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解一二戰歷史的軍事愛好者們,一定都對德國軍隊的鋼盔有著深刻的印象:深深的盔裙、對頭部合理的覆蓋面積,成為這類鋼盔最顯著的特徵。
▲M35鋼盔幾乎就是二戰德軍的象徵
作為德國軍隊的象徵,它稱得上是對暴力美學的完美體現。作為前線士兵的保護神,這款鋼盔的外形令人難忘:它曾是邪惡力量的化身,也曾成為反法西斯國家用來抵禦外來侵略的鋼鐵之盾。
由於德國鋼盔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夕與中國結緣,現在它更是成為國內軍事愛好者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二戰結束後,德國鋼盔又以超乎尋常的魅力對今天的許多事物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其外形不僅被戰後許多國家所模仿,還成為好萊塢諸多影視作品的靈感來源。
說到德國鋼盔,就不得不提到德國的尖頂頭盔。作為明顯帶有普魯士遺風的古典裝備,M1915型頭盔在一戰爆發後就已落後時代,併成為德國陸軍中裝備的最後一種尖頂頭盔。
華而不實的尖頂頭盔,讓那些在彈雨中穿梭的士兵時刻暴露在危險之中。隨著法國和英國相繼為本國軍隊配發鋼盔,為前線士兵研製一種能夠真正有效保護頭部安全的鋼盔,成了德國的當務之急。
面對這樣的情況,多種設計方案一時湧現出來,其中不乏帶有中世紀頭盔特點的樣盔出現。經過廣泛的試驗,德國人最終發現,採用煤鬥造型的鋼盔能夠對士兵的頭部與頸部提供最佳保護,側後面的褲裙幾乎能將人頭部的側後面全部保護起來。
1916年2月,這種外形酷似“倒扣著的煤鬥”的新鋼盔,被少量配發給凡爾登戰役前線的德軍部隊試用。結果表明,佩戴這種鋼盔的士兵頭部得到了有效保護。
▲相較於華麗的尖頂頭盔,M16鋼盔 既實用又具現代氣息
由於試用反應良好,M16鋼盔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在之後的幾個月內,就替換掉了西線德軍的尖頂頭盔。到索姆河戰役後期,M16鋼盔幾乎已是德國步兵的標配,而東線德軍最晚也於1917年中期以前換裝完畢。
M16鋼盔兩側有兩個大接頭,其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作為鋼盔的通氣孔,二是作為前部附加裝甲的支點。針對當時塹壕戰的作戰特點,德軍專門為重機槍手和狙擊手配發了這種附件,士兵利用這個接頭就能將前額裝甲披掛在鋼盔前部。
一戰後期,德國又對M16鋼盔進行了小幅改動(主要是簡化生產),相繼又出現了M17與M18兩型。不過,這三種鋼盔在外觀上並沒有什麼顯著的不同,其差別主要在內部襯墊等部位。
毫不誇張地講,M16鋼盔開創了現代鋼盔設計的新紀元。相比同時期的法國M1915“亞德里安”和英國MkI“湯米”等鋼盔,其在實用性等方面優勢明顯。
一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的武裝力量主要使用的是一戰遺留下來的鋼盔。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包括M16/17/18和M18“剪耳”等鋼盔一直是德國軍隊使用的主要盔型。
▲頭戴M18型與M18“剪耳”型鋼盔參加 國內治安行動的德國軍人
不過,M16系列鋼盔雖然設計合理,但依舊存在佩戴不夠舒適、重量大等問題。而隨著一戰舊鋼盔的日益老化,德國軍隊也確實需要一種M16鋼盔的替代品。
1934年,德國開始了新鋼盔的設計,這種新產品是在一戰鋼盔外形基礎上的優化改良的結果。相比一戰的M16/17/18型,新鋼盔的結構要更為緊湊,重量也更輕。1935年7月,德國正式將其定型為M35型。
不過,M35鋼盔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配發給德軍的作戰部隊,首批新鋼盔到1936年才配發到德軍士兵的手中,而大規模換裝則是從1937年才開始的,這是為什麼呢?
