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印度陸軍總司令克勞德·奧欣萊克爵士曾說過:

“沒有印度軍隊參戰,英國人將不可能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在歐洲大陸爆發的戰爭,以德意志帝國為首的同盟國以裴迪南大公夫婦被刺為藉口向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宣戰,主要戰場是在歐洲、中東、地中海地區和非洲等地,亞洲部分的戰爭也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日本等地區,從總體上來看,這場戰爭好像和我們的鄰居印度沒什麼關係,但你不知道的是,在一戰中印度曾有超過百萬的軍隊在各大戰場服役,不過這一段歷史連印度人自己都不願意提起,這是為什麼呢?

一戰中的歐洲士兵

看似這場大戰跟印度毫無關係,實際上印度人卻以“遠征軍”的形式參與其中,當然了,這也並非印度人閒的沒事幹,跑到歐洲去打仗,他們當時從屬於英國,屬於英國人的殖民地,主子打仗,僕人哪敢怠慢,況且當時的英國在戰前動員時給印度人畫了一個很大的“餅”,讓印度從高層到平民都心甘情願的為英國人戰鬥到底,不過到了最後還是被擺了一道。

印度人蔘加戰爭的理由

1914年,一戰爆發,此時的印度國內正處在一個非常動盪的狀態之下,國民要求獨立自治的呼聲越來越高,大量民族主義者非常支援這場戰爭,在他們看來,這場戰爭將會促使印度從英國人手裡得到更多的籌碼,以實現印度的獨立、自治。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戰爭使得印度的經濟和政治情況不斷惡化,大量的徵兵使得勞動力驟減、為支援英國人實行的高稅收政策讓百姓苦不堪言、物價飛漲、災民遍地,而且各地的革命活動不斷,甚至有一部分革命被德國人利用,他們曾花費了大量金錢和時間來策劃印度對英國的反抗活動,德國人認為把英屬印度搞亂,英國的實力必然大大受損,這對德國是非常有利的。

印度獨立領袖甘地

不過,讓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印度人雖然希望獨立,但對於英國人的“感情”著實不錯,他們要求的自治是希望得到英國人的認可,而不是推翻英國人的統治,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盡印度一切所能來幫助英國,才可以贏得自治的機會(這個想法果然有點奴性)。

於是印度人開始下決心幫助英國人,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獨立和自治,而且在這一過程中英國人也做出了相應的承諾,這就更加堅定了印度人全心全意的為英國提供一切幫助的想法,當然了,作為被殖民的印度,說不幫也是不可能的。

印度軍官被英國高層接見

印度的“幫助”是全方位的,包括派出軍隊、供給物資、提供資金等等。

派遣的軍隊數量

一戰期間印度一共向海外派出了七支遠征部隊(實際上沒有遠征軍的正式的番號,大多數都為英國人在印度高薪招募的人員)。

第一遠征軍:約為15萬人,主要戰鬥區域為法國和比利時,參與的主要戰役包括索姆河之戰、巴佔廷戰役、弗勒斯之戰,坎布里戰役等,陣亡人數大約在9000-10000人左右。

第二遠征軍:約為1萬人,應英屬東非請求出兵,作戰區域為東非一帶,參加的主要戰役為坦加戰役,戰鬥損失約為4200人左右。

第三遠征軍:派往東非的第二支印度部隊,人數大約4000人,參加的戰鬥為乞力馬紮羅之戰,戰鬥中遭到德國軍隊偷襲,損失慘重。

第四遠征軍:印度規模最為龐大的遠征軍,人數大約在40萬左右,主要戰鬥就是米索不達米亞戰役,前後歷經四年,其中約有3.8萬人陣亡。

第五遠征軍:由印度第10師和第11師組成,主要負責保衛蘇伊士運河,1917年之後兩個師被先後解散。

第六遠征軍:1915年由印度第29旅和第10師部分人員組成,共計1.6萬人,參加了加里波利戰役,戰役期間共有1600多人陣亡。

第七遠征軍:其餘各個戰場未被統計的軍隊及輔助人員。

援助的物資

印度在整個戰爭期間向英國政府提供了18萬隻/頭馬匹、牛、駱駝、騾子等、37萬噸的飼料、黃麻、22萬噸大米、13萬噸麵粉、3.5萬噸糖、60萬噸木材等大量物資。

資金:印度大約向英國人提供了1.46億英鎊的資金援助,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相當於140億美元左右。

