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戰爭的代價是慘痛的。僅二戰期間,全世界就有大約7000萬死去,其中最慘烈的當屬蘇聯1923年出生的男性,他們中的80%都犧牲在了二戰戰場上。

在戰後統計各類兵種的陣亡率時,結果十分出人意料,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德國的潛艇部隊。

據統計,德國潛艇部隊約39000人,其中27490人戰死,陣亡率超過7成。

根據去年的調查,中國的癌症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幸成為德國潛艇部隊的一員,基本和得了癌症差不多,在戰後你能活著的概率不足30%。

要知道,德國的潛艇部隊可不是什麼炮灰部隊,而是一支當之無愧的精銳之師,其實施的“狼群戰術”在戰場上大放異彩,讓盟軍吃盡苦頭,以至於連丘吉爾都說在二戰中唯一令他感到不安的,就是德國的U型潛艇。

這樣一支虎狼之師,為什麼會淪為整個二戰戰場上陣亡率最高的兵種呢?

一、 德國海軍偏科嚴重,潛艇部隊被當做主力部隊使用,無奈被針對

一直以來,英法等國就是傳統海軍強國,早在鉅艦大炮主義盛行的一戰時期,德國海軍就因無力對抗英法,轉而大力投入新興的潛艇部隊。

那時的英法缺乏足夠的反潛作戰能力,因此德國的潛艇部隊得以一戰成名,其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以極小代價擊沉協約國共5906艘運輸船以及150艘軍艦,創下驚人的戰損比。

福禍相依,潛艇部隊戰果喜人的背後也埋下了隱患,那就是德國海軍的嚴重偏科。

有個說法叫做“五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這句話生動反映了海軍的建設難度。歷來海軍都是最燒錢的軍種,大型的戰列艦、巡洋艦、航空母艦不僅造價高昂,生產週期也很長,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更需要時間。

恰好這兩樣德國都缺,於是只能尋求捷徑。既然潛艇無敵,德國人自然更加沒有理由發展海面作戰力量了,這就導致德國在海戰上過於依賴潛艇部隊。

偏科的結果就是容易被針對,在現代戰場上,任何兵種的戰力發揮都需要其他兵種的協同配合。當盟軍開始大力研發反潛技術,德國潛艇部隊的戰鬥力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畢竟潛艇部隊在戰場上是類似於刺客一樣的存在,雖然傷害高,但是自己身板也脆啊,把刺客當戰士用,註定剛不過正面。

二、盟軍掌握了德國潛艇部隊的無線電通訊內容,潛艇部隊失去隱蔽性,優勢盡失

資訊戰在現代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二戰中後期,盟軍已經能夠破譯德國潛艇的無線電通訊內容,可是德軍卻毫不知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己方情況被敵人摸得一清二楚自己還不知道,這仗還怎麼打?

這對於重在隱蔽突然的潛艇部隊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三、 作戰環境特殊,一旦潛艇被毀,士兵無法逃生,只能和潛艇一起陪葬

陸軍的汽車、坦克被擊中,多數還能留下棄車逃生的機會。

翱翔在藍天之上的空軍,載具被擊落後也能選擇跳傘逃生。

就是海上沉掉的泰坦尼克號,也有以露絲為代表的一群人漂在海上最終獲救。

可是潛艇部隊呢?他們的征途,不僅是汪洋大海,更多時候是汪洋海底。一旦潛艇被擊毀,全艇人員除了餵魚,還能有什麼別的結局呢?

德國潛艇部隊誕生於一戰的炮火硝煙之中,創下輝煌戰績,卻在二戰後黯然謝幕。短短几十年時間,戰爭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在二戰初期憑藉領先的閃電戰橫掃歐洲,最終又被各方面更加先進的盟軍打敗。其中因果,令人唏噓。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二戰時日本的造船水平有多高?和美英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