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事實上薩達姆自己當年也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海灣戰爭前薩達姆是相當自信的。這種自信一方面來自於薩達姆的強硬作風:從一名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奮鬥成為伊拉克總統,又為爭奪中東霸權和伊朗撕逼八年,是中東地區絕對的鐵腕人物。不過他的自信也並非完全只是妄自尊大,事實上當時的伊拉克還是具備相當的實力的:當時的伊拉克擁有10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大約48萬預備役部隊,近6000輛輛坦克、3700門火炮、7500輛裝甲車、700多架作戰飛機。除此之外伊拉克還有中東最完整的現代化綜合防空體系——其“KARI”防空系統包括:4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70餘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伊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力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在經過8年的兩伊戰爭的錘鍊之後伊拉克軍隊的實戰經驗也相當豐富。如果僅就軍隊規模和武器裝備而言:當時的伊拉克也的確算得上一個在世界上排的上號的軍事強國。在薩達姆看來:美國儘管是世界頭號強國,可在中東的軍事力量有限,而自己完全可以憑藉本土作戰的地緣優勢對其進行壓制。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在美國的政治體系框架之下總統只有對外使用軍隊的權利,但必須獲得國會的通過,只有通過國會上下兩院聽證會投票通過才可以對外用兵。在這種體制下美國如果要發動戰爭在相當程度上必須遵循國內民意,而美國人對戰爭傷亡又格外看重——越南戰爭就是因為傷亡過重導致國內反戰浪潮高漲,最終迫使美國撤出了越南。事實上在海灣戰爭之前薩達姆就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國社會連一萬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薩達姆認為美國不會為了科威特這樣的彈丸之地下血本大動干戈,退一步講即使美國干預也是自己足以應付的。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的軍事力量是分佈於世界各地的,而具體到中東地區伊拉克反而憑藉本土作戰的優勢取得了兵力優勢。在戰爭即將爆發的1990年8月底薩達姆在會見外國領導人時說:“我十分了解美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空中優勢。”但與此同時薩達姆堅持認為空戰不能起決定作用,決定勝負最後得靠地面決戰,甚至是貼身肉搏刺刀見紅的巷戰,而在這樣的形勢下伊拉克方面在兵力和本土作戰的優勢就能得到充分釋放。1990年9月薩達姆對軍隊發表講話說:“你們知道空軍不可能決定地面戰爭……這是經過所有常規戰爭和解放戰爭證明的規律,最後一個證明的是越南戰爭“。

在薩達姆看來: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曾有過被越南、阿富汗這樣的小國利用本土作戰的地緣優勢打敗過,只要自己對美軍造成較大傷亡就會迫使美軍自動撤退,正如之前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一樣。薩達姆的這種分析不能說是毫無道理的,因為就在海灣戰爭前十五年美國在越南戰場遭遇了一場慘敗:美國在越南戰場先後投入650000人,在戰爭過程中死亡58202人、負傷303616人、失蹤2500人、損失飛機8612架、耗資2500億美元。包括參戰的美國盟友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南韓死亡5099人、負傷10962人、失蹤4人;澳洲死亡474人、負傷4307人;紐西蘭死亡37人、負傷187人;泰國死亡1351人、負傷5000人;中國臺灣國民黨當局死亡1人;而南越當局據保守估計也至少有220357人死亡、1170000人受傷。然而在付出重大損失後美國最終還是不得不撤出越南,而美國所扶植的南越政權也沒能逃脫覆滅的命運,越南戰爭也因此被視為美軍戰史上少有的失敗。表面上伊拉克和越南具備一定的相似性:越南是東南亞的區域強國,伊拉克是中東的區域強國,儘管兩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但薩達姆顯然是認為自己能憑藉主場作戰的地利優勢使美國揹負沉重的損失,而美國人恰恰是對損失極為敏感的。薩達姆這樣想,那麼美國人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美國國防部後勤局對傷亡情況的模擬結果顯示:這場戰爭預計死亡人數1.5萬到1.7萬。美國民眾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甚至有人直接質問當時的老布什總統:“你是否會把自己的孫子送上戰場?”