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將各類新武器引入戰場,也由此“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第一次開始引起各國注意。到1914年底,英國報告了相當數量計程車兵,表現出身體創傷性腦損傷的症狀,如頭暈、健忘症、對噪音過敏、恐懼以及各種所謂的轉換綜合症,如無法行走、顫抖、沉默。但沒有任何身體受傷的跡象。它被認為是由大腦內部損傷造成的,比如血管破裂,但是士兵的頭骨和面板完好無損。這些士兵的共同點就是離爆炸點較近。因此,該綜合症也被被命名為“炮彈休克”症和彈震,當然那時主要被認定為是一種物理損傷,說白了就是被炮彈衝擊波炸出的腦損傷,而不是現在主旨的心理創傷。
現在這個標籤變得非常流行,開始被廣泛使用,儘管它的定義並不精確。但是自1980年以來,任何型別的情感創傷都被歸入“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範疇。不過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有的醫生很快就區分了由身體和精神傷害引起的應激障礙,並在其中加上了“W”或“S”。但是後者不被視為真正的傷病,也沒有得到任何治療。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彈震在德國也廣為人知。他們被稱為“戰慄者”或“戰爭神經病”。這些士兵被理解為意志薄弱、體質缺陷的後果,而不是戰鬥創傷的結果。當時德國精神科醫生強烈反對向受創傷的退伍軍人提供任何形式的福利或報酬,有30萬名退伍軍人接受了這種待遇。可見當時還沒有發現,精神創傷比肉體創傷更加可怕。這也從另一面體現了戰爭的可怕,有如此多計程車兵換上了這種症狀。
當時還有一種背後捅刀子的理論也比較可恨,勇敢的人死在戰壕裡,只有虛弱的人活了下來,因為他們是懦夫。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精神病學家對這些症狀進行了治療。把士兵們剝得精光,想要透過更大的恐懼克服恐懼,或者對其私處進行電擊。
到了納粹掌權時,受過創傷的老兵更是被視為廢物。他們再也沒有受到任何優待,一些一戰老兵被貼上“生命不值得活下去”的標籤,最終被毒死。一個為了自己國家而戰計程車兵,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被殘忍地虐待,也印證了納粹必亡的結果。
在二戰前夕,德國軍隊對此有了準備,但令所有專家驚訝的是,戰爭期間被炮彈震傷而患症的數量非常低。這些症狀變成了心身症狀,比如胃病。這種變化的原因是戰爭性質的變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中,應對猛烈炮擊的方式是有限的。士兵有三種方式來應對巨大的壓力或生命威脅,戰鬥,逃跑或裝死。士兵們既不能自衛,也不能逃跑,只能裝死。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運動的戰爭,快速的行動,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反應,治療方式也開始變得“文明”起來。
二戰士兵的治療方式通常有三種辦法應對不同程度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最為常見的就是讓士兵離開前線,在後方休息一段時間。第二階段是給他注射鎮定劑和軟性醫療。第三階段是精神病治療,這裡主要是指電擊。還有一些“無可救藥”者通常被歸類為非醫療病例,最終被關進集中營和戰俘享受同樣待遇。
現在戰爭導致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多為精神情感方面,士兵在戰鬥中遭遇的各種情況和場面更為複雜,情況較為嚴重的透過長期心理干預仍不能康復。美軍士兵尤為嚴重,患上這種疾病後他們行為怪異, 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瘋瘋癲癲,有的進行心理治療後仍然舉槍自殺。自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退役士兵的自殺率仍然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