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粉絲和W君提到的一個問題,話要從之前W君弄了一個微信的群說起了,裡面粉絲暢談頗歡的感覺。但提到了直-20粉絲們明顯就分為三個派別,一個派別在說中國已經有黑鷹(UH-60)超過20年了,一直沒有成功仿製出黑鷹;再有一個派別就是說咱們的直-20就是仿製黑鷹的成果;最後的的一個派別則是說直-20並沒有仿製黑鷹,而是自成一派。
說回正文:從外觀上看,直-20和美國的黑鷹十分接近,幾乎接近到如果不仔細辨認的話,那麼就很難判斷出來直升機的型號。
我們先看圖:
這個型號的直升機很多軍迷將至稱SH-60海鷹直升機。但,其實它並不是海鷹。
真正的海鷹(SH-60)是下面的圖片:
從結構和外形上看,可以看太多的相同點,但細節上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差別。
第一架直升機是北約直升機工業公司所生產的NH90,圖片是法國海軍所裝備的反潛型。
如果從更“刁鑽”一點點的角度來看,如不十分用力分辨則很難將之和“黑鷹”進行區別了。
再來看看我們的直-20:
直-20似乎更像黑鷹直升機了。
UH-60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這麼像還不是抄襲嗎?實際上還真不是。當W君討論一類武器系統的時候,往往會引用一個概念——最優解。這是一個武器系統從實踐到最終成熟的度量標準。其產生的原因就是當軍用武器系統在技術上趨於成熟的時候,由於其需求和用於相對接近,因此就會產生外形和效能基本相同的不同型號武器。“十分像”——這是一類的武器成熟的標誌,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孿生武器,例如戰列艦,出於最優化的考慮,大部分戰列艦裝有三個三聯裝炮塔:
甚至在武器系統中最難辨認的潛艇也是向著殊途同歸的方向發展:
“形制”似乎是一個魔咒,會使一些在武器誕生初期的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逐漸破滅掉,類似於進化的感覺使不適合或者低效率的功能在長時間的實踐內不斷的消亡掉。例如現在我們看到的坦克僅僅安裝了一個炮塔,在炮塔上僅僅有一門主炮。若是現在某個武器設計師設計了一輛有一門以上主炮的坦克大家甚至會覺得這名設計師頭腦發熱。但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多炮塔的坦克:
當年炮塔數量即是正義似乎多加炮塔就能讓坦克有著更高的作戰效率。當然這樣的說法現在看起來很蠢了。
說回直升機的設計,在直升機尤其是重型通用直升機的設計上現在基本上已經趨於成熟,UH-60實際上是西科斯直升機公司的S70的衍伸型號。
這架直升機已經有著中型通用直升機的最接近完美的外形。一架飛機如果希望高速的在空中飛行,按照空氣動力學的設計應該是一個完美的流線型。
流線型空氣阻力最小
但如果是一架直升機在空中飛行的時候除了空氣來自於前進方向的阻力還會受到旋翼下洗氣流的衝擊。這樣這個完美的流線型就需要變形了:
直升機的理想截面
我們去看S-70的三面圖:
從側面來看S-70已經具備了最接近理想的直升機截面形狀了。
而我們的直-20的設計實際上也是向這個“直升機理想截面”所靠攏。這就決定了這一類的直升機外觀會大致相同。
基本上說到這裡就已經可以大體上解釋為什麼直-20和黑鷹這麼相像了。但在直-20、黑鷹直升機和NH90的上面還有兩個特別顯著的共同點:
1.發動機位置的佈局
2.額外的水平尾翼
雙發直升機發動機佈局一般情況下會有兩個不同的佈局分類,分別是機頂部和兩側。
發動機佈置在機頂部是一個結構相當簡單的佈置方式,多見於蘇聯、日本、法國的直升機早期設計。渦軸發動機的動力可以直接的直線輸出到旋翼減速箱盤面上結構簡單額外重量降低;但是這樣的設計直升機的相對高度較高重心不穩定。
而兩側的發動機佈局,則需要將發動機動力輸出轉向90度再進入旋翼減速箱,這樣相對於複雜一些,但直升機的重心較低而且可以顯著的降低直升機的高度。
但由於直升機減速機的技術不斷完備和輕量化,更多的直升機選用了兩側發動機的佈局(這又是一個殊途同歸)
再有一個就是尾部的水平尾翼了。
這是一個在高效能直升機上的標配部件,不僅僅是在通用直升機上使用而且在攻擊型直升機上也被廣泛應用,例如AH-64上面的水平尾翼則特別的引人注目。
這個水平尾翼可以使直升機在不改變懸疑角度的情況下(不損失航行速度)迅速的進行爬升和俯衝。因此直-20配備這樣的水平尾翼也就是個不奇怪的事情了。
也就是這樣的幾個原因,放在一起,我們的直-20也就很像黑鷹了,但真心的不是山寨。
至於通用型直升機之後發展則是會向著更的飛行速度上繼續推進。在這個大前提下,西科斯的方案則是設計了專用的推進螺旋槳。
由於具有了專門的推進螺旋槳,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比UH-60提高了60%左右。當然了這就是通用直升機的新需求了。目前看這個方案還是十分原始的一個初級解決方案。因此在以後設計的高速通用直升機上,各家的方案還會繼續出現千人萬面的狀況。不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這類的高速通用直升機也會在經歷了不同的形態後逐漸的歸為相似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