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曾一度試圖與薩達姆進行和解,然而這在薩達姆眼中就是示弱的行為,所以薩達姆見美國人主動提出談判並沒見好就收,反而得寸進尺的強硬拒絕了美國要求其從科威特撤軍的要求。薩達姆的分析儘管看起來有一定道理,然而戰爭的結果大大出乎他的預料:整個海灣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所付出的代價是陣亡223人、負傷697人、被俘13人,這其中美軍陣亡148人。如果拿伊拉克方面的損失與此進行對比可就相距天壤之別了:這場戰爭給伊拉克造成了二千億美元左右的直接經濟損失,伊拉克軍隊在海灣戰爭中整體作戰能力損失了三分之二以上,伊拉克軍隊四十多個師被摧垮,傷亡人數達八點五萬至十萬人,而伊拉克海軍在這次戰爭中完全被摧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甚至在沒怎麼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就在不到兩個月內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協議。

可以說薩達姆完全是錯誤估計了形勢:事實上伊拉克不是越南,而美國也早已不再是當年的美國。越南戰爭期間北越當局擁有1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200萬左右的“民兵骨幹”,這其中有30多萬訓練有素的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從40年代起越南就一直處於長期持續不斷的戰爭狀態:先是抗日、再是抗法、接著是抗美,在長期的戰爭狀態中越南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抗法戰爭中陳賡大將幫助訓練北越軍隊,同時北越的武元甲大將也曾系統專研過毛澤東主席的軍事思想,借鑑中國軍隊的游擊戰經驗根據越南的地形和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同法軍、美軍展開游擊戰、陣地戰、地道戰、地雷戰、山地阻擊戰、夜襲戰、破襲交通戰、叢林戰,同時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支前。尤其是這時越南軍民已掌握了一套適應叢林山地作戰的游擊戰法,本土作戰的他們顯然對氣候、地形更為適應,因此佔據著天時地利——他們總是能神出鬼沒地出現在美軍面前。而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往往受制於複雜的地形而無法深入戰區。至於人和方面也是無可置疑——北越內部的團結一致顯然是亂哄哄的南越及其美國盟友所無法比擬的。況且越南戰爭並不只是美國與越南之間的戰爭,而是在當時的冷戰格局下被視為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之間的戰爭,因此越南得到了來自中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力支援援助:寮國和高棉允許越南通過自己的國土構建約2萬公里的補給運輸路線——胡志明小道;古巴派兵協同北越軍隊進入南越作戰;北韓為北越當局提供情報支援;東德為越共部隊提供了武器裝備;蘇聯派出顧問幫助訓練越共部隊。相比之下直接毗鄰越南的中國給越南提供了更大的幫助:中國向越南提供了足夠裝備陸海空軍200多萬人的輕重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提供了上百個生產企業和維修廠、2億多米布匹、3萬多輛汽車、5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6.35億現匯;幫助越南建設了數百公里的鐵路和3千多公里的油管;中國還允許允許越軍官兵進入中國境內受訓,與此同時有1146名中國援越烈士長眠在越南的國土之上。除了來自國家層面的援助,越南甚至得到了來自包括美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左翼社會主義人士的支援——1971年春美國空軍第1021分遣隊的報告提及:在安江省龍川市的越共第3001營中有16名來自西方國家的“紅色”志願者。遠渡重洋的美軍要面對的是獲得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大力支援的本土作戰以逸待勞的越軍,到底最終強龍沒能壓了地頭蛇。

