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這張圖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44年8月20日的戰鬥故事,那一天美國的波音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編隊執行了對日本九州市八幡鋼鐵廠進行轟炸的任務,遭到日本陸軍和海軍眾多戰鬥機的攔截,在這次戰鬥中,日本陸軍航空團第4戰隊的士野重雄中尉駕駛川崎Ki-45“屠龍者”戰鬥機從上方撞向了一架B-29,B-29爆炸造成的碎片嚴重損壞了另一架B-29,最終導致2架B-29轟炸機墜毀。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屠龍者”戰鬥機以這種方式摧毀數架“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如果說以這種“自殺式撞擊”的方式才能擊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防禦性能設計最好的B-29轟炸機,那就小瞧了Ki-45戰鬥機的威力。在雙引擎戰鬥機的發展史上,美國的P-38“閃電”戰鬥機無疑是最成功的,而川崎Ki-45戰鬥機則是適合日本空軍戰術運用的雙引擎戰鬥機。若把B-29比作鷹,把Ki-45比作麻雀,在這場“鷹”與“麻雀”的戰鬥中,麻雀展示出了它非凡的殺傷力。

“屠龍者”川崎Ki-45雙引擎戰鬥機

川崎Ki-45 “屠龍者”是二戰日本帝國陸軍使用的全金屬兩座雙引擎多用途重型戰鬥機,自1937年3月陸軍釋出規格引數時開發,直到1942年8月才投入使用,在這五年間,艱苦的開發和測試穿插在日本陸軍對德國Bf 110為代表的雙引擎戰鬥機型別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中。那時的日本帝國奉行“如果對他們有用則將為我們服務”的技術發展宗旨,為了滿足全面擴張軍事力量的需求,陸軍提出了針對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遠端戰鬥機的規格引數:戰鬥機在3500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為540公里,操作高度為2000米至5000米,最大飛行高度為10000米,在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下可以航行4小時40分鐘,航程約為1800公里,可進行30分鐘的戰鬥,配備兩挺前向射擊機槍和一挺後方射擊機槍,在機翼下的架子上可攜帶兩個儲油罐或兩個250公斤炸彈,由兩臺液冷9缸中島Ha-20b型徑向發動機驅動。

在川崎造船公司總設計師武雄土井的領導下,飛機的研製工作於1938年1月開始,第一架原型機是懸臂式中單翼飛機,帶有可伸縮的尾輪起落架,纖細的機身提供了飛行員和後炮手一前一後的封閉式座艙,武器裝備包括:機腹處一門20毫米Ho-3型加農炮、機鼻上兩挺前向射擊的7.7毫米89型機槍、以及後部有靈活安裝的7.7毫米89型機槍。第一架原型機於1939年1月首飛,但是試飛的結果令人失望,手動收放起落架不可靠,發動機無法產生額定功率,大型的發動機短艙造成了太大的阻力。第二架原型機配備了更合適的整流罩和螺旋槳轂蓋。第三架原型機有了重大改進,具有了彎曲的橢圓形機身、橢圓形機翼和機尾,配備了向發動機提供冷卻空氣的管道式旋轉器,安裝了電動起落架,阻力明顯減小,但最大速度僅為每小時480公里,並且有失速的趨勢。由於遇到了如此多的困難,並且對這種型別的飛機沒有迫切的需求,陸軍暫停了進一步的飛行試驗,剩下的6架原型機的設計也只完成了一部分。

1940年4月,川崎公司決定將一些現有的Ki-45原型機進行實驗性改進,採用了經過驗證的帶有單級增壓器的中島Ha-25型14缸雙列徑向發動機,由於Ha-25型發動機的直徑小於之前的Ha-20b型,從而能夠使用NACA整流罩和較小的螺旋槳旋轉器,發動機短艙更小並安裝在機翼較低的位置,油箱容量更大,機身更窄,尾翼表面經過了重新設計,而機翼的直徑和表面積更大。試飛是成功的,在3500米高度時達到了520公里的最大時速。然後對其他5架原型機也進行了類似的改裝,另外又製造了2架飛機,型號命名為Ki-45 KAI。

