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今年國慶大閱兵期間,紅旗-17A地空導彈的驚豔亮相,標誌著解放軍現代化中型合成旅在武器換裝方面的高效率。與此同時,這款中國產新型導彈的規模化列裝,也標誌著另一款從俄羅斯引進的防空導彈系統“道爾-M1”地空導彈系統逐步退居二線。從解放軍防空裝備更新換代的歷史來看,“道爾-M1”至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解放軍曾先後引進多批次該導彈系統,並且派遣大量軍隊骨幹赴俄羅斯學習培訓。可以說,儘管由於時間差的因素,“道爾-M1”沒有趕上“96危機”,但它依然是當年中國陸軍兩棲作戰衝上灘頭必不可少的“防空傘”。

可以說,“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系統與“鎧甲”-S1彈炮合一近程防空系統堪稱俄羅斯兩大防空王牌裝備。一般來說,在俄軍的防空戰術體系中,這兩大系統都會配合使用。其中,“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最大射程達12公里,射高6公里,主要負責中層防空攔截。作為一款具備全天候作戰、機動性強的單車自動化野戰地空導彈武器系統,“道爾-M1”由目標搜尋雷達、制導站、導彈系統與載具等多模組組成。特別是其配備的強大對空搜尋雷達,能同時跟蹤9個目標航跡,再加上制導站相控陣雷達的輔助,“道爾-M1”一次性可以跟蹤鎖定10個以上空中目標,並在自動捕獲目標資訊蹤跡後,引導地面導彈系統最高同時攻擊2個目標。此外,該系統還配備了先進的電視光學瞄準系統,中低層空域21千米內的目標都很難逃出其搜尋範圍。整個系統配備了兩個導彈發射模組,一次性可攜帶8枚9M331導彈。

為了提升解放軍對空防禦能力,中國自1994年開始先後引進了30多套“道爾”地空導彈系統,並以此為基礎組建了隸屬於陸軍集團軍的防空旅。在世紀之交位於燕山腳下的大練兵彙報演習中,“道爾”防空導彈5發5中的戰績贏得了中國軍方的充分認可。此後,中方向俄羅斯提出了申請,希望在引進相關技術與生產線的前提下,雙方合作生產“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系統。經過數年艱苦談判磋商。自2006年開始,中國開始根據“道爾-M1”進行中國產仿製,併成功研製出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該款裝備於2012年正是服役。可以說中國產版“道爾-M1”地空導彈的問世,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解放軍的地基防空能力,也為後續中國產新型地空導彈的研發奠定了技術和經驗基礎。根據央視媒體的報道,我軍首批紅旗-17的生產數量多達160套,主要重點用於解放軍陸軍集團軍防空旅導彈團的換裝。這款新型裝備與中國產紅旗-7地空導彈形成了高低搭配,再加上各型高射炮、單兵導彈,共同構成了解放軍立體化的野戰防空系統。

作為“道爾-M1”的繼承者,紅旗-17這款野戰機動防空系統同樣是將雷達系統和防空導彈系統進行了整合化模組處理,以裝甲車作為機動載具,作戰效能與戰場機動性非常出色。技術引數方面,紅旗-17導彈的射程與“道爾-M1”相似,同樣在12公里左右,可以有效攔截中低空戰術目標,並且可以攔截高超音速導彈之外的一般巡航導彈。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中國軍工科研技術飛速發展,中國軍工科研人員也對紅旗-17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造。升級版的紅旗-17以及今年亮相的紅旗-17A戰力效能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包括抗干擾能力、多目標跟蹤捕獲能力等都有顯著提高,成為解放軍最值得信賴的防空利器。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當兵入伍報名流程(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