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由美國發行的一部反映二戰題材電影《決戰中途島》在國內上映後,其恢巨集的爆照場面和較為真實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大批的影迷觀看,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學習了西方先進的政治體制以及科學生產技術,國家綜合實力發生了巨大變化,率先在亞洲各國中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工業的長足進步使其擁有不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武器生產研發能力,比如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其飛行效能甚至優於美國“野貓”戰鬥機。這也是日本敢於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底氣之一。
日本有優勢的地方但同樣劣勢也非常明顯,甚至可以說足以抵消其優勢。首先,日本國土四面環海地形狹隘,主要以島嶼組成。因此國土沒有戰略縱深,所以為什麼說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失利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盟軍傾斜,就是因為沒有海軍的屏障,日本本土將可能面對盟軍來自各個方向的攻擊,地勢無險可守。其次,日本選錯了對手,如電影中山本五十六出席陸海聯席會議前,表達過對美國發動戰爭是不明智的,甚至是衝昏頭腦,但最後迫於國內對戰爭形勢的盲目樂觀和燃油資源壓力,同意出戰。
那麼讓我們對比下兩國的工業產能資料。日本海軍可以說是世界頂尖行列,但是日本整個二戰時期一共只有25艘航母,級別差距先不考慮,只考慮數量。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有10艘航母。一直到戰爭結束,改造加製造總共是15艘。而反觀美國,從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實際還不到4年,美國像下餃子一般的造了147艘航母,當然其中有113艘是輕型的護航航母,除48艘送給英國外,其餘大部投入太平洋戰場,這個數字是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
還有美國在二戰期間是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日本就算本土決戰也戰勝不了美國。
當時美國的鋼產量是日本的9倍,石油是25倍,汽車是450倍,飛機的製造能力是600多倍,1940年美國GDP達到2000多億美圓,當時德國才500多億美元,日本只有100多億。
電影裡還有個場景重現當年一件軼事,側面體現美國工業體系綜合能力。話說太平洋戰場上美國“約克城”號受重創,日本人判定需要2個月才能修復,最後尼米茲上將一句話,美國人只用了36小時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見一斑。
核心就是精簡,通過減少和消除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中一切不產生價值的活動(即浪費)。雖說精益生產的雛形是先由日本豐田公司在準時化生產模式下,不斷豐富完善,而後才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幾位國際汽車計劃組織的專家在1985年對日本豐田公司生產模式進行調研,然後才彙集成書形成理論,並提出命名為“Lean Production”。如果假設美國通過自身“約克城”號航母的維修例子進行調研分析,說不定“精益生產”理論就變為他們自己提出來了。當然歷史是沒有假設的,精益生產也不可能單從維修航母就夠提煉。但任何生產模式的出現,都離不開實踐,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