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前言

中國航空工業經歷了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過程,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隱忍了數十年才在新世紀步入快車道,隨後航空工業各領域全面開花結果。造就了以殲-20、直-20、運-20系列產品為代表的新一代主力機型,不論從品質和效能上都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一掃之前實力不足只能看著別人產品流口水的無奈。

今天要講的是技術最薄弱的直升機領域,1958年2月哈飛在蘇聯提供的米-4圖紙上進行仿製,並於同年12月製造出直-5直升機從而開啟了中國直升機研製的先河。不過由於基礎太弱直到1963年9月直-5才算優質過關定型投產,1964年正式入役,大家注意這可是在擁有全套圖紙情況下的研製進度。

米-4多用途直升機

由於米-4採用活塞式發動機,存在功率低、高原效能差、載荷小等問題,因此多年後的仿製型直-5正式服役之時就明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載重1.2噸、最大平飛速度210公里/小時(巡航時速160-180公里/小時),就效能而言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部隊需求。

直-5直升機 三檢視

正是由於現實的需求倒逼,1966年開始研製一款能裝載1個加強排的直升機,當然基於風險考慮直接在直-5基礎上改進而來。新款直-6採用了手工打造的前機身和直-5後機身組合而成,1969年12月就成功實現了首飛可以視為直-5的拉伸加長版。由於配套渦軸-5發動機遲遲不能定型,再加上試飛過程發生多起重大事改造成人員傷亡,單發設計以及1.2噸的載重,再加上最大192千米/小時的飛行速度,和直-5相比半斤八兩最後無奈下馬。

直-6直升機

緊隨其後的直-7重型運輸直升機,採用單旋翼雙發渦軸發動機可以搭載35人或載重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350千米,實用升限6000米。這款機型相當有希望成功並造出了兩架樣機,不過到了1979年由於各方面的調整下馬讓位於直-8的仿製,我們下面再提。

直-7大型直升機

引進法制直升機

坎坷不斷的直升機自產研發總是充滿不如意,在自研無果的情況下同步嘗試從國外引進技術,當然國防自主的原則是不能丟的。對於武器裝備的引進我們向來講究實用為主,除購買裝備本身還必須帶技術就當是交學費學手藝,這時同樣奉行國防自主不依賴他人的法國進入視野。1964年中法建交基於法國完善的軍事裝備體系以及雙方友好關係,以往苦求不得的直升機多了一個選項,誰也沒想到中法之間在這個領域的合作居然持續二三十多年,而且日後法制(仿製)直升機佔據了中國半璧江山。

SA316型“雲雀”III直升機

SA316是法國航宇公司在“雲雀”II基礎上研製的單旋翼輕型多用途直升機,1959年2月28日首飛,1961年開始生產入役。SA316“雲雀”III最大起飛重量2200kg、最大航程540km,最大飛行速度220km/小時,武器裝備除7.62mm機槍或20mm機炮外,還可以掛載4枚AS11/2枚AS12有線制導導彈,個頭看起來不大但火力夠猛。

SA316原型機

“雲雀”III直升機還有艦載版等多種改型,比如下面這款帶浮筒的型號,看懂的就要暴露年齡了——來自007系列《鐵金剛大戰八爪女》劇照。

劇照

這麼好的裝備有機會引進當然不能放過,上世紀60年代中國購入約30架SA319B型“雲雀”III直升機,後來移交給陸航用於訓練使用。這是中國採購的第一款法國直升機,也是中國最早採購的一批西方直升機,而且這款機型屬於世界先進水平。

進行實物教學的“雲雀”III直升機,中間是一架強-5強擊機,中西方裝備同臺這在早期是比較少見的。

下圖是陸航飛行學院的“雲雀Ⅲ”直升機群飛行訓練照版,看數量就知道規模不小。

“雲雀Ⅲ”直升機

除了陸航教學用途外在影視作品中也能找到它們的身影,比如《駱駝草》中就有民航塗裝的“雲雀III”直升機,大家在關注直升機時別忘了前面這位氣質美女,曾經出演《西遊記》中女兒國國王的朱琳老師。

“雲雀III”直升機

“雲雀III”直升機作為第一款引入的西方直升機,對於中國了解應用同期世界先進機型有了第一手的資料,在完成歷史使命後的這批“雲雀III”直升機於2013年退役。不過可能還有少量保留在陸航學院作為教具使用,至於能不能再飛上天就不清楚了。

封存的“雲雀Ⅲ”直升機

SA-321“超黃蜂”大型直升機

“超黃蜂”的引進和718工程配套子系統相關,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隨後決定發展遠端洲際導彈(代號580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由於該型導彈射程遠超中國陸地區域範圍,實彈測試時必須射向遠海,對於洲際導彈的資料測量和飛行姿態觀察就得出動海上測量船近距離跟蹤。那麼問題就來了,出海遠洋執行任務除了大船還必須有大型艦載機,用於配套執行返回艙低高度軌跡的測量、落點測量及返回艙的搜尋與打撈。

