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殲20,沈飛FC31的亮相更加高調,但從其編號FC來說,就顯示了其是在軍方訂單競爭失敗後的產物,只能嘗試走外貿的路線。而這次我們不說FC31,來說一說它的前身,由沈飛開發的殲14"雪鴞"戰機,以及它在中國產五代機競爭中是如何不敵殲20的。
"雪鴞"戰機最早從1991年開始研製,總師是國內航空領軍人物,也是沈飛601的首席專家李天同志,其代表作就是殲8II全天候戰機,以及殲11戰機。由於長期參與對蘇式戰機的改裝工作,李天總師對三翼面佈局和雙三角翼等氣動方式有深入的研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殲14"雪鴞"戰機的初始設計。
客觀來說,"雪鴞"戰機的氣動佈局是很有特點的,直到2006年,經過研發的人員多輪次的設計篩選和型號迭代,"雪鴞"呈現出一種雙三角翼帶渦流分離的襟翼設計,這個方式在殲8II上就有過驗證,可以增加飛機的升力;同時還採用了邊條翼,和沈飛擅長的三翼面佈局,所以基本定型的"雪鴞"擁有不錯的機動性,失速迎角可以達到65度,能進入了失速機動,達到了F22的門檻。
但是作為一款五代戰機,氣動佈局僅僅具有超機動性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滿足隱身性和超隱身巡航的能力,而在這方面"雪鴞"就無法和殲20相媲美了。因為沈飛長期仿製蘇霍伊戰機,和俄羅斯方面航空交流也很頻繁,獲得了很多俄方的基礎實驗資料,包括開發設立軟體,久而久之自然比較傾向於蘇霍伊的實驗方向。這導致"雪鴞"的設計思路延續了蘇27和蘇30的特點,更像是俄羅斯五代機蘇57的開發思路:比如兩者都明顯使用了蘇27的氣動佈局為基礎進行設計;而且都採用了中央升力體方式,這可能也和李天總師搞過殲11的氣動有關,比較熟悉。
但是這樣的結果是過分在氣動佈局上強調機動效能,而忽視了氣動對隱身和超音速阻力的影響。何況601也無法學到蘇57的精華,當時國內的發動機技術還趕不上俄羅斯,例如俄羅斯的蘇57使用的117S加推力版,推理可以達到14.5噸,而當雪鴞用的WS10B僅僅只有14噸,還缺少向量噴管,機動能力還遜於蘇57。
另外601長期搞殲8和仿製蘇式戰機,對氣動佈局的研究多半是圍繞蘇27進行的,對鴨翼佈局沒有足夠的基礎資料。雖然和成飛一樣,雙方都想到了利用鴨翼提高升力,減小助力,但是"雪鴞"的鴨翼和機身整體融合比較差,因為採用三翼面設計本來就佔用了大量機身長度,前面再加一個不融合的鴨翼,就顯得機身更長,甚至都超過了殲20,這樣就帶來了機體重量、隱身、航程、阻力等一系列不可調和的矛盾。
簡單來說601設計雪鴞的思路太簡單,就是想利用自己熟悉的蘇27氣動加上殲8ACT時代的三翼面和三角翼設計,加上一些鴨翼等有利於超音速和升力的佈局,然後用俄羅斯的隱身設計軟體加上一些優化,糅合一下完事。這種為了完成目標而搞的設計,思路過於保守,之前在殲9/殲13上也曾多次出現,這樣的專案競標失敗就在正常不過了。
反觀殲20的翼身融合則更好,為了給鴨翼留出空間,主翼才用了48°後掠切尖三角翼,這樣飛機總體積就要小很多,所以殲20的機翼具有目前五代機最好的升阻比,將超音速巡航阻力和機動效能升力完美融合。而氣動佈局的優秀,自然就減少了飛機元素,也帶動了隱身能力,之前通過俄國人的情報說F22的RCS是0.1平米,所以國內五代機的競標要求是RCS<0.4,而成飛報上去的資料是0.1,後來通過其他渠道覆盤才知道F22最小RCS只有0.01,不過通過後續迭代和隱身材料的研發,目前殲20的資料已經接近這個指標了。
如果要說"雪鴞"唯一的優勢,那就是技術成熟,都是601做了多少年的事了,基本沒有難度。但是如果服役後,也就是一款隱身只有蘇57水平,機動力比蘇57還要差二流五代機,甚至趕不上許多四代半戰機的水平。顯然這不是當時國內所需要的五代機,這樣的技術雖然可靠,但是沒有前瞻性,別說彎道超車了,連對自身航空工業的技術實力都不會有提升。作為主力殲擊機而言,上馬後算上改進型至少是15-25年的壽命,如果研發時就技術落後,那就真沒有搞的必要了。
可以說"雪鴞"的落敗,其根源還是601長期以來的"老大哥"思想,制約了其超越自己的想法,進入到一種設計禁錮中,總是想著幹一些"安全區"之內的事情,這固然不會有大錯,但是亦不會建立大功。太安逸,不拼搏,吃著殲11、殲16的鐵飯碗,不僅"雪鴞"會失敗,可與預見的是,FC31更是很難開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