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回顧二戰歐洲戰場歷史,一個有趣的現象值得探討,大多數軍事愛好者都把裝甲打擊力量作為評判二戰勝負的主要標準來衡量。雖然這個理念來源於德軍閃擊戰理論給戰場帶來的嶄新變化,但坦克和裝甲打擊力量的提升,卻掩蓋不了傳統武器炮兵在戰場上的優勢地位。在蘇德戰爭莫斯科戰役中,斯大林對於蘇軍炮兵在戰場上的重大作用,用了“戰爭之神”來讚譽它,而且還專門下發檔案指出,沒有炮兵的進攻就是犯罪。這是為什麼呢?

德國閃擊蘇聯伊始,蘇軍炮兵大部分在靶場訓練,這不僅為蘇軍保留了部分裝備和打擊力量,也為防禦德軍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0年底,隨著德軍在西歐頻頻得手,蘇軍開始著手對德軍東進的防禦準備,時任基輔軍區司令員的朱可夫按照蘇軍總參謀部的部署,與西部特別軍區的巴甫洛夫進行了對抗演習,雖然這場演習最終以朱可夫的藍方獲勝,而且演習內容與隨後發生的德軍入侵方案很相似,卻有個缺陷,演習中蘇軍的炮兵部隊沒有參與,原因就是各軍區正在組織炮兵實彈打靶。

熟悉炮兵訓練的發燒友們都知道,炮兵打靶並不是隨便找個地方應付下就可以,在和平時期每個戰區都有專門的指定靶場,由於涉及到指揮通訊以及交通運輸和後勤保障等多個因素制約,象戰區級別的實彈射擊一般年度也就組織一兩次就非常不錯了。

也許是陰差陽錯,蘇軍的這次實彈射擊卻為蘇軍留下了一支重要防禦打擊力量。1941年6月22日德軍對蘇聯實施閃電進攻後,蘇軍在西部邊境地區的大部分軍事設施損毀殆盡,66個軍事機場和1200架作戰飛機被毀,大部分軍需倉庫悉數落入敵手,更慘的是,僅半個月時間,蘇軍就損失了幾十萬兵力,西部大門洞開,德軍長驅直入撲向莫斯科。

也許有人疑問,不是說蘇軍在戰爭開始,炮兵的損失佔到了65%甚至還多嗎?實際上,這些被損毀的炮兵裝備大部分是蘇軍在戰前部署的築壘地區固定炮臺,這些大炮有的是要塞中用於遠端打擊的重炮,有的是來不及遷移和老舊的固定大炮。因為在這之前,當蘇軍與德軍共同瓜分波蘭以後,蘇軍已經將斯大林防線向前延伸到了波蘭境內,這些來不及前移的炮位反而成了打擊德軍的一道屏障(斯大林防線類似馬其諾防線,是蘇軍早年建立的一道邊境防禦陣地)。

隨著戰場形勢的急轉直下,蘇軍迅速啟動了國防動員機制,作為製造相對容易的炮兵裝備,僅一年工夫,蘇軍炮兵力量成倍增長

朱可夫在回憶錄中記載,蘇軍從1939年到1941年6月德國閃擊蘇聯為止,軍工企業生產了92578門火炮,各邊境軍區基本達到了齊裝滿員,這與蘇軍其它兵種缺編少彈相比是有很大區別的,說明蘇軍在戰前對炮兵的重視程度還是非常高的。

但是,蘇軍在炮兵的更新換代上也出現過認識錯誤。時任蘇軍炮兵主管的庫利克元帥卻對研發新式武器喀秋莎火箭炮和反坦克武器猶豫不決,一度還停止了對火箭炮的研發工作。為此斯大林不僅撤銷了他的職務,還將其降為列兵。

好在德軍發動蘇德戰爭以前,蘇軍從德國閃擊波蘭的行動中得到啟示,也開始組建機械化部隊和加強對炮兵的建設。1940年1月30日,蘇聯通過了《擴大迫擊炮和迫擊炮生產的決定》,到戰爭爆發前,僅預備炮兵團就達到了74個,還有10個反坦克旅也在組建中。

1941年初,蘇軍預感到德國可能要對蘇聯進攻,為此又對已拆除的斯大林防線進行加固,特別是在邊境地區構築更加穩固的築壘地區。所謂築壘地區就是通過構築一定的鋼筋水泥結構和永備工事,來防禦敵方的機械化部隊。而作為築壘地區的最重要防禦武器就是大炮和反坦克武器。

在防禦德軍進攻的準備上,蘇軍加強了炮彈的供給和生產儲備,朱可夫在回憶錄中介紹:從1941年7月1日至1945年9月1日蘇軍在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生產了82.5萬門火炮和迫擊炮,10.3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7萬架以上作戰飛機。從以上發展歷程看,蘇軍對炮兵的建設一直都很重視。

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炮兵從配角成為主角,不僅單獨成軍還形成了多品種多系列規模,從默默無聞成為戰場殺器

在回顧蘇德戰爭時,人們習慣於將裝甲打擊力量作為戰場上的主角,無論是德軍閃電戰還是蘇軍的縱深打擊,都以坦克作為進攻基礎。但是,如果我們將蘇軍的炮兵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作一下回顧,不難發現,炮兵在戰爭後期,才是真正從後臺走向前臺,也從配角成為了主角。

首先,蘇軍的炮兵在戰場上得到迅速發展。蘇德戰爭期間,蘇軍的炮兵呈現多品種格局發展。從傳統的高射炮、迫擊炮、小口徑火炮,逐步發展成為反坦克炮和火箭炮以及車載炮兵系列。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軍316步兵師的28名炮兵很好地利用側翼樹木作掩護,用反坦克炮擊毀9輛德軍坦克,成為莫斯科戰場上的英雄。由於炮兵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的重大作用,斯大林稱讚炮兵為“戰爭之神”。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加入戰鬥系列,為蘇軍奪取戰役勝利發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軍的炮兵裝備進行了更新換代,這不僅在於戰場對武器效能提高的需要,也在於蘇軍不斷對武器裝備的創新和發展。除了76MM3NC加農炮的改進外,喀秋莎火箭炮的入列,無疑加劇了戰場上的殘酷性和打擊效果。隨著喀秋莎的名氣越來越大,蘇軍每次作戰前,都會把它作為第一梯隊或者用作關鍵打擊力量。

再次,隨著戰場環境的不斷改變,蘇軍的炮兵裝備也越來越多樣化。戰場環境給炮兵作戰提出了多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炮兵不僅成為單獨的遠端打擊武器,也成為與敵人面對面戰鬥的利害殺器。柏林戰役打響後,朱可夫不僅使用強大的炮兵火力對敵實施了連續不斷的兩天打擊,還使用炮兵武器開路,裝甲坦克和車載火炮同時進攻,以及步兵手推火炮進行巷戰,炮兵從配角成為主角,為奪取蘇德戰爭最後勝利,屢立戰功。

通過上面的分析,斯大林稱讚蘇軍炮兵是戰爭之神一點也不過分,而蘇軍將沒有炮兵的進攻就是犯罪寫進命令裡,更加顯示了炮兵在進攻戰鬥中的重要作用。

作為資訊化條件下的現代作戰環境,無論是世界強國美國,還是戰火紛飛的區域性地區,傳統火炮和新式炮兵武器,只是名稱上的改變,傳統炮兵、火箭軍、導彈部隊,反坦克武器不僅單獨成軍,還成為未來戰場上不可或缺的精準武器。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回憶與思考》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捷克購買美製武直,曾擊敗直10被巴鐵相中,比阿帕奇多一項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