薩達姆只看到了伊拉克與越南的相似之處,卻忽視了伊拉克和越南在這兩場戰爭中的不同處境。越南戰爭表面上是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同美國及其扶持的南越政權之間的戰爭,可實際上卻是在當時的冷戰格局下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決,因此北越能得到來自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支援;相比之下伊拉克捱打完全是咎由自取的行為——要知道在兩伊戰爭時期伊拉克和美國可是盟友關係,海灣戰爭肇始於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伊拉克公然吞併一個主權國家完全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這激起了全世界的反對。當時在聯合國召開的大會上安理會14個理事國中有13個同意對伊拉克制裁,剩下那個不是反對而是缺席。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儘管是出於自己的戰略利益考慮,但在當時的特定環境下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援的,也可以視為是一場具有一定正義性的戰爭。得到聯合國支援的美國迅速集合起包括有英國、法國、加拿大、沙特、阿聯酋、科威特、阿曼等國參與的多國部隊。參與海灣戰爭的美國盟友中不乏在地理位置上毗鄰伊拉克的國家: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沙特、巴林、卡特爾、阿曼、阿聯酋、土耳其和迪哥加西亞的空軍基地部署了1200多架作戰飛機,另外還有3個航母戰鬥群遊弋在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陣地上。很快薩達姆就發現戰爭早已不再是他所熟悉的樣子:本來他以為自己佔據主場作戰的地利優勢,而美軍的兵力以及各種後勤軍需物資的集結需要相當的時間,因此自己完全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然而現實卻是美軍超過300架C-141和C-5向海灣地區快速集結,在沙特達蘭空軍基地每7分鐘降落1次,22天的運輸量就超過了1949年柏林空運11個月的量。與此同時美國的運輸船從全球戰略基地運來物資,三艘的運量就已相當於3000架C-141的運量。海空並用運送30天后海灣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名美軍。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4個月美軍又繼續晝夜不停地搬運,最終50多萬名士兵、近2000輛主戰坦克集結,運送物資達1200萬噸!本來以為美軍在中東沒什麼軍事力量存在的薩達姆還做著“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美夢,這麼一看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力量是呈幾何級數在膨脹啊。到戰爭真正打響時美國已在中東地區聚集起有34個國家參加的多達66萬兵力的多國部隊,儘管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動用了86萬部隊,可雙方的兵力差距其實已不算明顯,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已不再是雙方的兵力而是各自的軍事技術,而最終也恰恰是美國所佔據的技術優勢擊敗了在兵力上略勝一籌的伊拉克。

我們已對比過伊拉克和越南在兩場戰爭中的不同處境,與此同時美國也早已不再是當年的美國,因為時代變了:事實上海灣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一次標誌性的劃時代戰爭——‍海灣戰爭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模式,對世界各國都起到了一次新形勢戰爭的啟迪左右。海灣戰爭的最大特點就是這是一次高科技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這場戰爭中普遍使用各種先進技術:電子戰對這場戰爭的程序和結果產生重要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電磁優勢將成為戰爭中的新制高點;海灣戰爭開創了以空中力量為主體贏得戰爭的先例,在空襲中,由於大量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襲的準確性,又使平民傷亡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海灣戰爭中作戰空域空前擴大,戰場向大縱深、高度立體化方向發展,不存在明顯的前方和後方;這場戰爭中高技術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戰能力,使作戰行動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時域發展。本來人們以為美國與伊拉克那麼多坦克、裝甲車相互對峙,是要打現代版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伊拉克甚至還指望利用人海戰術在巷戰中打擊美軍,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之時人們期待中的大規模地面戰爭基本上就沒發生過。在展開正式的軍事行動之前9架美軍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便先行摧毀了兩座伊軍早期預警雷達站。因此當美軍第一梯隊的8架F-117戰機在進入伊拉克領空腹地時伊拉克方面毫不知情,從而使美軍得以順利執行對伊拉克防空體系的“斬首”行動。