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刀賤笑
達爾文,充滿熱帶風情的澳洲北領地首府,正被加固成一座更具威脅的軍港城市。
美媒爆料說,澳國防部決定將在這裡投下7.15億美元巨資,升級當地重要軍事設施,以接納更多美國軍艦。
這是一個足以讓我們加倍警惕的訊息。
因為,達爾文是澳洲距離亞洲最近的地方,當然離南海也最近。
過去幾年,美國早已開始加大對駐達爾文美軍基地的投入。
現在,堪培拉主動加強與美國的安全捆綁,趁機也向中國露了一下牙齒。
1美國軍報星條旗報12日引述澳國防部官員的訊息,說這7億多美元,將主要用於升級達爾文的庫納瓦拉海軍基地,以及附近的拉臘凱亞軍事防區。
澳洲防長佩恩去年就曾宣佈這個決定的部分內容,其中包括新建能停靠直升機航母的碼頭,擴建或升級基礎設施和加油裝置等。
2023年完工後,基地和防區將能接待更多來訪美國軍艦。澳洲海軍當然也將受益,更多新入列艦艇將停靠那裡。
其實,增強駐達爾文“軍事威懾”的打算,堪培拉早就有了。
只是原計劃不是改造升級,而是直接增建新的。
今年6月下旬,澳洲廣播公司報道說,澳政府正計劃在達爾文修建一座新港口。選址定在市區東北方向大約40公里處的格萊德角,那是一處暫時無人居住的海岸。
但這個計劃立即遭到達爾文市民眾反對。因為小道訊息說,新港建成後將成為一座軍事基地,會給美軍用。有民眾在市內主幹道上掛出牌子:“不要美國的戰爭基地。”
澳洲政府趕緊出來“闢謠”,說擬建的新港只是一座“商業港口”,不是軍事基地。但澳媒還是指出,只要堪培拉批准,新港足以容納美澳一些型號的兩棲攻擊艦。
在擴建已有兩處軍事設施的訊息出來後,有人猜測,這很可能是原計劃受挫後的“曲線操作”。
2堪培拉為何執意加固達爾文的軍事設施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對澳美來說,它實在太重要了。
軍事基地的戰略價值,跟房子的價值規律大概一樣,關鍵就是三點:位置,位置,位置!
澳洲國內有近70個軍事基地。但美國最看中的,大概只有5處。
毫無疑問,這5處都是地緣政治上的戰略要塞,比如西澳洲州斯特林海軍基地,直接面向印度洋方向。澳洲西北角的霍爾特海軍通訊站,是美軍太平洋戰區戰略導彈潛艇的主要通訊站之一,等等。
達爾文的庫納瓦拉海軍基地也是其中一個。它的價值,就在於和亞洲最接近,從那直插南海最為便捷。
早在2011年,提出“亞太再平衡”的奧巴馬政府就瞄上了達爾文港。經過反反覆覆的談判,在解決軍費分擔等一系列問題後,美軍2014年得以進駐達爾文的軍事基地。
最近幾年更不用說,美國試圖攪局南海遏制中國,達爾文港對它的重要性更不言自明。
目前,駐達爾文港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多達2500名,這是兩國協議允許的最高值了。堪培拉建新港的計劃受挫後,美國海軍曾想自己出資兩億美元,繼續推動新港建設,但也因撥款問題在國會受阻。
圍繞軍費分擔問題,美國對日本、南韓和北約其他盟友都獅子大張口,但對澳洲好像留了不小情面,甚至還想主動再出點錢,這可能讓澳洲政府挺受用的。
堪培拉想在亞太當“副警長”的心思是明擺著的。它這兩年順杆爬,藉著美國對達爾文等北部地區軍事基地的期待很高,也相應加大了資源傾斜,表現出跟美國的“相向而行”。
3另外一個原因,則跟澳洲國內抵消“中國威脅”的期待有關。
2015年10月,北領地政府跟中國民營企業嵐橋集團簽訂出租協議。嵐橋集團以5億多澳元,獲得達爾文港土地和數個附屬碼頭的99年租期。
雖然達爾文港內同時設有美軍基地,但當時特恩布林政府認為,這個租約不會影響美軍艦隻出入,也不會影響澳洲軍隊的活動。
當年那屆政府的想法,是借亞洲的快速發展壯大自己,因此它把中國崛起視作一種機遇,當時甚至發表了有關“亞洲世紀”的官方檔案,還和中國簽訂了自貿協定。
但短短兩年後,澳洲政壇對華態度轉向,圍繞這份租約的態度也變了。
儘管嵐橋方面用實際證據證明,接受達爾文港以來,美國軍艦受到正常接待,但仍有政客抨擊,說把達爾文港租給一家中國企業,增大了澳洲的“戰略風險”。
這個背景,使原計劃的在達爾文港不遠處新建軍事基地,還有現在的升級已有軍事基地和防區,都有了一點“亡羊補牢”的意思。
澳洲執政黨自由黨議員安德魯•哈斯蒂6月時曾直言不諱地宣稱:
新建軍事基地,將有助於抵消將達爾文港租給中國企業的“愚蠢和短視決定”。
4
澳洲急切想抱美國大腿,大部分媒體在分析堪培拉昇級達爾文軍事設施的訊息時,都有這樣的判斷。
但俄羅斯衛星網提醒說,澳洲心底的盤算可能不再這麼簡單。
繼續抱美國大腿,已經不能遮掩它對美國越來越不可靠的判斷。正是基於這種判斷,過去幾年,澳洲走上一條極具野心的擴軍之路。
2017年5月,澳國防部一口氣公佈了隨後4年的國防開支計劃。軍費逐年增長態勢,一目了然。
2017到2021四個財年,澳洲國防事業獲得的總預算將達1535億澳元。構建更強有力的軍隊,促進本國國防工業的發展,購置包括F-35戰機在內的尖端軍備......“強軍”計劃包羅廣泛。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說,這個軍費規模,對澳洲這樣一個地緣角色來說,已算令人驚訝。
當不少人繼續談論澳洲“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糾結時,已有學者注意到它近幾年心態上的細微變化:
它仍夢想成為一箇中等強國,但又清楚的知道軍事能力是自己的一大短版。美國不再那麼可靠,使“澳洲人們站起來了”的緊迫感更強了。
只是在釋放這種緊迫感時,它還在犯著長期以來的習慣性錯誤:跟隨美國對抗中國,試圖借力提升自己的地緣政治地位。
在國內反華氣氛影響下,澳洲學者休·懷特不久前甚至喊出:“澳洲應擁核以對抗中國。”弄得連澳國防部長都急忙站出來否認,說政府從沒這樣的計劃。
還沒“自強”起來,就急著對別人齜牙示強,澳洲還是一個強裝老虎的“紙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