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殲20換裝了新型發動力,不開加力噴出的橙色紅眼也接近了西方發動機水平,這部分問題在之前的文章《殲20改進型試飛,疑換裝向量發動機?》中有詳細分析,雖然關於向量噴管的問題還有爭議,但是毫無疑問中國產WS-15"峨眉"發動機即將取得最後的成功,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道,這款現在幾乎被認定為殲20絕配的WS-15發動機,當年競爭的卻是殲13的方案,這其中又和沈飛有莫大關係,那麼詳細情況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WS-15發動機最早是由624所研製,參考的是從前蘇聯/俄羅斯引進的R179-300發動機和P79-M發動機,這些發動機本來是為雅克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研發的,國內幾經周折才拿到了完整的技術圖紙,但是向量噴管技術卻缺少大量的實驗資料,很多測試都要重新來過。不過發動機的高壓壓氣機、燃燒室、渦輪等技術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最終624所以該引進技術的成果YWH-30核心機作為方案競爭"下一代隱身殲擊機"發動機專案,這就是殲13戰機。
最後該專案被確定為殲13的發動機,編號也定為WS-15"峨眉",至此WS-15的正式編號出現。這裡要重點說明一下,殲13當時在沈飛這邊有兩種方案,一種是採用下頜式進氣道,比較像殲7FS或者和殲10,和當時的F16有些類似,而另外一種則是兩側DSI進氣道模式,有點類似於殲8II,而WS-15就是被確定為第一種下頜式進氣道的方案的發動機。
不過殲13最終在和殲10的競爭中失敗,本來殲13在80年代初新殲擊機技術論證中已經因某種原因被內定,但是當時的國防科工委臨時讓成飛加入競爭,還是那句話,高層也有人明白,百花齊放總比閉門造車好。很明顯當時成飛拿出的殲10鴨翼方案更為優秀,而沈飛的問題則是完全迴避世界戰機已經進入第三代超視距作戰的問題。
當時的殲13雖然擁有和美國F16類似的氣動外形,但是本質上還是一款加強了低空格鬥效能"殲8",其本質作戰能力還是停留在二代機的概念,尤其是完全沒有預留高效能雷達和航電裝置的空間,如果非要說那頂多也就是殲7FS這樣的二代半戰機。而一直到80年代末期,沈飛才意識到超視距作戰和雷達的重要性,但是此時和平珍珠計劃已經擱淺,在要想搞到先進的雷達只能一邊用俄製一邊等國內了。
而在1986年,殲10計劃被重新命名為"10號工程"列入國家重大專案,即便是那個經濟轉軌的年代,也是屬於天字一號工程,資金和技術都是全力保證的。而縱觀沈飛,也曾經有過殲7(後轉給成飛)、殲8的成功研究經驗,但是在80年代早期的飛機設計理念上開起了倒車,走向了和世界先進戰機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的路徑。
不過這也是當時國內航空界的普遍問題,例如國內特級試飛員葛文墉在試飛Phantom2000之前,一直以為殲8II已經達到了3代機的水準,但是在試飛之後才知道,殲8II可能連三代的邊都沒夠到。試想這種差距之下,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說是毫無招架之力,這才引出了後來中美蜜月期時,國內積極和西方合作先進航電裝置的事情。
當然這有些扯遠了,總體來說沈飛的這一"佳作"也是國內當時科技水平侷限性的產物,尤其是發動機技術還處於仿製和吸收技術的階段,和國外先進技術至少有著30年以上的差距,這也迫使國內不得不開發一些小殲擊機。而反觀成飛 就比較大膽,寧願等待航電、雷達和發動機,也要先把飛機氣動外形搞上去,只也就有了殲20不斷換裝新型發動機,戰鬥力穩步提高的情況。只能說當時選擇殲10、殲20方案,至少讓國內戰機發展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