1991年1月17凌晨3點左右美軍一架F-117投下第一枚炸彈,轟炸了伊軍位於本國南部的一處截擊引導中心。在這之後的時間裡超過700架次的戰機也各自展開對伊軍防空系統節點、指揮機構等重要目標的打擊。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在展開對伊拉克海軍全面打擊的同時還發射了50餘枚“戰斧”導彈打擊伊拉克各地的輸變電裝置。緊隨這第一輪空襲之後的是第二、第三波的F-117空襲。在經過一夜的空襲之後到第二天拂曉時分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已經基本崩潰。伊軍殘存的防空部隊對著被炸成廢墟的指揮機構只得各自為戰。那些見到第二天日出的部隊本以為能與美軍正面交火,可他們迎來的卻是更加猛烈的空襲。伊拉克的雷達節點、發電站、指揮中心等陸續被已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摧毀,巴格達就此與外界失去聯絡,聯軍就此牢牢掌握了制空權。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綜合運用空間衛星偵察、空中偵察、地面偵察等多種手段截獲伊拉克的雷達、通訊設施和電磁波訊號並通過電腦和情報分析人員分析處理,最終確定了伊軍的指揮中心、通訊和雷達系統的各種引數,因此多國部隊總是能對伊拉克的軍事目標事實精準打擊。美軍先發制人地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大多數軍用機場,伊軍的許多戰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摧毀。當然伊軍已起飛的戰機在美軍的F-15和F-16面前也迅速被盡數擊落。至於伊軍龐大的地面部隊甚至都不需要聯軍出動地面部隊與之交戰,“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通常都是在伊軍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發射反坦克導彈,從而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摧毀伊軍的坦克裝甲車。美軍的飛機、坦克、步兵戰鬥車乃至單兵武器都裝備有紅外夜視裝置、鐳射夜視儀和紅外熱成像裝置等夜視夜瞄器材,這使美軍的武器裝備在夜間可以發揮同在白天一樣的作戰效能,使美軍能晝夜不停地連續作戰,更有效地打擊伊軍,更快地推進戰役戰鬥的程序。美軍在戰爭開始前就用電子作戰飛機對伊軍電子裝置實施強烈干擾,從而實現對伊軍的通訊和預警雷達系統的壓制,確保了空襲行動的突然性。在戰爭的全過程中美軍針對伊軍的指揮、控制、通訊和情報系統實施強大的電子戰,對伊軍電子裝置、防空雷達和通訊網路等進行“軟壓制”,結果伊軍在戰爭中完全處於指揮失靈、通訊中斷、空中搜索與反擊能力喪失的狀態,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整個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為多國部隊提供了70%的戰略情報。多國部隊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6500餘輛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發射車、工程技術保障車輛等。戰爭中多國部隊綜合運用反導作戰、電子戰、心理戰、海戰等諸軍兵種協同作戰,相比之下伊拉克的作戰理念完全是另一個時代的產物。

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儘管強大,但那個時代的電子技術還並不成熟。正如薩達姆所言:在越南戰爭時期美國不可能僅僅通過空中優勢決定地面戰爭。越南戰爭時期美軍仍必須同越軍展開地面戰爭,而越南的熱帶雨林就成為了美軍的惡夢,越南人依託自己對地理地形的熟悉不斷與美軍展開游擊戰。然而90年代的美國已不同於70年代的美國: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依託先進科技掌握了制空權、制電磁優勢,從而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種依託於新式電子技術的高科技戰爭儘管已展現出強大的力量,但還遠遠達不到成熟的地步。儘管當時美國已在軍事科技領域佔據先發優勢,然而各種新式技術都還處於被系統整合之前。以美軍當時的實力利用軍事科技優勢足以在幾乎不需要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可一旦攻入伊拉克境內恐怕仍不可避免會與伊拉克發生激烈巷戰。這時伊拉克仍是具備一定實力的:儘管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損失慘重,但仍有15萬現役軍隊,可動員的最高兵力高達百萬,當時這些軍隊對薩達姆還是比較忠誠的。對美國而言:勝利簡直來得太快了。事實上美國自己也感覺戰局出乎意料的順利:戰前美國人還擔心會出現1.5萬到1.7萬的傷亡,然而真實的戰況出乎之前的預料。這時就涉及到一個問題:迄今為止美國只是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那麼在戰況勢如破竹的形勢下是否應該趁勢直接攻入巴格達呢?