1967年1月18日,國防科委確定發展遠洋測量船、護航艦艇和後勤補給船以及大型艦載直升機(原定機型就是上面提到的直-7大型直升機),專案代號“718工程”,下圖是當年承擔遠洋任務的向陽紅五號。

向陽紅五號

1971年718工程正式啟動,由於所有艦船和艦載直升機都要自主研製,就形成了“彈等艦、艦等機”的情況,這裡的“機”就是研製中的直-7大型直升機(艦載型)。1971年9月因718工程期間不可描述原因直-7艦載型研製終止(常規型在製造出兩架後,由於仿製直-8擠佔資源而告終),為了任務需要不得不花重金(單價650萬美元)從法國購入14架SA-321“超黃蜂”大型直升機,1975年開始交付全部歸海軍航空兵使用。

直-7和超黃蜂對比圖,總覺得直-7更大氣不幸下馬很可惜。

兩型直升機對比圖

SA-321“超黃蜂”直升機採用船形底部機身,頭部雷達罩,後部機身浮筒,前三點起落架,三臺透博梅卡Turmo III C渦輪軸發動機。機艙可以搭載27名乘客或15名士兵,最大起飛重量達13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249千米/小時,航程1020千米。

SA-321“超黃蜂”直升機

SA-321“超黃蜂”直升機 三檢視

1980年5月18日,中國向太平洋海域發射了洲際導彈(580試驗),SA-321“超黃蜂”直升機隨580試驗特混編隊前出遠洋配合執行打撈作業。在資料艙墜落點美國直升機闖入之前,順利完成搶奪打撈圓滿完成任務。

580試驗

781工程配套任務完成後的SA-321“超黃蜂”直升機迎來了兩種使命,首先作為反潛直升機在海軍服役到本世紀初,其次由昌飛進行仿製並推出多種改型至今還是海軍中堅力量。

SA-321“超黃蜂”直升機

昌河飛機制造公司在SA321“超黃蜂”基礎上吸收改進,於上世紀80年代仿製成功直-8型號(上面的直-7常規型也在此時讓位於直-8),基本效能引數基本等同於超黃蜂。隨著中國大型艦船型號數量越來越多(航母、塢登、兩棲攻擊艦等),作為13噸級的大型通用直升機直-8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包括:直-18運輸型、直-18預警型、直-18反潛型也都在陸續配套中。

AS332L1“超美洲豹”中型運輸直升機

“超美洲豹”是在SA330“美洲豹”基礎上改進而來,是法國航宇工業於1963年研製的雙發中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1969年服役。“超美洲豹”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7000kg,最大飛行速度257公里/小時,航程580公里,實用升限4800米。可以搭載16名武裝士兵或8副擔架外加8名輕傷員,機外吊掛能力可達3200kg。

“超美洲豹”直升機

“超美洲豹”直升機 三檢視

1986年,中國從法國購入6架AS332L1“超美洲豹”中型運輸直升機,裝備空軍航空兵第34師也是外界所稱的“專機師”用於要人運輸。

“超美洲豹”直升機

"超美洲豹"直升機參加了神六飛船返回艙的搜救工作、還有各種運輸救助任務等,跟其他軍用機型相比"超美洲豹"更加高調。可能是購入數量不多並不用於仿製更多加與民用,先後參與了多部影視作品的製作,包括:《代號美洲豹》、《垂直打擊》、《殲十出擊》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殲十出擊》

不過最喜歡的還是下面這款塗裝的“超美洲豹”直升機,迷彩塗裝、刷上軍徽還是很威武的,跟背景中的藍白塗裝直升機相比更上相。

SA341/342“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SA341/342“小羚羊”武裝直升機,1964年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共同研製,1967年設計定型。基本效能如下:最大航程710km,最大飛行速度280km/小時,最大起飛重量2000kg,可以掛載2個68mm/70mm火箭吊艙或者4-6枚"霍特"反坦克導彈。

作為一款武裝直升機雖然個頭不算大但實力表現不俗,同期我們用的還是直-5直升機,對於武直沒有多大概念的能用的型號也就是直-5加裝火箭彈等改型。效能上就沒辦法進直橫向對比了,落後不是一丁半點為了熟悉武裝直升機的戰術應用以及訓練需要決定購入,更重要的是同期已經開始籌建陸航部隊急需(1986年-1988年)。

