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美軍前情報官員在蘭德公司網站發表的挑動越南對抗中國的原文截圖

2019年下半年發生在南海腹地的“萬安灘對峙”事件以越南首先撤離鑽井平臺,隨後中國撤回海洋地質8號勘探船及其護航船隻而宣告結束。此次事件持續時間超過四個月,涉及海洋權益糾紛、準軍事力量對峙以及外交博弈等,較為直觀體現了中國與其他南海當事國之間的互動方式。中國在維護南海穩定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手段,以鬥爭方式捍衛了本國主權和經濟權益。

從另一當事方的角度來看,越南延續了2014年“海油981事件”的策略,但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在事件程序中,美國多次通過外交手段拉偏架,但收效甚微。那麼越南策略為什麼失效,國內盛行一種說法——越南加強與美國合作,未來可能“聯美製華”——是否準確呢?易評君將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析,展示當前真實的美越關係。

“萬安灘對峙”和平結束後,美軍前情報官員,現任蘭德公司高階國防分析師的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忍不住發表文章批評越南對華政策“合作得太多,鬥爭得太少”,越南需要在南海問題上進一步鬥爭避免失敗案例重複發生。格羅斯曼稱,越南通過高度精確和細微的方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的國家進行“合作與鬥爭”,來確保其國家利益。在萬安灘事件裡,越南採用了老舊的“合作與鬥爭”策略。

從7月開始,中國派遣海洋地質8號勘探船和海警船在南沙群島日積礁海域進行活動,迴應越南向萬安灘附近增設鑽井平臺。河內首先沉默了近兩個星期,希望中國船隻僅是一次短暫部署,希望落空後越南在接下來兩個月裡不斷提高外交抗議調門,將活躍在南沙的中國勘探船及其護航船隻稱為“入侵者”。

越南的外交“抗議”與美國外交宣告並未改變中方決心,對峙事件從6月持續到了10月。10月15日,越方領導人發表宣告,呼籲為本國發展繼續營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並強調“絕不放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該宣告是事件降溫的前兆,10月中下旬越南派出國防部長參加在北京舉辦的香山論壇,與中國進行第二次北部灣聯合巡邏行動,越南與中國進行了不下40次的接觸希望避免兩國關係受到損害。

格羅斯曼稱,根據他與越南官員進行的溝通得知的訊息,越方原本希望強烈的外交抗議以及美國介入使得中方在十一國慶節之前撤出萬安灘相關海域。越南認為中國可能為了營造安寧的國慶氣氛,顧忌外部的“抗議”。然而,越南不僅低估了中國的決心,也忽視了永暑礁的重要價值以及中國船隻持續存在的能力。回顧整個事件,越南所謂的鬥爭策略除了譴責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舉動。

上圖為中國海警船追蹤越南鑽井平臺衛星圖,下圖為海洋地質8號在中國劃設的油氣區塊勘探作業航跡圖。

分析完越南策略失效的原因後,格羅斯曼建議越南繼續與中國合作的同時,應當考慮把美越關係提升為“戰略伙伴關係”,藉此關係,如果南海再次發生危機,華盛頓對河內的支援可能比口頭表態更多。越南還應繼續深化與東盟、澳洲、日本和印度的國防關係。如果想對中國傳達更為嚴厲的資訊,越南可以加入美印日澳新近組建的“四邊同盟”。除了軍事手段,還有一些較為溫和的“鬥爭”手段,例如越南利用民眾情緒威脅中國在越商業利益,效仿菲律賓發起國際仲裁,利用2020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身份與中國在《南海行為準則》談判中討價還價。總之,這位美軍前情報官員的立場就是挑動越南加強鬥爭,減少對華合作。

格羅斯曼的建議應當說代表了大多數美國鷹派人士的看法。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古老格言推斷出越南倒向美國,在中國國內也相當有市場。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越南在“萬安灘對峙”期間所採取的“合作與鬥爭”並非毫無計劃的短期策略,而是越南“中立、平衡”國防戰略的體現。今年11月25日,越南釋出迄今為止該國第四份國防白皮書,也是十年來越南的首份同類檔案,前三個版本分別出現在1998年、2004年和2009年。在這份由戰略背景,國防政策,越南人民軍(VPA)的發展三部分內容組成的白皮書中,越南再次重申了“不在本國領土上部署外國軍隊;不與外國力量建立軍事同盟;不與一國結盟對抗另一國”的“三不”政策,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不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的表述。

2018年3月,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首次到訪越南峴港。

“三不”政策是越南在冷戰結束後謀求經濟發展和建立多元外交關係目標下的產物,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主動保持中立使越南在處理對中美關係時最大限度保持靈活性,並通過適當的平衡政策來獲得利益最大化。在實踐層面,近年來越南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與美日印等國的軍事合作,並遊說美國解除對其長達40多年的武器禁運,但避免不必要地疏遠中國仍然是越南對外政策的優先目標。

當前,“三不”以及將中美兩國視為“奮鬥目標和合作夥伴”仍然是越南國防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則。加之美國隨意賣隊友的不可靠信譽以及對某些制度的固有偏見帶來的不確定性,使越南決策層和VPA內部普遍存在“美國以及西方仍然謀求和平yanbian推翻越共政權”的思想。因此,越南短期內聯美製華只是一種臆想。

易評君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越南有限的實力是其制定“中立”對外政策的前提。由於可見的,越拉越大的軍事實力差距,使越南在處理南海問題上基本放棄對華使用軍事手段。近年來的政策微調以及行動實踐都證明越南希望藉助外力,通過國際法和國際機構,在保持南海現狀的基礎上儘量多地撈取經濟利益的盤算。至於外力和國際機構是否給力,一方面取決於美國等域外國家願意付出的成本,另一方面取決於中國的意志和能力。

這就是萬安灘對峙背後的國際關係現實。迄今為止,該事件被美國視為區域性問題,而不是全球性問題。日本,澳洲和印度等國家也各自面臨著處理對華關係的複雜現實,不願與越南過分走近而節外生枝,因此此次事件越南相對孤立除了收穫美國的口頭支援,其藉助外力平衡中國的意圖自然落空。當然,對於中國來說,加強自身實力並讓潛在對手看到我們合理運用這種實力之決心是任何時候都不過時的法則。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超級大國愛上小飛機:冷戰時蘇聯大量裝備 現在美國居然也想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