造成換裝延誤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國外訂單,二戰爆發前,德國生產的M35鋼盔主要用於出口,其中最大的買家就是中國和西班牙。
不過,用於出口的M35鋼盔並沒有採用更舒適的M1931型襯墊,但除此以外,出口型和德軍自用型也基本相當。
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先後從德國引進了31.5萬頂M35鋼盔,這批鋼盔被優先配發給了當時中國最精銳的幾個調整師(即所謂的德械師)和獨立炮兵部隊,而這些造型前衛的德國鋼盔一時成為這支落後軍隊最耀眼的名片。
▲淞滬會戰期間由外國人拍攝的中國守軍 (注意此時中正式步槍還未普及)
“買家”東西不夠用,“賣家”同樣也缺貨。從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到1938年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戰鋼盔還是德軍的主要裝備。到1939年入侵波蘭時,德軍中還有不少單位佩戴著一戰時的M18鋼盔參戰。
▲蘇芬戰爭中佩戴德國一戰鋼盔的芬軍 (注意鋼盔兩側突出的“小犄角”)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除中國和西班牙外,德國鋼盔還出口到了包括芬蘭、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多個國家。其中芬蘭在1939年的蘇芬戰爭中,也使用過德國鋼盔,後期包括老式的一戰M16系列和全新的M35系列。
裝備的變化是對戰爭形勢變化的直接反應,德國鋼盔在二戰期間表現得尤其明顯。1940年3月,伴隨著製造工序的修改,M40型鋼盔出現。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縮短生產時間,原先在M35鋼盔上存在的嵌入式透氣孔消失了。
隨著戰爭的進行,最後一次改良出現在1942年7月,與其說是改良,倒不如說是德國鋼盔在製造工藝上的全面倒退。應當時德軍最高統帥部的要求,M35鋼盔上的卷邊工藝被廢止。生產廠直接跳過了卷邊這道工序,得到的產物就是邊緣鋒利的M42型鋼盔。
隨著早期鋼盔在戰場上的大量損耗,M35與M40鋼盔的數量在戰爭期間迅速減少,而做工拙劣卻易於生產的M42鋼盔成為了戰爭後期德軍最常見的盔型,而戰後多數收藏家所留存的德國鋼盔也多以這一型號為主。
到此為止,關於德國鋼盔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不過,煤鬥狀外形的頭盔卻並未隨著二戰的結束而就此消亡。
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杜邦公司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合成纖維——凱夫拉,這種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韌性好、耐高溫和易於加工的優點。更重要的是,其吸收彈片動能的能力是普通尼龍的1.6倍,鋼的2倍,因此具有極高的軍事應用前景。
▲新頭盔採用了凱夫拉材料
隨後,研發小組開始進行詳細的人體測量以確定新頭盔的最佳防彈外形,提高頭部的防護面積,同時注重對不同頭型的適應性與人員佩戴的舒適性。
最終誕生的新頭盔外形低平,在以往鋼盔基礎上增加了護耳並向外側突出,前緣則設計有小帽簷,防護面積擴大到士兵耳頸部位。極具現代的設計在於,突出的護耳可為通訊耳麥的使用提供空間。
▲由於外觀酷似德盔,PASGT一經亮相 就被美軍非正式地稱作“德國佬”
1977年,美軍對外展示了全新的PASGT(Personnel Armor System for Ground Troops)頭盔。事實上,PASGT並非是頭盔的名稱,而是包括頭盔、防彈衣在內的單兵防護系統的統稱。
無獨有偶,同年5月,美國好萊塢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正式上映,從片中反派達斯·維達的頭盔中,人們依然能夠找到德國鋼盔的影子,這種外形特徵也成為該片用來表現黑暗力量的靈感來源之一。
不過,美軍的PASGT頭盔一經亮相,其外形輪廓就被一些人指責太像納粹鋼盔,為此,納迪克研究實驗室的設計人員解釋稱,新頭盔與M35鋼盔的外形都是設計人員依據戰場頭部創傷概率和科學的人體測量資料確定的,並不存在仿效的問題。
換句話說,要想得到一頂設計合理的頭盔,似乎也只能設計成這個樣子。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當年的M35鋼盔確實是一代經典。事實上,PASGT頭盔的外形,更像是將M1與M35鋼盔揉在了一起,各自的優點也得到了繼承。
▲研發人員將新頭盔與德國鋼盔進行比對
即便如此,當PASGT頭盔配發後,美軍士兵還是為它起了一個外號——“德國佬”。不過,在體驗了PASGT頭盔的舒適性和極好的防彈效能之後,所有的士兵都將其視為最重要的防護裝具。
由於頭盔採用了凱夫拉材料,其防彈效能可以達到美國ⅢA級防彈標準。這已經是軟質防彈衣的最高防護水平,足以抵禦一般手槍彈的射擊。
▲入侵格瑞那達是PASGT頭盔的戰場首秀
1983年,在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的軍事行動中,PASGT頭盔首次參加實戰。行動期間,還發生了一起特別案例:一頂PASGT頭盔擋住了敵軍AK-47突擊步槍射出的子彈。
不過,之所以稱其為特例,就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該頭盔並不能抵擋步槍彈的直接攻擊(當時不排除是戰場流彈所致)。無論是何原因,這頂“擋住了步槍彈”的頭盔還是被陳列在了美軍第82空降師的博物館中。
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PASGT頭盔成為了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美軍的標誌。與此同時,其它國家也相繼採用了與之類似的防護頭盔。
▲煤鬥外形至今依舊存在
現在,美軍的PASGT頭盔已逐漸被更新的MICH、ACH和LWH頭盔所取代,各國軍隊也在根據本國軍人的特點量身打造理想的單兵裝具與保護系統。雖然這些頭盔在細節上各有不同,但其中不變的卻是那自1916年就誕生的經典煤鬥外形。
▲德盔遺風外露的智利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