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輕機槍,大家想到的應該是捷克式輕機槍,或是英國的布倫式輕機槍,這些都算是二戰歷史中,輕機槍的良品。然而被俗稱為“歪把子”的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卻成為了二戰最水的輕機槍。甚至於連生產國日本自己的軍隊都不稀罕,繳獲了這種輕機槍的盟軍普遍也是選擇將其銷燬。到底是為什麼,這種輕機槍淪為了最差輕機槍呢?
一、慘痛的領悟在一戰前,日軍相信,刺刀,步槍就能解決問題,最多就是加上大炮。然而到了日俄戰爭時期,日本以慘痛的代價,明白了機槍的作用。
當時的俄軍要塞堅固無比,要塞主要防禦線有8個半永久堡壘,9箇中央堡壘。其中6個永久炮臺,4個角面堡和陣地前沿戰壕相連線,防禦死角小,後方高地為支援用炮兵陣地。
如若主防線被突破,內有塹壕相連的堡壘炮臺和副廓陣地環繞舊市街(舊市區街道),可為抵抗和反擊提供依託。對海防禦方面,有220門大炮,防止艦隊從海上接近要塞。
而死心眼的日本陸軍大將乃木希典,也不知道是吃錯了藥,還是腦袋犯渾,非要用部隊死磕要塞。儘管說這個要塞沒有全部完成,主防線上炮臺的頂部為開放式結構,容易遭到進攻日軍炮火的襲擊。數個弱點需要補強,主防線外圍需要更多的前沿陣地,大孤山和203高地直至戰役開始尚處於野戰陣地或前哨陣地狀態。但他好歹是個要塞啊,用腦袋硬碰要塞,這不是瘋了嗎?
於是這場仗打下來,日軍損失慘重,由日本旭川組成的第七師團在僅僅5天的時間內由1萬5千人耗減為不到1千人就可知日軍進攻的慘烈程度。當真是衝上去多少人,就死多少人,日軍士兵和稻田裡的麥子一樣,被俄軍的機槍收割。光是一個203高地,日軍就折了1.7萬人進去。兩個兒子也死在了這裡。搞得乃木希典這老頭因為損失過大,外帶自家絕戶,回去後差點自殺。
打這之後,日本算是明白了陣地和機槍的恐怖,尤其是在步兵推進與衝鋒時,機槍製造的殺傷圈足以封鎖當時所有步兵戰術。吃了虧的日本很快地便去搞自家的機槍去了。然而機槍雖然好,但是卻不方便部隊隨時使用。畢竟機槍這玩意兒,你還需要扛著走,不能隨時隨地的支援步兵,那顯然就是不行了。於是對於輕量化機槍的追求,就成了日本人內心的一塊心病。
二、大正十一年式機槍但1910年代以前的機槍體積仍無法單人攜行。從1908年起,日軍便長期投入開發手持機槍,主要槍機結構則效仿哈奇克斯機關槍設計,所謂手持機槍,就是輕機槍,不過當時還沒有輕機槍這個概念,所以日本就稱之為手持機槍。
在當時,日本嘗試讓三八式重機槍小型化,最終又在1915年到1916年試圖將三年式重機槍輕量化,成品稱輕量型機槍,重達11公斤。1918年,日本開發出等同三年式重機槍的原型輕機槍。
1919年以前年的研究成果繼續精進輕量化成8公斤的槍支。1920年,設計使用旋轉彈艙的甲號輕機槍。1921年,十一年式的原型乙號輕機槍誕生,經過南部麒次郎繼續改良後,成品於1922年通過驗收開始量產,並正式命名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採用氣動式設計,槍管上有螺紋狀散熱片,使用與三八式步槍相同的6.5×50毫米步槍子彈以及標準5發彈夾,使用雙腳架。因為日本推崇刺刀戰術,強調白刃戰無敵,所以這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就與其它日本步兵手持槍械相同,可插上刺刀作為近戰銳器運用。(別問,問就是日本人喜歡拼刺刀。)
十一年式輕機槍最為獨特的特徵是使用彈鬥供彈原理,在1920年代各國機槍主流進彈設計不外乎彈夾、彈帶、彈鏈、保彈板等單獨供彈方式,十一年式機槍為了和步槍共用供彈後勤規格設計了稱為“壓彈機”(也就是裝填架)的彈鬥。在手動槍機步槍時代,步槍彈艙是利用彈夾條固定子彈,巧得很的是十一年式輕機槍用的也是這個。
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的開放式彈鬥可以容納6個三八式步槍配備的5發裝彈夾條,彈鬥上方的蓋子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彈夾打完後彈夾條自壓彈機底部排除,疊在上面彈夾會因重力下降進入輸彈位置。彈鬥底部的推彈裝置將彈夾中的槍彈推向給彈口推彈入膛,依次反覆。