1940年10月,川崎公司用805 kW的三菱Ha-102型徑向發動機取代了Ha-25型發動機,武雄土井重新設計了機身、機尾、機翼和發動機短艙,生產了兩架原型機和12架預生產飛機,新飛機經過測試後被陸軍航空部接受,陸軍正式命名為“2型兩座式戰鬥機”,定型為Ki-45-KAIa。1942年1月開始生產Ki-45-KAIa型,武器裝備包括:機鼻上兩挺12.7毫米Ho-103型機槍、機腹處一門20毫米Ho-3型加農炮、後炮手操作一挺安裝在靈活安裝架上的7.9毫米98型機槍,量產飛機的機身和機翼為直輪廓,用反射式瞄準鏡代替了以前的伸縮式瞄準鏡。Ki-45-KAIa型在6000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為540公里,爬升速度為每分鐘701米,服務上限約為10000米,翼展為15.02米,機身長度為10.6米,飛機高度為3.7米,機翼面積為32平方米,滿載重量為5276公斤。

Ki-45-KAIa型

Ki-45 KAIa型於1942年8月開始在第5方面軍、第16方面軍和第21方面軍服役,被賦予了綽號“屠龍者”。Ki-45 KAIa型最初用於轟炸機攔截,飛行員只有確定自己會擊中敵機時才使用20毫米機炮,因為機炮只有100發子彈,後炮手通過射擊來消滅飛機尾部的敵人,瞄準敵機飛行員或敵機引擎,因為那通常是大多數飛機上最薄弱的部位,如果追擊的敵機是雙翼飛機,則瞄準非常脆弱的機翼。Ki-45 KAIa型的首次戰鬥是對中國桂林市的襲擊,然而遭遇了“飛虎隊”的美國志願者飛行員駕駛的P-40“戰鷹”戰鬥機,此次戰鬥證明了Ki-45的速度與機動性無法與P-40相提並論。1942年9月,Ki-45戰鬥機在河內再次遭遇P-40戰鬥機,再次的失敗使得日本陸軍航空部認定Ki-45戰鬥機無法與單引擎單座戰鬥機進行空鬥。

川崎公司接下來生產了Ki-45 KAIb型,專門為攻擊地面目標而設計,特別是對付美國魚雷艇。武器裝備包括:機腹處改為一門37毫米97型加農炮、機鼻上改為安裝了一門20毫米Ho-3型加農炮,後炮手仍然使用7.9毫米98型機槍。機身長度為11.1米,滿載重量為5500公斤。由於無法為37毫米加農炮配備裝甲穿甲彈,因此Ki-45的對地攻擊作用微乎其微,同時手動裝填彈藥通常意味著每次射擊只能發射兩發子彈,而其20毫米加農炮則為空中“狗鬥”提供了一定的靈活性。Ki-45-KAIa型戰鬥機和Ki-45 KAIb型戰鬥機在許多戰區進行了作戰飛行,它們在新幾內亞戰區給美國機動魚雷艇造成了嚴重損失。

當B-24“解放者”轟炸機被用於夜間襲擊日本基地時,Ki-45 KAIb型戰鬥機的37毫米加農炮在擊落B-24轟炸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因此川崎公司迅速開發了“屠龍者”的夜間戰鬥機版本Ki-45 KAIc型,這個型號被盟軍稱為“尼克”。事實證明,這一舉動非常成功,不僅使Ki-45戰鬥機獲得“夜間狩獵”的聲譽,還成為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的殺手。

Ki-45 KAIc型保留了Ki-45 KAIb型的兩個805kW三菱Ha-102型徑向發動機,航程為2000公里,在6.12分鐘內爬升至5000 米高度,服務極限高度為10000米,機鼻上安裝了探照燈。武器裝備包括:在中央機身上有兩門傾斜30°安裝的20毫米Ho-5型加農炮,可發射100發子彈;機腹處一門37毫米Ho-203型自動加農炮,可發射15發炮彈;在背面炮塔上有一挺7.9毫米98型機槍,帶有1050發子彈;在機翼下的架子上可攜帶兩個250公斤炸彈。原本打算去掉機鼻上的加農炮,將機載雷達安裝在機鼻上,生產困難嚴重拖延了雷達裝置,儘管戰爭結束前不久,一架飛機加裝了釐米波雷達試飛,但雷達裝置最終並未投入使用。Ki-45 KAIc型的生產於1944年3月在川崎公司的明石工廠開始,自1944年4月至1944年12月,共生產了477架。在1944年,Ki-45 KAIc型戰鬥機是日本唯一的陸軍夜間戰鬥機。到1944年12月時,Ki-45雙引擎戰鬥機的各個系列的總生產量為1701架,其中包括Ki-45原型機和評估機。