除了這些印度國內還為英國人生產包括服裝、坦克、裝甲車、槍支等在內的各型戰爭用具和武器。

印度騎兵部隊

士兵的戰場表現

這些印度軍隊,與其說是軍隊,倒不如說是被英國花錢招募來的臨時工更加確切些,印度長期被英國殖民,下層民眾的生活狀態可想而知,而英國人為了擴大兵員,本國招不到兵就來印度招,許諾高額的報酬,約為50盧比/月,應徵者自然不計其數,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如此龐大的印度軍團出現在一戰戰場上的原因了,“餬口啊,大哥!”,而且印度當時的政府也鼓勵民眾參與英國的招募。

這樣的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就可想而知了,當然也有“勇猛”的戰士,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印度士兵都屬於低種姓階層,全文盲配置,宗教信仰不一,進入戰場後不熟悉武器裝備、不適應當地氣候、語言不通、士氣普遍低落,抱著打工的心態來參加戰鬥,能打我就打一下,打不了就跑,紀律極為鬆散、毫無鬥志,戰鬥情緒完全由英國人決定,英國人打勝了,印軍士氣倍增,輸了,跑的比誰都快,而且在一戰的戰場上印度士兵被用作苦力的時候比較多。

雖然名義上是來幫助英國人打仗的,但是其在戰場上受到的待遇始終低人一等的,印度軍隊的高階軍官在英國人面前完全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士兵被限制進入英國的城鎮,戰地醫院也被區別使用等等。

印度的損失情況

印度“派出”了數量龐大的軍隊,這些來自旁遮普邦、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比哈爾邦等地區的近130萬穆斯林、錫克教和印度教男子“自願”參加了印度遠征軍,在西部前線、東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加利波利參與戰鬥,其中約有7.4萬人陣亡,6.5萬人受傷,大約1萬人失蹤,另有約98名印度護士被打死。

獲得的利益

在這些參戰士兵當中有11人因其傑出的表現贏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戰後,儘管印度是英國的一部分,且缺乏足夠的政治自主權,但印度還是無條件地獲得了國際聯盟的原始成員資格。

“印度帝國的熱情援助完全征服了英國”

The Indian empire has overwhelmed the British nation by the completeness and unanimity of its enthusiastic aid.

英國人從印度籌得人和錢,以及大量的戰略物資、金錢和武器彈藥,保證了英國的戰爭資源得以長時間維持而不至於枯竭,不過戰爭結束之後英國人“果斷”的違背了曾承諾過的諾言。

印度士兵在戰場

英國對印度沒有實行自治,而是強制實行了羅拉特法案,該法案賦予總督政府非凡的權力,通過強制手段,無須審判就可以拘留政治人士,在沒有逮捕證的情況下可以逮捕任何涉嫌叛國的人,以此來鎮壓“煽動叛亂”的破壞分子,公眾對這項法案強烈不滿,曾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但是被無情地鎮壓了。

由此引發了1919年4月的加連瓦拉園大屠殺,當時Reginald Dyer准將命令他的部隊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向1.5萬名手無寸鐵的男人、婦女和兒童開火,就因為他們舉行了和平示威活動,這次衝突造成1499人死亡,1137人受傷。

由於英國的背信棄義,原本以為印度可以戰爭之後獲得獨立的人民大失所望,不少民族主義者認為,這個國家沒必要感謝那些出征的士兵,他們只是到國外去為他們的主人服務而已,在外國戰爭中因殖民統治者的命令而喪失生命,這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殲敵者號幾近癱瘓,印度要當有聲有色大國,再次租借俄羅斯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