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反導系統示意圖
據外媒近日報道,南韓正式立項開始研製L-SAM系統(遠端地對空導彈系統),南韓軍方表示,將為這一號稱"韓版薩德"系統投資 9700億韓元(約8.2億美元),預計在2028年前後正式裝備部隊。
韓方稱,該系統不僅能夠打擊150-200公里射程範圍內的各種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還具備攔截大氣層外彈道導彈的反導能力。
2015年7月,南韓首次試射M-SAM(中程防空導彈),在之後的試驗中,M-SAM成功攔截了10枚靶彈,獲得定型生產,南韓計劃以中國產化的M-SAM系統和目前已裝備的“愛國者2/3”防空/反導系統結合,打造自己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KAMD)。
要實現彈道導彈防禦,僅有中程防空彈肯定是不夠的。目前看來南韓計劃分兩步走:先搞成難度較低的M-SAM專案,在此基礎上,積累經驗,循序漸進,再研究L-SAM,最終真正實現KAMD。
“火星”-15導彈
南韓橫下一條心,一定要搞KAMD,實在是被逼無奈——北方不僅已經擁核,還在尋求提升導彈技術,讓“星彈結合”。
2017年12月,北韓試射了最新的“火星”-15導彈,射高4700餘公里,射程960公里。按照高彈道飛行試驗原理換算,射程可以達到近12000公里,理論上已經具備了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今年,又進行了“北極星”-3潛射彈道導彈和多次超大型火箭試驗。可以說,其彈道導彈技術已力壓印度,僅次於安五常。
相比之下,南韓的反導能力就差得不是一點半點了。
南韓當前裝備了48套“愛國者”-2系統,並計劃在近期對之進行升級,使其具備發射採購的136枚“愛國者3”攔截彈的能力。但即便是最新的“愛國者3”攔截彈,最大飛行速度也只有5馬赫,而彈道導彈末段速度高達10馬赫以上,如果再配合機動變軌和假彈頭,成功攔截的可能幾乎沒有。
“薩德”系統
情急之下,南韓不顧多方強烈反對,在2017年引進了“薩德”系統,從而引發了中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實在是得不償失。“薩德”確實是好東西,但是,只在星州地區部署區區一套“薩德”,難以確保首爾和美軍駐韓基地的安全。
而且,美國貨實在太貴了!“愛國者”-2的價格已經達到10億美元,“薩德”系統的成本更是高達30億。早有美國專家建議南韓至少再引進一套,錢倒是次要,考慮到周邊的反應和國內的反對浪潮,這個決心實在難下。
南韓的心思是,引進薩德中俄不高興,我自己研發,這你們總沒啥可說的了吧?
雖然南韓軍工能力不弱,但在關鍵技術上還要依賴歐美。據韓聯社報道,M-SAM的雷達源於俄羅斯50N6A型多功能無源相控陣雷達,搜尋距離150公里,可以同時引導並攻擊6個飛機類目標,不過是俄羅斯拿出來賺錢的東西,遠不是最先進水平,但是就連這個水平南韓都不具備。未來據說還可能採購以色列的"綠松石"有源相控陣雷達來增強M-SAM的反導能力。
把希望寄託在買上,南韓的L-SAM不會一帆風順,即便“嫁接”成功,最終能發揮出多大作用恐怕要打個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