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反坦克筒子自打出現之後,直接就把又重,效果又差的反坦克步槍踹到了溝裡。這種利用門羅效應破甲原理武器的出現一度還導致了坦克裝甲無用論,直到複合裝甲的出現,坦克們才鬆了一口氣。狗子今天則和大家聊聊關於單兵反坦克筒子在二戰時的那些故事
先談一下門羅效應,它是1880年,美國人門羅發現的一種爆炸現象,當把炸藥擺在圓錐狀金屬頂部的襯套內時。爆炸的能量會集中到圓錐的頂部,然後爆炸的射流會沿著圓錐中心方向化作一道高速的噴流,這道噴流的朝向目標會被擊穿,而且穿透力極強。
再到了1910年,德國人諾依曼發現如果將這個圓錐體使用金屬套製成(一般是銅),爆炸時候的高壓會讓金屬超過雨果尼奧彈性極限,從而變成一股類似液體的高速高溫射流(注意不是金屬融化)。
但1910年那會連個坦克都沒有,人們並沒多考慮把這玩意用作武器。但等到一戰開打,坦克的出現讓人們開始尋思單兵對付坦克的辦法。
當時德國人在一戰中很簡單粗暴的將毛瑟步槍放大,併發射13.2mm鋼芯彈用以穿透坦克裝甲。這被證明是有效的,畢竟那會坦克裝甲都不厚,所以各國在一戰之後也大多采用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反坦克的另一條線則是手雷,畢竟一戰時期德國人也用過集束手雷的高爆特性擊毀坦克履帶或者讓裝甲內側因高爆而崩落傷人。這回兒美國人是想到了用門羅效應來製作反坦克手雷,但無論是手投擲還是通過槍榴彈投擲,它的戰鬥部都不能做的太重,否則打不遠。
因此,美國人開始考慮用固體燃料作為戰鬥部的推進器,並使用一根筒子作為發射平臺。就這樣,60mm口徑的M1火箭筒就這麼出來了。
因為M1火箭筒非常像當時一種流行的喇叭樂器——巴祖卡,因此M1也被人叫做巴祖卡火箭筒。這種穿甲能力能高達110mm的新型單兵武器迅速被美軍接受,並且拋棄了當時還在研製的反坦克步槍計劃。
1942年末在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是美軍第一次裝備巴祖卡,但當時的士兵還不適應這種新式武器,戰績一般。但德國人從繳獲美軍的巴祖卡中獲得了靈感。開發了屬於自己的反坦克火箭筒——坦克殺手
坦克殺手的口徑比巴祖卡更大,88mm口徑(德國人是不是對88有種執念),而且坦克殺手的火箭彈不像巴祖卡的固體燃料僅在火箭筒內點燃加速,而是射出後繼續推進。所以它無論是穿甲能力還是射程都比巴祖卡優秀。
坦克殺手早期型號稱之為PRzb43,於1943年裝備德軍。但由於它發射後繼續噴射加速的特性,尾焰容易糊射手一臉。因此馬上有給它加了一塊擋板。這也成了坦克殺手最標誌性的特色。當然,有些嫌重的德軍也可以不裝,但最好帶上防毒面具(這大概是德軍防毒面具唯一的用處了)。
德國另一種更有名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鐵拳的思路則和以上兩種筒子有所區別。它是一種射後拋棄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相比火箭筒,它更像是個無後坐力炮。因為它就是靠管子裡的那點黑火藥作為推進劑,點燃後一邊推動戰鬥部,另一頭則往筒子後邊噴出燃氣。
鐵拳比坦克殺手的應用更為廣泛,而且迭代的更多。到1945年的時候,德國人還搞出了鐵拳250,它取消了管子裡的推進藥,反而是結合在了戰鬥部後邊,第一次先用推進藥射出,然後在點燃第二級助推。這種模式對後來蘇聯人的RPG產生了一定影響。
而英國人這邊的PIAT就很好玩了,雖然同樣使用錐形裝藥原理,但它發射不是靠化學能燃燒膨脹,而是彈簧...
但確切的來說,並不是完全靠彈簧彈出去的,而是彈簧帶動一根很粗的擊針,在扣動扳機的時候一道懟在戰鬥部的菊部,然後戰鬥部菊部是有發射藥的。發射藥爆炸以及彈簧的推力一齊推動戰鬥部向前發射,而爆炸的後坐力則把彈簧歸位。
所以說這貨打第一發時候,拉動這個彈簧特別費勁兒。
但它也有優點,比方說戰鬥部只是裝在身管前方,身管也不怎麼講究承壓,所以挺便宜的。而且發射時的煙霧很小,不容易暴露,也沒有尾焰灼傷人(其他幾個不管是火箭推進還是無後坐力炮原理,管子後邊都不能站人,也不適合室內或者狹窄地形發射)。
此外,美國人在扛著巴祖卡歡樂拆坦克的同時,還研發了一批M18無後坐力炮,它發射57mm炮彈。當然,這玩意與其說是反坦克專用,還不如說是一門單兵火炮。因為它是有膛線的,所以比較準。但57mm戰鬥部的裝藥是遠不上上述那些反坦克專業的大哥,而且咱們知道錐形破甲彈原理不適合旋轉,因為旋轉過程中會導致金屬射流被離心裡甩出去,所以它的穿透才60mm,而且死重。
不過太平洋戰場上的馬潤們對這玩意愛不釋手...畢竟鬼子坦克和開玩笑似的,M18的精度也足夠讓他們把高爆彈直接從碉堡視窗投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