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無論是俄羅斯的先鋒洲際彈頭和匕首中近程導彈,還是中國的東風17中短程導彈和未來的洲際彈頭都崇尚在近地空間高超音速突防,它們主要特點是避免敵方遠端發現而且在攻擊末端能橫向大機動,從敵方的薄弱方向展開攻擊。但美軍認為高超音速彈頭存在以下缺陷,從最近美方反覆探討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的方法來看,其實不然。美軍認為高超音速武器有系列缺陷,但中俄發展火爆,是戰略忽悠?
一、美國軍方認為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速度大於10馬赫,其大部分行程都在大氣層之內。高超音速飛行器與空氣的激烈摩擦會引發四周空氣分子的離解和電離效應,並在四周產生厚度不均勻的“等離子體鞘層”。“等離子體鞘層”會吸取電磁波,使飛行器上的通訊訊號和定位導航訊號變得非常弱小和不平穩,這就是“黑障”現象。那麼,為什麼高超音速飛行器系統被設計成戰略武器呢?事實上,和一般洲際導彈一樣,它主要反擊固定目標。如果將其運用於反擊航空母艦等移動目標,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美軍是針對最新的大範圍滑翔體的高超音速彈頭而言,對付航空母艦有DF26和DF21D的早期雙椎體的彈頭,這種彈頭不追求全射程的滑翔飛行,只是在末端飛行中大幅加強橫向機動,加上有末端制導雷達和光電探測裝置,打航母不是問題。
2、美軍還認為在飛行過程中,無論是助推飛行還是吸氣式高超音速飛行器,都會與空氣激烈摩擦造成高溫或噴出高溫氣體,這兩種氣體都會造成極強的紅外輻射訊號,給導彈警告衛星的警告和監測造成巨大便利。近年來,美軍研發的空間追蹤監視(STSS)衛星裝置計劃通過大量衛星全球遮蔽的方式,在將近地軌道和極軌道佈署高效能紅外感測器衛星。它可從太空監視目標,為彈道導彈攔截武器獲取火控精度等級資料,使得攔截高超音速飛行器變得容易。但是部署大量衛星是需要大量的美元的,而且高超音速彈頭具有全面的反監控、反攔截的絕招祕籍的。發現我又能怎樣。
3、一般認為,高超音速武器具備大範圍打擊能力,可繞過敵方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從防衛脆弱的方向對敵人的關鍵性目標發動攻擊。這種機動性源於高超音速飛行器在臨近空間飛行時飄逸的獨有技巧。
但美軍認為這種機動性只是大範圍的機動性,而不是小範圍的機動性。高超音速武器的緊急機動很受限。這是因為飛行器的氣動佈局不規則,四周高速氣流不均勻,對飛行姿態控制非常複雜。而且飛行器在飛翔時,也處在高溫高壓狀態,會造成熱膨脹和收縮,造成一定的形變,氣動特性和溫度變化很大。一旦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姿態大於額定角,飛行器將失去控制並損毀。
先鋒高超音速飛行器
美國和俄羅斯的研究表明,暫時難以突破超過6馬赫超音速飛行器的大氣層內的問題,研究表明即使是6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器,也必須維持額定攻角,額定角速度和飛行姿態,不容許短時間內產生激烈變化。這使得高超音速飛行器在小範圍內的彈道必須非常光滑。面臨攔截武器的攔截時,高超音速飛行器既不能像彈道導彈那樣使用預先突防機動來防止攻擊,也不能像飛機那樣使用臨時機動來防止攻擊。高超音速飛行器末端攻擊突防比這兩種武器難得多。但是應該說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預先機動做得更徹底,範圍更大索性在攔截導彈射程外就已完成。
DF26高超音速飛行器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