因為使用彈鬥設計,步兵只要攜帶一種規格的子彈就可以在兩種槍支上互通,日軍當時設計的著眼點主要在此,類似的架構在義大利Fiat–Revelli Modello 1914機槍上已首先使用。
日軍只打算使用一種子彈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日本資源匱乏,哪有那麼多子彈讓你揮霍?如此一款節能省料的輕機槍,那是真的符合日本的需求(符合才有鬼)。在十分草率的接受過測試後,趕緊開始大批量的生產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並廣泛的裝備部隊。
前線部隊一開始還挺開心,畢竟有了這樣的輕機槍隨時都可以得到機槍火力支援了,不用和以前一樣等待重機槍被搬上來了。但是,他們還不知道,這個大正十一年式會給他們帶來多少的麻煩。
三、糟糕的大正十一年式然而大正十一年式,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等到這破玩意大量裝備部隊之後,日軍士兵紛紛罵起了南部麟次郎,因為南部麟次郎給他們的根本就是垃圾。儘管說理論上,只要你能一直往裡面壓子彈,這個輕機槍的射速能達到每分鐘五百發子彈的射速。然而因為大正十一年式上彈繁瑣,所以說實際射速遠遠低於理論射速,只能達到每分鐘120發。就這個射速,真要是遇到當時同時代的輕機槍,絕對會被打的天照大神都不認識的。
而且,該槍在實戰中亦存在槍管過熱,還是在射速如此低劣的情況下。過熱問題十分嚴重,要知道它的實戰射速可是每分鐘120發,歸根到底,只能是設計上的不合理,以及槍管材質過差導致的。而且因為槍管是固定的,所以根本沒有辦法更換槍管。真要是在戰場上出現了槍管過熱的問題,這槍就只能啞火了,因為繼續開火肯定出問題。
而且該槍的人機工程設計極其惡劣,不僅故障頻發,而且其最大的優點——射擊精度,也會因為槍托歪斜而出現射擊偏向的毛病。而且因為兩腳架過長,火線過高,雖然仰射是很方便,但平射的時候卻要了命。
士兵得把身子探出上半身才能構成瞄準線,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士兵容易被敵人在換彈的時候亂槍打死。往往對付大正十一年式的辦法,就是等到它換彈的時候,士兵們打一個排子槍過去,或是扔幾個手榴彈。保準幹掉那個倒黴的日本機槍手,不死也殘廢了。
而更要命的問題在於,這貨在退彈殼的時候非常不流暢,因為其獨特的設計,很容易讓其出現彈殼卡住的情況。儘管說為此設計了一個油壺,子彈需要經過油刷給彈殼塗潤滑油,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卡住的問題。
但實際上這根本沒用,因為壓彈機為開放式結構,無法隔絕沙塵汙物入侵槍機,原廠雖然聲稱讓子彈塗油可以改善槍機順暢,可潤滑油本身也是容易沾黏沙塵的介質,結果是更多雜質干擾槍機運作。如果不幸是在熱帶高溫高溼的地方作戰,那更是分分鐘就能把步槍變成一個燒火棍。
同時,槍機因生產工藝問題,也無法完整負荷6.5毫米步槍彈的膛壓,如果使用反倒會使射擊不順。日本陸軍只能去製造6.5毫米減裝彈來用,補給時還會在彈藥盒外打上G的印記,表示這是減裝彈藥,以免士兵用錯。
而且壓彈機並沒有阻止彈藥跳脫的安全設計,在機槍射手作戰時,一旦裝滿彈藥的橋夾飛出觸發底火,極其容易誤殺友軍。因此日本機槍分隊指揮官往往會一再強調,射手要注意射擊姿勢,並且前進時格外小心,特別要確定作戰環境和狀態,不要誤擊友軍。
結語因為十一年式輕機槍具有太多問題,在日本從軍校到測考單位,最後到前線部隊從來就沒給過十一年式輕機槍正面評價。相反關於這破槍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全都寫到了步兵操典裡,從軍官到射手都得知道怎麼排除這破槍在使用中出現的故障。
當1931年日軍對下一代輕機槍進行概念探討時,直接決定以彈夾進彈排除其它選項,顯而易見這把機槍為日軍基層帶來的麻煩,遠大過槍械工程師南部麟次郎的巧思。只不過,以後這個南部麟次郎,給他們的麻煩還不算結束呢。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百科全書》
《十一年式軽機関銃取扱上ノ參考》
《日本兵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