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戰鬥機的鴨翼,主要就是為了提高機動效能。目前世界上經典的鴨翼戰鬥機有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以及我們的殲10等。可以看出,鴨翼這一設計在三代機中還是頗受歡迎的。但到了隱身四代機這裡,除了我們的殲20,其他三款都沒有采用鴨翼設計。

有網友認為,F35和F22以及蘇57沒有選擇鴨翼設計,是因為鴨翼會嚴重破壞四代機的隱身效能。雖然歐洲目前還沒有四代機,但法德合作的五代機方案,也摒棄了鴨翼,更加說明四代機選擇鴨翼是不合適的!鴨翼對隱身效能的影響真有這麼大?其實不然!

F22和F35之所以沒有采用鴨翼設計,是因為美國的戰鬥機設計不僅四代機沒有鴨翼,三代的F15和F16也沒有鴨翼。俄式戰機同樣如此,米格29和蘇27系列也是非鴨翼戰鬥機,這是設計思路和傳統的原因,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有強勁的航空發動機,無需鴨翼來增強機動性。

那麼,鴨翼對四代機隱身效果的影響有多大呢?來看看我們的殲20,殲20是當前唯一使用鴨翼的四代機,在未來也可能是唯一的鴨翼四代機,但殲20的隱身效果,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一款四代機的隱身效能來自於三個方面:整體氣動佈局、隱身塗層和發動機噴嘴紅外隱身處理。一個鴨翼,對整體氣動佈局隱身效果的影響是非常小的。

隱身戰鬥機只在平飛的狀態下才能達到最佳隱身效果,在起降或大幅度機動的時候隱身效果會大打折扣,這就是說,鴨翼破壞隱身性的情況只會出現在隱身機平飛的時候,在起降或作出大幅度機動動作的時候,有沒有鴨翼沒什麼區別。而殲20在平飛狀態下,其鴨翼也幾乎是一個平面,能夠反射雷達訊號的只有正面細平的邊緣和與機體銜接處的縫隙散射。

發現了問題所在,殲20是如何解決的呢?首先,通過殲20的試飛圖片可以看出,殲20鴨翼前緣並未採用與鴨翼主體相同的金屬材料,而是使用了灰色的特殊吸波材料,這種材料本身就具備很好的雷達隱身效果,再加上外面一層隱身塗層,可以說殲20的鴨翼前緣反而是吸波能力最好的地方,完全可以抵消鴨翼前緣帶來的那點受波面。

至於鴨翼與機體銜接處縫隙反射,我們先來看看F22的主機翼。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F22主力翼與機體銜接處同樣有縫隙,並且縫隙比殲20的鴨翼要大的多,因為主力翼本身就比鴨翼大很多,並且這種對縫散射以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是無法取消的,因為不管是主機翼還是鴨翼,都必須保有一定的動態餘量。這也是殲20的鴨翼對隱身效果唯一有影響的地方,但這點縫隙散射與主機翼的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鴨翼對戰機的隱身性影響不能說沒有,但是微乎其微的。相比之下,F22的垂尾和平尾形成的獨特二面角,對隱身性的破壞要遠大於殲20的鴨翼。殲20採用鴨翼設計,一是為了提高機動性,二是在鴨翼這方面我們研究的比較透徹,從殲10發展到殲20,甚至下一代戰鬥機也會採用隱身設計。四代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身,如果鴨翼對隱身性的破壞真有那麼大,相信殲20的設計人員寧肯放棄鴨翼帶來的那點機動性也要保住隱身能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普京重拳出擊,針對美國抵近,俄羅斯萬噸核巨獸出海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