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翼佈局飛機除了解決控制問題外,在氣動佈局上 還要面對一個選擇:飛翼到底是採用雙後掠好,還是單後掠好。
B-21在概念研究階段,曾出現雙後掠構型。
飛翼平面形狀的設計主要考慮點是前緣後掠角、外翼弦長、前緣轉折點。其中前緣後掠角又最為關鍵,對於雷達散射截面積(RCS)的波峰分佈、縱向的靜穩定 性以及不同速度區間的氣動效率起決定性作用。 單後掠可以確保將對方雷達波折向極為有限的角 度,使得對方雷達不易跟蹤,隱身效果更好。這種構型 可以採用嚴格的邊緣平行原則,前向RCS波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機翼對機身具有明顯的遮蔽作用,側向和前向的隱身效能較好。但是在氣動效率上,單後掠卻並不那麼完美。這種設計內翼段的弦長較短,要考慮安裝發動機、彈艙,相對厚度較大,上表面容易出現較強的激波,降低氣動效率;內翼後部的舵面位置靠前,力臂短,縱向操縱能力較低。
單後掠更利於隱身,雙後掠的氣動效率較高。
一些中小型無人攻擊機,其展弦比較小,誘導阻力比較大,翼梢的氣流分離對橫向操縱效能影響大,因此,多采用根梢比大於一的外翼(也就是翼根弦長大於翼梢的弦長)。此外,這種根梢比大於1的設計還會犧牲一些隱身效能,特別是後向隱身效能。B-2採用了等弦長的外翼,展弦比較大,誘導阻力相對較小,外翼氣動效率較高,還嚴格遵守前後緣平行的原則,隱身效能也好些。 對於單後掠角設計,增大後掠角對高速時的氣動效 率和隱身效能有利。而小後掠角能有效提高低速升力特徵,改善起降效能,但是不利於縱向靜穩定性,縱向操 縱難度大。如果採用雙後掠設計,也就是內外翼前緣後掠角不 同的佈局形式,則能夠在氣動上兼顧高、低速的飛行效率,提高縱向靜穩定性,但是前向RCS的波峰分佈會更 多(至少是單後掠的兩倍),降低了隱身效能,但仍然 是可以接受的。
半徑較小的鷹嘴形前緣,更適合隱身。
雙後掠設計可以通過增大內翼段的後掠角,提高裝載效率,降低剖面相對厚度,減小內翼段上表面激 波,提高氣動效率。如果配合較小後掠角的外翼,擴大了展弦比,提高升阻比,可以滿足航程和續航時間的要 求。除了後掠角不同,飛翼機翼前緣半徑不同也會對氣動和隱身產生一定影響。飛翼的內翼前緣通常採用鷹 嘴形,外翼大多采用較大的前緣半徑。前緣半徑對飛機 的隱身、低速大迎角特徵有很大影響。大的前緣半徑可 以確保在較大的迎角範圍內保持氣流附著,避免氣流分 離,增大失速迎角。但是前向RCS和側向RCS都會比較 大。減小前緣半徑則恰恰相反。為了在隱身和氣動方面 取得折中,飛翼有可能在內翼段使用小前緣半徑的鷹嘴形前緣,而外翼段使用大前緣半徑。迄今為止,大多數飛翼佈局飛機都採用單後掠布 局。歐洲的“雷神”、“神經元”、美國的B-2A和B-21轟炸機、夭折的A-12艦載攻擊機,RQ-170“哨兵”無人偵察機等都是單後掠設計。
一些中小型無人飛翼攻擊機,其展弦比較小,誘導阻力比較大,翼梢的氣流分離對橫向操縱效能影響大,因此,多采用根梢比大於一的外翼(也就是翼根弦長大於翼梢的弦長,機翼前後緣不平行)。
而美國的X-47B就使用了雙後掠方案。美國在 LRS-B計劃的競標階段,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也曾提出了雙後掠的概念方案,波音公司提出的方案,飛翼前緣也有微小的折角。
(qinghangwang)
(旋翼機、固定翼、直升機相關圖紙、資料)
文章源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