Ki-45 KAIc型

Ki-45 KAIc型戰鬥機機頭處的37毫米加農炮

轟炸機的下方是防禦能力最弱的地方,這使得Ki-45 KAIc型戰鬥機的攻擊成為可能,Ki-45 KAIc型常常利用機身上的兩門斜向上的20毫米機炮從下方攻擊B-24轟炸機,但是缺乏雷達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Ki-45 KAIc型戰鬥機機身上的20毫米加農炮

Ki-45 KAIc型戰鬥機的火力威力驚人,其最大優勢是可以用作反轟炸機任務。37毫米加農炮的確能輕鬆地擊落轟炸機,但需要很高的精確度和領先優勢,由於只能攜帶15發炮彈,因此射擊位置至關重要,炮彈本身在空中的飛行速度也相當慢,所以很難擊中快速移動的敵方戰鬥機。但這樣的重型武器配置卻可以有效抵抗B-29重型轟炸機,最初的對抗始於1944年6月B-29轟炸機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襲擊時。

Ki-45戰鬥機與B-29轟炸機在尺寸大小上的比較

上圖給出了Ki-45戰鬥機與B-29轟炸機在尺寸大小上的比較,B-29轟炸機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防禦性武器,沿著機身分佈著10挺12.7毫米機槍,機尾裝有一門強大的20毫米加農炮,B-29幾乎沒有盲區,可以覆蓋所有可能的攻擊方向,向下和向後方可以從三個觀察站看到一架敵方戰鬥機,並以6挺12.7毫米機槍和一門20毫米加農炮向其開火,而這些大型轟炸機的編隊比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編隊更緊湊,如果一架轟炸機開火,很可能其他幾架轟炸機會向同一目標開火。幾乎沒有比“超級空中堡壘”更難擊敗的目標了,許多攻擊B-29轟炸機的日本單引擎戰鬥機損失慘重,在日本其他戰鬥機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對於這一艱鉅的任務,Ki-45戰鬥機具有一些非常適合對抗B-29轟炸機的技能。首先,Ki-45的武器足夠多,特別是37毫米的機炮足以對B-29的四引擎造成嚴重損害;其次Ki-45堅固的結構和自密封油箱也能抵擋一部分B-29的射擊;最重要的是Ki-45的雙引擎設計使得其能夠攀升至B-29飛行的高度上進行作戰,B-29通常在8200米至9750米之間飛行,在減少負載的情況下可飛行至10200米,而日本其他的戰鬥機為了攀升至這樣的高度作戰,就要設法將武器或燃料拋棄以減輕重量,同時發動機在這樣的高度可能還會出現缺氧現象,Ki-45卻能在不損失太多的機動性和飛行能力的情況下在這樣的高度上作戰,因此它成為日本對抗B-29的主要手段,為此專門成立了特殊的進攻組織。

1945年,一架B-29在日本被一架Ki-45襲擊後冒煙

對於重型戰鬥機來說,Ki-45儘管有兩個引擎,但它並沒有太多的裝甲保護,只有飛行員座椅後面裝有16.5毫米的裝甲和機鼻裝有37毫米的裝甲,後炮手和引擎都沒有受到保護。Ki-45的飛行員一旦發現飛機被敵軍追擊,他只能向編隊內的其他飛機尋求幫助。可見攔截B-29轟炸機編隊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是Ki-45戰鬥機的飛行員們仍然找到了攻擊B-29轟炸機的戰術。

