的水泥工事,爆炸威力仍然相當驚人。舊日本海軍大和號上的46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總量則達到了1460公斤,創造了新記錄,內裝炸藥33.85千克,也超過了美國炮彈。大和號上還有專門打擊陸地和空中目標的高爆彈。內裝59.5公斤的苦味酸。可以在陸地上炸出一個深達7米,直徑18米的大彈坑。

當年各國戰列艦把數百枚成噸重的巨炮炮彈擺在甲板上晾晒,確實有防止巨型炮彈長期在艙內受潮長黴菌的用途。但是這些炮彈內部的炸藥也怕烈日的爆晒,因此這種晒炮彈要注意適可而止。更多的時候,把炮彈大量擺在甲板上,是在進行炮彈的補給。特別是要準備作戰,提前讓艦員對大量巨型炮彈的表面人工擦乾防鏽油。因為巨型炮彈在存放時都是表面塗了油的。可防止生鏽。發射前卻必須把表面的油都人工擦乾淨,再晾晒一下準備打仗。戰艦的內部彈倉都很狹窄,而在木質的甲板上大量擺開,人工手工處置最方便,於是就有了鉅艦晒巨彈的照片。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生產線和停機坪停滿中國產預警機和高新機,畫面讓人十分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