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盒子炮”官方稱毛瑟軍用手槍或“毛瑟M1896手槍”。20世紀上半葉,其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手槍所不能比擬的。無論是20年代的軍閥混戰,30年代的黑幫火拼還是40年代的抗日衛國,總有這款手槍的身影,在民間還有一串響亮的綽號如“自來得”、“匣子槍”、“快慢機”等。

“盒子炮”產自德國,確實是毛瑟兵工廠出品,但需要特別說明:不要看到毛瑟二字就認為是槍械大師威廉.毛瑟的作品,其實它是就職於毛瑟兵工廠的費德勒兄弟在工作閒暇時間設計的。

據《抗戰機密檔案》一書載:“一直到1939年盒子炮停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正式採用盒子炮作為制式手槍。盒子炮持續生產40年,毛瑟廠大約生產100萬支各型盒子炮,其中至少有一半賣到了中國。”

盒子炮最大的問題是價格昂貴。盒子炮是否參加辛亥革命,目前尚無確切記載。最早的記錄是1912年中國北洋政府陸軍部向德國採購200支,每把售價高達足銀58兩。當時歐美一般軍用手槍價格也就幾美元,盒子炮高達25美元(約合現在1000美元,約7000人民幣)目前一把AK突擊步槍也就2000人民幣左右,貴的離譜,所以根本沒有哪個國家能裝備得起。

德國曾經對這款手槍很感興趣,採購了一小批作為工兵、炮兵等特種兵的自衛武器,後來就沒有後來了,這麼貴德國也受不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富裕的列強因價格太高不予採購,貧窮的中國反而成為最大的買家呢?圖片中國軍女兵也裝備了盒子炮。

長期以來國內普遍認為是當時歐美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產生的結果。1921年,美、法、日、中、意等國代表在美國召開“華盛頓會議”,會議除了限制各國海軍軍備外,也決議對軍閥混戰中的中國禁運武器。由於手槍不在禁運之列,而盒子炮和其他手槍相比具有威力大、裝彈多、可連發(裝上木質槍匣可以當衝鋒槍用),因此大受軍閥喜愛。

這是這樣嗎?答案是:錯!完全不符合實情。武器禁運確有其事,但從未有人認真執行過。當時,各方軍閥愛買什麼就買什麼,買整個兵工程,炮廠都可以,還講什麼只能買手槍?禁運唯一的結果就是,各國多少有點遮遮掩掩,賣給中國的軍火貴了不少。

所以,根本不關禁運什麼事。就像郭德綱在相聲裡調侃的,貴的東西除了貴沒別的毛病,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剩下都是毛病。毛瑟手槍就是貴但是沒有毛病。

綜合看有以下幾個優點:1.外形威猛,屬於大型手槍,讓人看了直覺上就認為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要不然怎麼叫“炮”而不是槍。圖中,我軍游擊隊員手持毛瑟手槍,故意顯露在外,臉上滿是自信。

2.載彈量大。普通彈夾裝10發,而一般手槍只能裝7發或8發。有長彈夾可裝20發,火力持續性強。圖中李雲龍左手持的就是20響盒子炮。

3.木質槍匣可以作為槍托加裝到握柄上,這個時候可以做微型衝鋒槍使用。圖中國軍士兵就是這樣做的,日軍由於沒有衝鋒槍,其實近戰很怕盒子炮。

盒子炮並不完美,也有不上缺點,比如體積大,重量大,後座力大,圓柱形握把射擊時容易滑。圖中國軍指揮官正在使用盒子炮,如果是基層軍官作為戰鬥手槍沒有問題,如果是中高層軍官則太大太重,很多場合不適宜佩戴。

盒子炮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槍口跳動嚴重,子彈會越打越往上走。還有該槍拋射彈殼是直上直下,容易打到臉,圖中國軍士兵如果這個姿勢開槍,彈殼就會被彈到臉上或者落下來燙到手。

中國人發明了橫握射擊法,這樣彈殼就能橫向丟擲,同時連發射擊時後坐力有助於子彈形成扇形攻擊,對付群體敵人尤其適用。基本戰術是,雙手各持一支盒子炮,左手槍調成連發,一照面橫握掃射,壓制敵人,右手槍調成單發,逐個點殺敵人。圖中是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當時的電影是很講究的,有戰鬥英雄作指導,請看其橫握的持槍方式,還有其右手槍磨掉了準心,為的是拔槍時不會掛到腰帶提高首發速度,一切都是按照實戰來的。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印度軍隊真的不堪一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