有句話叫做“計劃沒有變化快”——即使一開始美國的戰略意圖只是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那麼隨著戰事的順利發展就沒想過索性趁機連伊拉克也一併拿下?對此我們無法判明當時的美國決策層究竟是怎麼想的。也許他們當時曾一時有過拿下伊拉克的念頭,可最終還是選擇與之達成停火協議。這就涉及到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根本原因了——顯然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不是為了侵佔伊拉克的領土,因為殖民時代早已過去,即使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美國也沒吞併伊拉克,而只是扶植了相對親美的新政府。那麼既然不是為了侵佔伊拉克的領土,那又是為了什麼呢?其實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原因就是為了霸權。美國不能容許某一區域出現一國獨大的現象,尤其是在事關石油美元霸權的中東地區更不能允許。當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後美國實際上並沒放過伊拉克——儘管不再使用直接的軍事手段打擊伊拉克,然而在此後的十餘年間美國一直對伊拉克實現封鎖制裁的政策。其實如果我們以更為巨集觀的視角看待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那麼我們就能發現:這兩場戰爭之間實際上是具有連貫性的。儘管兩場戰爭相隔13年,可在這13年裡美國其實一直在打壓伊拉克,只是把打擊方式由直接的軍事打擊換成了更為隱蔽的手段。我們可以把這種方式理解為圍而不攻的消耗戰——我可以一下打下你,可這樣做損失太大,所以我暫時不打你,但斷絕你和外界的一切聯絡,等到你彈盡糧絕精疲力盡之時再一舉拿下。

到了2003年小布什再次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時雙方的實力差距更大了:此時伊拉克已經歷了長達13年的制裁和禁運,國力凋敝、生活困頓,伊拉克軍隊的裝備也長期無法更新換代;相比之下美國這13年的軍力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如果說1990年的美國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依託於新式電子技術的高科技戰爭形式,那麼到了2003年美國這種新式高科技戰爭已完全發展到成熟狀態:1990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戰機轟炸的現場滿目瘡痍;然而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戰機轟炸的建築從表面基本上看不出任何損傷,因為精確制導的導彈鑽入了建築物內部,從而將其功能完全癱瘓,與此同時建築物的外觀基本還維持著原狀。也就是說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這時真可以做到如果要炸客廳,那麼就絕不會炸到廚房。對薩達姆而言:更糟的是在經過美國持續13年的制裁後伊拉克國內已出現離心離德的現象。1991年5月美、英等國以保護庫爾德人為由在伊拉克領土北緯36度以北劃出了一個面積為4.4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安全區”並禁止伊拉克飛機或軍隊進入。伊拉克政府從此失去了對北部庫爾德人地區的控制。此後這一地區湧現出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兩大軍事武裝組織。俗話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庫爾德武裝的成立是庫爾德人獨立建國的基礎。早在1992年5月“庫民黨”和“庫愛盟”就舉行了歷史上首次選舉,當年6月庫爾德地區成立了自己的議會,7月組成政府。從此伊拉克境內就出現了一個事實上獨立的庫爾德政權。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庫爾德武裝對美國的正面攻擊起到了很好的策應效果。不過薩達姆手中還有一張神祕的王牌就是14萬共和國衛隊——這是一支極為神祕的部隊,號稱精銳中的精銳。薩達姆這支共和國衛隊的神祕感一直保持到了戰爭結束,因為直到戰爭結束之時他們也沒出來露臉。從3月20日戰爭開打到4月9日美軍用一個營的兵力就拿下了巴格達,這期間幾乎沒遭遇任何有效抵抗,包括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在內的30萬守城部隊神祕地人間蒸發了。事後人們才知道美國策動伊拉克高官在伊拉克國內打造了一條接應戰線。事實上這時伊拉克軍隊對薩達姆已談不上什麼忠誠度了:就在薩達姆天天召開戰前會議鼓舞士氣之時他手下的各路大員們實際上都已在悄悄和美國人討價還價了。戰爭中和美國達成協議的伊拉克高官們紛紛放棄抵抗,於是美國大兵們就這樣大搖大擺開進了巴格達。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直-20,未來中國陸航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