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在車輪上的加特林機槍
中國裝備機槍的歷史很久遠 | 19世紀80年代中國裝備機槍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經過鴉片戰爭的教訓,清王朝也認識到清軍武器裝備與西方列強存在巨大差距,以李鴻章、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力主“師夷長技以制夷”,大量購買西方武器,除了大家熟知的北洋水師鐵甲艦,還有很多輕重武器,在日後的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中,這些武器雖然沒有扭轉戰局,但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至於有人慨嘆清軍是“一流的裝備,三流的軍隊”。
這些武器中意義最為重大的當屬機槍。清朝最先引進的是加特林手搖機槍。這種機槍是由美國醫生理查·加特林在南北戰爭期間(1861年)設計的,北方本傑明·巴特勒購買了這種機槍,在隨後的(1864年)弗吉尼亞“七日會戰”中,攻佔彼得斯堡的北方軍憑藉12挺加特林機槍和1.2萬發子彈,大敗南軍,為攻佔南方大本營歷史滿鋪平了道路。這種武器立刻引起各方關注,戰後的1866年,美國陸軍正式列裝加特林機槍,服役長達40年。
加特林機槍的設計靈感源於左輪手槍轉膛發射的原理,槍身有一個漏斗形鋼製供彈轉輪,將子彈放入漏斗內,只要搖動手柄,各槍管就可以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彈等動作。加特林機槍問世之初,射速已達200發/分,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栓動步槍。1884年,金陵機器製造局開始仿製10管加特林機槍,這是中國最早裝備的連發武器;與之同時引進的還有諾登飛多管排列機槍(四門神機連珠炮),與加特林機槍相比,其作用和地位就遜色多了。加特林機槍在中國又被稱為格林快炮,與美國的車輪槍架不同,中國人創造性地將其安裝在獨輪車上,既便於在崎嶇道路推行,又解決了該槍重達120公斤,運輸不便的難題。
甲午戰爭紀念館陳列的加特林機槍
左宗棠深知加特林機槍的重要性,帶槍西征並要求甘肅製造局專門為其提供技術保障。1877年3月,左宗棠與阿古柏在吐魯番展開決戰,在加特林掃射和湘軍猛攻之下,阿古柏兵敗自殺。當時,金陵機器製造局的加特林機槍產量並不高,一年也就16挺,但在甲午戰爭的關鍵戰鬥中,時常出現它的身影,旅順黃金山炮臺上就有4挺加特林,曾遲滯日軍進攻5個小時;牛莊(鞍山附近)戰役中,日軍久攻破城後,清軍將士依然在街上構築堡壘,使用加特林機槍和步槍展開巷戰,傷亡2000多人;平壤戰役中,船橋裡、玄武門戰鬥中,加特林機槍都曾重創日軍,彌補了人數劣勢。早期加特林機槍靠搖動機槍上的手柄控制子彈發射,但隨著敵人逼近,射手很難控制節奏,往往會因為轉動手柄過快、機槍過熱導致卡殼或炸膛。
到了20世紀初,笨重、可靠性差的手搖式機槍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馬克沁機槍。馬克沁機槍發明於1883年,是一款劃時代的武器裝備,得名於發明者海勒姆·馬克沁,它是一種火藥驅動、彈帶供彈、可連續自動射擊的水冷重機槍。1884年,馬克沁在倫敦舉行新槍釋出會,李鴻章作為清廷代表出席,馬克沁親自操槍,在半分鐘內射出了300發子彈,各國代表驚得目瞪口呆。李鴻章看到了馬克沁機槍的巨大威力,也認為此槍射速過高、子彈太貴,加之可呼叫資金有限,只訂購了1挺帶回國內。4年後(1988年),金陵製造局仿製了馬克沁機槍,綽號“賽電槍”。此槍並未批量生產,也未裝備部隊,幾挺樣槍被存進了倉庫;到了1896年,別說“賽電槍”,十門連珠格林炮、四門神機連珠炮也停產,開始製造清廷鍾愛的抬槍及磅子快炮。
說到這裡,小編還要插一句,清軍裝備的不僅有重機槍,還有輕機槍--丹麥麥德森機槍。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輕機槍,也是清朝生產的最後一種機槍。清朝在1908年進口了上千挺,隨後加以仿製,廣東製造軍械總廠仿製的麥德森機槍被稱為“輕機快炮”。麥德森機槍可以競爭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機槍,目前還有南美警察使用這種“爺爺槍”。馬克沁機槍發明後,被許多西方軍事專家認為是對彈藥的極大浪費,並未大量裝備,只是在殖民地戰場發光發熱。1893年英國在非洲與蘇魯士人的戰鬥中,一支50人的小部隊憑藉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餘名蘇魯士士兵的進攻,蘇魯士士兵的傷亡率高達75%,其中四分之三是馬克沁機槍造成的。真正讓西方世界認識到新式重機槍威力與作用的戰爭發生在1904年,座標中國東北。
歷史上第一場機槍對決就發生在中國 | 座標東北,交戰方卻沒有中國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與沙俄為爭奪北韓半島和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史稱“日俄戰爭”。1904年5月26日,日本第二集團軍向金州發動進攻,沙俄軍隊使用馬克沁重機槍瘋狂掃射,當天日軍傷亡4000多人;旅順會戰中,俄軍依託多年苦心經營的堅固防線,搭配經俄軍改良的馬克沁機槍,讓日本第三軍付出了傷亡59304人的巨大代價,包括指揮官乃木希典中將的兩個兒子。隨後的黑溝臺會戰中,被俄軍包圍的日軍騎兵旅團及時改變戰術,大規模使用機槍,將哥薩克騎兵打的屍橫遍野,日軍使用的就是霍奇基斯氣冷式機槍。日俄戰爭中,激烈的重機槍對射是此次戰爭的亮點,也讓讓西方軍事家重新審視了這種武器的重要作用,這場戰爭也被人稱為馬克沁與霍奇基斯的戰爭。
