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戰鬥機空戰以超視距作戰為主還是近距格鬥為主,這是一個非常難於回答的問題,美國人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設想就是,利用導彈的射程優勢,遠距離將敵人早早擊落,而且可以極大程度降低我方損失,這種戰法外表看起來就像排隊槍斃,也被人戲稱為排隊槍斃法,為此美國開發成功了大型機載火控雷達,以及超視距攔射導彈,並多次在靶場成功擊落靶機,誰都沒想到,這種戰法很快遭到挑戰,越南戰爭血淋淋的教訓給美國人一個巨大的耳光:飛機機動性非常重要!為此需要降低飛機重量和尺寸並提高推力得到更高的單位剩餘推力,最傑出的代表就是美國空軍的F-16戰鬥機,比上一代F-4戰鬥機空重減少了近三分之一,但是空戰可以一挑二取勝!

誰都沒想到40多年過去,全世界對戰鬥機技術的研究又得出了一個有點打臉的結論:大飛機更好!大型戰鬥機具備更強的推重比,更大的內油和作戰半徑,可以裝備更先進雷達和更多導彈,為此全世界戰鬥機不斷增加重量,空戰真是那個方向走嗎?最近,中國空軍試飛英雄李中華,在給西安大學生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演講,結論讓我們大開眼界,戰鬥機體積更大,並不一定代表勝利!

試飛英雄李中華的PPT篇幅很多,但是最關鍵是這一頁

對陣雙方是中國的殲-11A戰鬥機(也就是使用俄羅斯零件製造的蘇-27戰鬥機)和泰國空軍鷹獅C戰鬥機,殲-11A飛機使用R-73近距格鬥導彈和R-77中距雷達制導導彈,飛機空重接近17噸,而鷹獅C戰鬥機使用AIM-9L超級響尾蛇格鬥導彈,外加AIM-120中距空空導彈,飛機空重僅有6.8噸,僅僅是前者的40%,但是多次交戰結果卻呈現很古怪的局面!殲-11A應該有遠距攻擊優勢,但是卻沒有,鷹獅應該有近距格鬥優勢,但是也沒有!

事後分析,近距格鬥專案是殲-11A戰鬥機的優勢,飛機具備更大的推重比以及盤旋加速優勢,外加頭盔瞄準器外加R-73導彈推力向量技術的優勢,所以殲-11A戰鬥機不出意料的以86:12大比分贏了鷹獅C戰鬥機!從技術來說,蘇-27戰鬥機家族在格鬥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對於這一點,俄羅斯人很自豪,所以大幅度在近距格鬥上用力,最新蘇-57戰鬥機增加推力向量技術,繼續狂奔!

和普通人的看法不同,輕小的鷹獅戰鬥機在遠戰更有優勢!

但是從剩下的專案來看,蘇-27戰鬥機就失去了優勢,從10公里到30公里這個射擊區間,鷹獅C開始大幅度領先蘇-27戰鬥機,64:14,鷹獅戰鬥機使用AIM-120導彈取得了對蘇-27戰鬥機的R-77導彈的絕對優勢,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更讓人吃驚的是,30-50公里作戰範圍內,蘇-27戰鬥機沒有取得任何一次擊落記錄,而鷹獅C戰鬥機則為24次!

這一點讓很多人很吃驚,畢竟蘇-27戰鬥機裝備了1米直徑1噸重量的N001雷達,但是雷達效能卻遠遠趕不上鷹獅C戰鬥機100多公斤600毫米的小口徑雷達,而且更讓人吃驚的是蘇-27戰鬥機的雷達反射截面是鷹獅C的10倍,此消彼長,鷹獅C具備更好的遠端作戰優勢!

蘇-27中遠端作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航電和武器太差

殲-11A戰鬥機失利讓中國空軍有點吃驚,但是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這個比分比較公正體現了兩種飛機的綜合水平,而且從泰國鷹獅C來看,這款飛機沒有裝備更先進的IRIS-T近距格鬥導彈,這是近距格鬥失利的主要原因,假如泰國有這款先進導彈,導彈射程,導引頭離軸角和最大過載比R-73導彈強悍得多,殲-11A戰鬥機的近距格鬥優勢或許將會大幅度消弱甚至逆轉!

殲-11A戰鬥機失利後,中國空軍很快派出了殲-10A戰鬥機,再次挑戰泰國鷹獅C戰鬥機,最終在近距和中距攻擊中,完美將其制服,挽回局面,而且後續還派出最強殲-10C戰鬥機而且攜帶最先進空中預警機空警-500,向外展示中國空軍體系作戰威力!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無視俄羅斯警告,以色列繼續向伊朗發出威脅,上百枚導彈已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