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個世紀內,各國步兵條令均要求以大部兵力排列成寬大而單薄的線式進攻戰鬥隊形。甚至在猛烈的敵火下,也要步兵以始終不變的步伐和整齊的隊形進攻敵防禦陣地。那時,戰鬥力主要是由滑膛槍、線膛槍和小口徑火炮構成,要集中戰鬥力就必須集中兵力。這就形成了將大量人員和武器集中在狹窄地段上的密集隊形,拿破崙戰爭末期,炮兵有了很大發展,軍隊採用線式隊形實施進攻開始遭到巨大傷亡。美國內戰時期,因採用這種隊形而遭致的傷亡非常慘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攻隊形的兩翼稍有展開,以兩隊在前全力衝擊對方,一隊在後擔任支援的進攻隊形,德軍創造了依託工事,在縱深內實施靈活防禦的新戰術讓英軍傷亡數字則達到了頂點,為了減少損失,各參戰國創造了各種作戰方法,但仍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英軍在近乎於絕望之中把希望寄託在坦克上。但由於當時缺少步坦協同作戰的經驗,再加上坦克本身的機械缺陷,戰役付出的代價極大,收效卻甚微,德軍又創造了一種小群滲透的新戰術。此種戰術要求派出無數小分隊,儘量利用地形,尋找敵防線上的薄弱地段,繞過敵抵抗部隊,深入其後方地域。在里加戰役中,德軍採用此種戰術進攻俄軍,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在一九八年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中,德軍雖然使用這種戰術消滅了英國第五集團軍,但終因後力不繼而告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創造了一種極其有效的進攻戰術,即在進攻的衝擊階段,集中各種直接瞄準武器進行猛烈的火力壓制,為衝擊分隊開闢道路。他的戰術之所以著名,就在於他能將所有的火力集中在一個狹窄的地段上,形成近乎絕對的火力優勢。隆美爾極其依賴直接瞄準壓制火力,並且幾乎每次戰鬥總是把步兵連和機槍連混編在一起使用,隆美爾將部隊區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一個壓制分隊,一個衝擊分隊和一個擴張戰果分隊。衝擊分隊比壓制分隊的規模要小,而擴張戰果部隊的規模則是最大的。他甚至以一個完整的機槍連為ー個班的衝擊開路。這樣,衝擊分隊就可以在離敵人陣地很近的距離上站起來擊,而不致遭到傷亡。開啟突破口後,衝擊分隊向兩翼擴張,擴大並現固突破口;大部隊則迅速通過突破口,突入敵防禦陣地縱深內,擴張戰果。此種進攻戰鬥隊形與寬大而單薄的線式進攻隊形完全不同。
在現代戰爭中,出現了許多與隆美爾式戰術相類似的作戰方法。例如在越南戰爭中越軍對美軍的火力基地、特遣部隊營地和環形防禦陣地進行數百次進攻。戰鬥中他們也幾乎總是將其部隊區分為壓制分隊衝擊分隊和擴張戰果分隊。戰鬥開始時,他用無座力炮、火箭筒和機槍火力猛烈地壓防禦陣地上非常狹窄的地段。北越軍隊的武器發射陣地有時距美軍防禦陣地還不到百碼。在猛烈的壓制火力掩護下,北越軍隊的小規模衝擊分隊破壞鐵絲網,向可控制突破口的地堡和工事發起衝擊。開啟突破口後擴張戰果分隊迅速通過突破口,突入防禦陣地縱深。
在突破各種既設陣地時,以兩個班進行火力支援,一個班衝擊,要比以一個班進行火力支援比兩個班衝擊一個班支援有效得多,此種隊形不僅適用於輕步兵,而且也適用於機械化部隊和裝甲部隊。例如,當需要由步兵清除某路障,奪取某一村莊或佔領某一暴露的翼側,保證裝甲部隊完成其主要任務時,機械化步兵則可在坦克、該分隊本身的步兵裝甲車輛、以及炮兵和迫擊炮等各種直接和間接瞄準武器的火力支援下發起衝擊。這些作戰行動通常是在壓制火力非常猛烈的情況下進行的,壓制分隊的兵力通常大於機動分隊,因此,擴張戰果也比較容易。
一九七六年,美國陸軍戰鬥發展實驗司令部進行一系列步兵模擬攻防試驗。這些試驗證明,一前兩後(正三角(的進攻戰鬥隊形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戰鬥隊形,“兩前一後”(倒三角)的進攻戰鬥隊形,對既設陣地的突破率只有百分之十五。但“一前兩後”的進攻戰鬥隊形,對既設陣地的突破率則可達到百分之八十七。效能差別相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