教官給Ki-45的飛行員們講解攔截B-29的戰術

在對B-29轟炸機的常規攔截中最成功的“屠龍”戰術之一是由第4戰隊的大尉樫出勇提出的。大尉樫出勇是日本陸軍飛行員和飛行高手,以戰勝B-29轟炸機的次數最多而聞名,他被稱為“B-29的殺手之王”。他聲稱擊落了26架B-29重型轟炸機,後來7架得到證實。他的戰術是:在距B-29轟炸機編隊1000米處開始,從正面和上方進行攻擊,為了確保自己的37毫米加農炮能夠準確擊中,樫出勇建議依靠速度和經驗,直到距離目標100米以內時才開火,可以閉眼數到10,在計數結束時距目標大概200米,然後在將瞄準具調整約200至150米後,飛行員全油門衝向B-29,直到他可以射擊為止,最後全速俯衝逃脫。從取得的成果來看,樫出勇的方法是成功的,但是這對飛行員的生命來說是同樣危險的方法,實際上不能確保成功,只有經驗豐富或技術卓越的飛行員才能以這種方式攻擊B-29,或許還能毫髮無損地返回基地。Ki-45戰鬥機的飛行員依靠這種“屠龍”戰術在1945年1月和4月創下了最佳表現,這兩個月分別擊落了13架B-29重型轟炸機。

1945年3月,美國對日本的轟炸行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就是對日本城市的夜間猛烈襲擊。大量的Ki-45戰鬥機被用於夜間攔截B-29轟炸機,B-29為了攜帶最多的轟炸裝備而卸掉了防禦性武器,並且以較低的高度和速度飛行,這有助於夜間戰鬥機攔截它們。夜間攔截轟炸機是一項絕望而艱鉅的任務,對於夜間戰鬥機飛行員而言,他們面對著茫茫的夜空,到處都是數十架或數百架的轟炸機編隊,而且一旦使用火力將使飛行員暫時性失明,如果轟炸機通過,它們將殺死自己的同胞並摧毀城市。儘管沒有雷達系統,夜間狩獵的Ki-45 KAIc型戰鬥機仍然表現出色,它們通過相當有效的偵聽美軍無線電傳輸系統、觀察員和偵察飛機的報告、不發達的雷達警報網路的引導、機鼻上的探照燈、以及陸軍探照部隊的配合等等方式獲取B-29轟炸機的位置,從而在B-29下方發動攻擊。這種攻擊取得了一些顯著成就,B-29轟炸機將Ki-45 KAIc型戰鬥機視作日本夜空中最大的潛在威脅。

隨著戰爭的持續發展,日本逐漸失去了在各個戰區的空中優勢,日本製止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本土的唯一希望是給B-29造成無法接受的損失。由於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每架價值大約60萬美元,相當於大約三架B-17轟炸機或B-24轟炸機的成本,外加寶貴的機組人員。日本軍方比較了Ki-45戰鬥機與B-29轟炸機之間一對一的價值比,提出了用“自殺式空中撞擊”的方式來摧毀B-29的戰術,確實取得了效果,但這種戰術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技術水平不足和組織架構的失敗。

直到1945年5月美國護航戰鬥機開始為B-29轟炸機護航為止,Ki-45戰鬥機才結束了自己的戰鬥機使命。在與B-29轟炸機戰鬥的15個月中,Ki-45戰鬥機擊落了74架B-29,僅佔B-29出動架次的0.24%。

接近戰爭尾聲時,Ki-45戰鬥機用於神風敢死隊襲擊中,1945年4月2日2架Ki-45戰鬥機在沖繩附近撞擊了“迪克森”號運輸船,最終導致船長和54名船員的死亡。

與其他國家的重型戰鬥機不同,Ki-45戰鬥機平衡了機動性、速度和武器裝備之間的關係,所以對於重型戰鬥機而言,Ki-45的機動性和爬升率效能很好,它的主要缺點集中在發動機效能不佳、飛行員視野較差、武器彈藥不足等方面。儘管人們今天記得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裡轟炸了日本,但在1944年的早期行動中它遭遇了Ki-45戰鬥機這個殺手的頑強抵抗。

最新評論
  • 1 #

    這個文章是典型的譯文,而且作者還懶得加工那種。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國產航母命名“湖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