由於對中國一片空白的市場期待滿滿,對於中方的求購要求法國給予了充分重視,因為根據法國估計中方首批至少訂購24架。好不容易來個大客戶不熱情點都不行,不過雖然我們也想多買點,但那個年代囊中羞澀實在掏不出太多錢,由是大家都知道的24架變成了8架法國人心裡苦啊。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以70萬美元的單價購入8架SA342L1型“小羚羊”,1988年交付使用,原計劃採購24架由於囊中羞澀改為8架。只不過數量確實讓法國人大跌眼鏡說好的大量採購怎麼就沒了,這個嘛其實很好理解我們遵循的原則都是少量購入,主要以引進相關技術實現自主研製為主。

運抵中國的原裝小羚羊

同期還引進一批隨機配套的霍特反坦克導彈,法國人想搞二次銷售賣配套彈藥所以極力推薦“米蘭”和“霍特”反坦克導彈技術。不過還是買不起再加上當時紅箭-8也正在研製中,能省就省就當是拿點實彈參考西方技術,然後在使用過程順便了解了西方直升機火控系統、霍特反坦克導彈的效能特徵等,最後都應用到了中國產直-9G上。

1988年陸軍航空兵正大成立後,SA342L1“小羚羊”武裝直升機全部歸入陸航用於對抗演練,武器掛架上的霍特也在後期變成了中國產紅箭-8反坦克導彈。

SA342L1“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小羚羊”在交付使用後一直服役到21世紀初,而早期對於武裝直升機概念及應用還十分懵懂的陸航,在“小羚羊”入役後充分發揮其機動靈活特性,在各種對抗演練中一直充當主角也為我軍新一代直-9G、直-11武裝型乃至直-10的發展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SA342L1“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SA356N/N1型“海豚”直升機

海豚的引進要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說起,同樣由於直-5的落後當時航空部門經過論證 ,決定引進4-5噸級直升機 。要求載重量達到1.2-1.5噸,可以搭載12人,並能在高溫(40°C)和高原(4000米)環境下使用。

1978年,中國航空工業代表團訪法並尋求轉讓“海豚”生產技術,不過法國人沒有立刻同意。隨後於1979年10月13日赴美考察,決定選用貝爾212/412型直升機作為未來二十年內主力輕型直升機,同樣提出引進技術雙方展開談判。有意思的是法國人知道後立刻轉變原有態度,表示願意轉讓技術並且態度相當積極。1980年5月27日,三機部上報《關於引進法國海豚365N型直升機製造技術的請示》,基於兩型直升機的對比分析,讓為同屬一個量級但海豚更先進給出來條件也更好,因此建議更換為引進海豚直升機。

法方先後五次派團來華洽談,中方則利用美國牌壓制法國,經過八次降價氣到法國人想拍桌子不幹。最後雙方還是達成共識通過引進“海豚”直升機生產製造技術,從裝配開始到最終實現全部自制,計劃到1986年生產200架約需9800萬美元。

SA365N“海豚”直升機

通過中西方交流見識過西方國家怎麼賺錢的中方,除了引進技術之外還提到實現自主生產之後的出口權和出口區域問題,中方堅持引進生產技術後必須擁有出口權。在中方堅持下並將獲得出口權作為合同簽字的關鍵條款一步不讓,務實的法國人最後表示同意和中方達成出口協議,允許中方具有向亞、非地區(除法語國家外)的出口權利。這個要求絕對是物超所值,看看現在直-9的銷售範圍和數量就知道當時的堅持是多麼的正確。

1982年,哈飛完成SA365N“海豚”首架裝配任務,並於6年後開始實施中國產化,1990年底約定組裝的50架直升機全部完成生產。這期中包括了28架基本型直-9、22架直-9A(以SA365N1為原準機仿製型號),1992年1月基本實現中國產化的直-9A-100首飛,中國產化率達到72%最後命名為直-9B。

直-9A

其實軍工真心不易,就算是引進技術得到指導整個直-9的中國產化在10年之後還達不到100%。

直-9B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隨著航空工業技術水平不斷上升,直-9在中國軍工手裡成了另一款空中五對輪(殲-7魔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改出了多種型號,從運輸型、搜救型、反潛型、武裝攻擊型等應有盡有,而且除了自己使用之外還大量出口各國,直-9系列的大量應用同時也支撐起中國直升機領域的半壁江山,在武直-10、直-20還沒有出來之前是絕對的主力型號。

武直-9

武直-19

結語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基於中法友好的關係大量引進法制直升機,在中國這個特別薄弱的領域中起到重大作用。通過引進、學習、吸收到最終仿製再改進,善於學習的中國軍工將所有裝備潛力應用到極致,法制直升機更是成為中國陸航以及民用機型的絕對主力。與此同時軍工科研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也才有了現在的直-20、武直-10等機型的順利入役。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好訊息!“紅色尖刀連”又獲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