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期,無限制潛艇戰初露崢嶸。德國潛艇對英國海上交通線的破壞十分嚴重,而英國為了生存就不得不研發了多種裝備與戰術,從護航編隊到莫名其妙的Q船,英國人也為反潛保交作戰絞盡腦汁。相比於幾乎全程打醬油,只在日德蘭大規模露頭一次,而後被英國艦隊懟回去的德國公海艦隊,U艇對英國的威脅要大得多。在戰後,英國和美國海軍對於反潛作戰的重視程度頗高。
一戰時的護航船團
然而,對於日本海軍而言,這一問題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日本在亞洲沒有遇到德國潛艇的威脅,同時日本海軍僅僅派出少量的驅逐艦軍官參與英國海軍在地中海的護航行動,他們不僅僅對於北大西洋惡劣的反潛作戰形勢不太熟悉,同時自己回國後也沒有足夠的上升空間來獲得話語權。相反,在漫長的一戰海上作戰中,日本海軍最關注的仍然是日德蘭海戰,北大西洋的反潛保交作戰日本海軍並不太關心。
一戰護航船團
當然,相關的資料也並不是沒有。日本海軍軍令部情報課和末次信正都獲得了大量的英國有關反潛保交作戰的材料。最後,軍令部情報課人員新見政一在1922年編寫了特別報告專門討論反潛作戰。不過這些材料和報告並沒有在日本海軍中得到傳播。整體來看,在20-30年代,儘管已經有一些人意識到日本在面對潛艇戰時將會處於非常脆弱的地位,但日本海軍並沒有明確的措施來提高自己的反潛保交作戰能力。
這一原因一方面是因為1920到1930年間軍費不足,日本海軍需要將大部分資源轉移到主力艦隊的建設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海軍自己的潛艇戰術是針對主力艦隊的,日本海軍的主要領導人員可能根本沒有將反潛作戰與保護交通線作戰相互聯絡。此外,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比太平洋戰爭中進行交戰的區域小得多,因此戰前日本海軍的計劃僅僅是保護臺灣海峽和亞洲日本控制區域沿海,本質上,這是因為日本海軍將反潛保交同近海防衛等量齊觀。近海防衛部隊的重要性自然遠遠不及需要面對主力艦隊決戰。直到1936年,日本海軍仍然認為要為保護船運安全建立護航編隊是次要、羸弱而且不現實的,和平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維持護航編隊的核心單位,如果在戰時則進行快速擴充。在1941年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中,則幾乎沒有有關保護海上交通線的作戰內容,一線部隊裡滿腦子都是艦隊決戰,沒人在意這個邊緣化的問題。
與軍方不同,政府對於反潛作戰的關注度要高很多。1941年夏天,內閣綜合計劃局發出警告,稱如果開戰,日本商船的損失很可能超過日本的建造能力。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顧左右而言他,一方面稱美國潛艇可以在開戰時被控制,另一方面又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回答。因此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根本沒有對反潛保交作戰有明確的安排。大井淳史(Oi Atsushi)大佐是意識到美國和英國可能利用遠洋潛艇對日本進行破交作戰的最早一批人,他在1939年就研究了英國一戰時期的護航作戰,但也沒提出什麼明確的措施。他還和一批石油專家進行商討,他指出問題不是在於婆羅洲石油如何挖出來,而是婆羅洲石油如何運回日本。大井還建議提高來往於荷屬東印度的油船數量,並讓日本海軍組織護航隊運輸。然而由於缺乏正式的平臺,他的建議根本沒有實施。直到開戰前的一個月,天皇詢問永野修身“油船會不會遭到來自澳洲的飛機和潛艇襲擊”,永野修身也仍然沒有明確表態。
日本聯合艦隊無視反潛和保交作戰已經是個事實,而反潛與保交作戰的重任幾乎全部落在海防部隊的身上,但海防部隊的實力非常有限,在組織上也非常落後。直到開戰後的第四個月,海防部隊才組建了專門的司令部來協調處理商船的運輸活動以及相關的反潛保交任務,即便如此,聯合艦隊仍然不願意將驅逐艦和其他中小型艦艇交給海防部隊。直到1943年,日本才正式組織了全程護航編隊為商船提供護航,此時美國潛艇已經基本解決Mk.14魚雷的問題。
擇捉號海防艦
由於對反潛戰的無視,日本雖然很早就開始構想建造海防艦來執行護航任務,但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一型“佔守”型海防艦仍然沒有服役,其因為缺乏建造優先權而建造得非常緩慢。在戰爭爆發時,可以用於反潛護航的除了1艘4000噸級的“衝島”號敷設艦外,就只有3艘第一號型、9艘第四號型、11艘第一三號型驅潛艇,排水量240-460噸,根本不具備遠洋能力。此外,日本的反潛裝置也十分落後,除了不具備前向發射深水炸彈的能力外,因為情報部門低估了美國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深水炸彈的定深也有不足。至於偵察裝置,日本海軍只有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引進的英國和德國裝置,最先進的是利用美國MV型水聽器研發的九三式和零式水聽器,而戰前最重要九三式聲吶雖然已經研發成功,但裝艦速度非常緩慢。
可以看出,日本海軍有關反潛和保交作戰的準備極為欠缺,不論從戰略、戰術、裝備和人員訓練都嚴重不足。開戰後,若不是美國潛艇遇到了顯著的魚雷技術問題,日本可能已經開始出現嚴重的損失,渾身插滿魚雷回港的日本商船為數不少。隨著美國潛艇技術問題的解決,日本商船隊乃至艦隊的損失都快速增加。二戰中,美國潛艇攻擊了4112艘次日本船舶,擊沉了其中1178艘(500噸以上)。此外,美國潛艇還擊沉了214艘日本海軍艦艇,兩者合計達到1392艘,總噸位558.34萬噸,佔二戰日本損失艦船的54.6%。日本為自己的戰略短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同樣由於不能保證交通線的安全,也缺乏護航船團的組織經驗和先進裝備,日本海軍不得不面對著佔領區的巨大投入和消耗,這種消耗遠遠超過了其國內所能承受的範圍,越打越窮的日本斷無贏得戰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