霍奇基斯M1914重機槍,又譯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全槍長1.39米,空槍重24.4公斤,連三腳架重46.8公斤,發射8×50毫米勒貝爾步槍子彈,由24發保彈板或250發鉸接式彈鏈供彈。1914年批量生產,到1920年時停產,共製造65000餘挺。1930年,中國政府開始進口該槍,並要求改用7.92 x 57毫米毛瑟步槍子彈。到1935時,已經進口了1192挺,除購買原廠法國貨外,中國兵工廠也開始仿製。抗戰爆發後,中國政府又增訂了1300 挺,但迫於日本外交壓力,法國只按約定交付了300挺。根據統計,抗戰時中國軍隊總裝備了2792挺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
馬克沁與霍奇基斯 | 跨越四十年的較量馬克沁與霍奇基斯機槍是20世紀早期水冷、氣冷(風冷)機槍的典型代表。由於機槍射擊時,槍管要持續承受3000度的高溫,馬克沁給槍管加裝了一個裝水的金屬套筒來進行冷卻,這就是水冷散熱。霍奇基斯機槍採用氣冷散熱也是迫不得已。19世紀末,馬克沁機槍的系列巡展在歐洲掀起自動武器研發熱潮,其他企業在研製重機槍時,必須繞開馬克沁申請的一些專利,包括水冷散熱。法國霍奇基斯軍械製造公司另闢蹊徑,推出了第一挺氣冷機槍,從而避免了侵權和法律糾紛。
基於3式改進的92式,握把可摺疊或下翻,扳機改為按鈕式,口徑改為7.7
霍奇基斯機槍槍管外加有散熱片,增加槍管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加快散熱;雖然射速慢一些,配合彈板供彈,也能滿足需要。水冷式機槍射擊時散熱較快,槍管溫度不是太高,對槍管的要求不算苛刻,對於(抗戰前後)中國這種不能生產高強度合金鋼的國家來講,生產更為方便,但因為水冷散熱裝置的存在,使用起來不如氣冷機槍方便。
在李鴻章心動沒有行動的時候,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也觀看了馬克沁表演,他稱讚馬克沁“這才是真正的槍”,隨即自掏腰包為德國近衛步兵團購置了最初一批馬克沁重機槍。1908年,德國軍工部開始對馬克沁重機槍進行改進,推出了著名的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一戰中,參戰各方都大量裝備機槍,機槍的地位空前提高。1916年7月,在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憑藉每百米一挺MG08機槍形成的交叉火力網,短短6個小時就給聯軍造成6萬名傷亡。在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的一個機槍陣地被德軍包圍,陣地上只有2挺霍奇基斯機槍,在隨後的10天內,每挺機槍都長時間噴吐火舌,每挺機槍都發射了超過7.5萬發子彈,援軍到來時,兩挺機槍仍然能繼續射擊。兩場戰役,雙方傷亡總數超過200萬人,機槍的使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血腥氣息。
一戰MG08馬克沁重機槍陣地
師承法軍的日本人,始終是霍奇基斯機槍的擁躉,日俄戰爭就大量使用,之後仿製了38式重機槍,抗日戰爭時期,38式機槍已逐步退出日軍一線部隊,但侵華日軍大量使用的大正3年式與92式重機槍同樣源於霍奇基斯。在抗日戰場上,中日短兵相接,延續著馬克沁與霍奇基斯(指92式樣)的較量。
民24式重機槍 | 抗戰中流砥柱金陵製造局(民國期間名叫金陵兵工廠)與馬克沁的緣分並未結束。1935年,金陵兵工廠開始仿製德國馬克沁MG08式重機槍,並將其命名為民24式重機槍。民24式重機槍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最優秀的仿製型號,品質精湛、可靠性高。抗戰期間,金陵兵工廠遷往西南,改稱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廠,該廠共生產民24式重機槍18068挺、捷克式輕機槍10151挺、82迫擊炮(另一拳頭產品)7611門、82迫擊炮彈321萬顆、步槍29.33萬支,輕武器的產量佔戰時全中國產量的一半。對於缺少重火力的抗日軍隊,民24式重機槍堪稱中流砥柱,往往是重機槍還在響,陣地就在,重機槍聲停止,陣地也就危險了。正是因為重機槍的巨大威脅,日軍還設計了戰術,使用92式步兵炮、擲彈筒,專門針對中國守軍機槍陣地。
-
1 #
-
2 #
一顆子彈的價格相當於七斤面!
-
3 #
有好槍,缺理念,缺毛澤東思想,也沒用,。
-
4 #
清朝最值得炫耀的是領土和眾多藩屬國。是問誰為爭鋒,最後的顛feng。世界上四億人口,佔了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一
-
5 #
那照片上的老頭不是李鴻章是駐英公使龔照瑗。從左到右是維克斯公司的阿爾伯特.維克斯 龔心湛 維克斯. 馬克沁公司的經理叫啥忘了 再就是龔照瑗 剩下那個就是馬克沁。這照片左邊李鴻章右邊龔照瑗
-
6 #
麥德森機槍某南美國家還當作制式武器
軍購法貨只要沒交付就存在變數,從哈奇開斯機槍、飛魚導彈到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法國人不講信用的傳統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