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畢生勤儉,只為一次“奢侈”,老兵馬旭——

傾盡一生報黨恩

馬旭和老伴一起學習。

省軍區官兵看望慰問馬旭。 (本版圖片由視界網 徐晨 粟毅 攝)

人物素描

馬旭,女,193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14歲入伍參軍。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戰爭,被授予抗美援朝紀念章、保衛和平紀念章和北韓政府三等功勳章。

回國後,馬旭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深造,後成為一名野戰軍醫。1961年,空降兵部隊組建後,馬旭放棄大城市部隊醫院優厚的工作待遇,作為軍醫擔任空降兵跳傘訓練的衛勤保障,成為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20多年間,累計跳傘140多次,創造了三項“中國之最”——第一個跳傘的女兵、跳傘次數最多的女兵、實施空降年齡最大的女兵。

2018年9月,馬旭和丈夫顏學庸將畢生積攢的工資、獎金、專利轉讓費用等1000萬元捐給了家鄉,用於教育事業。

她先後獲得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國道德模範、最美奮鬥者、全國先進離退休幹部等榮譽稱號。

無論何時何地,永遠是一身迷彩服。滿頭華髮,心直口快,一個老兵的率性與忠誠,在馬旭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一枚一輩子也沒捨得花的銅錢,到一次捐贈千萬元鉅款,一分一釐,盡是她與老伴70多年歲月與情感的積澱。70年堅守清貧,只為精神的富足。

12月16日,馬旭獲得“全國先進離退休幹部”榮譽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赴京參加表彰會前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到省軍區武漢市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採訪了她,尋找她一生中最初的精神原點。

“我就想搞科研,不能白吃國家飯”

12月13日下午,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省軍區武漢市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一間簡單裝修的住所內, 86歲的馬旭坐在沙發上,正在針穿線,準備將她16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先進離退休幹部表彰座談會上的發言稿做成“線裝本”。

“我視力很好,沒近視沒老花,你看我這不是已經穿好了嗎?”她將手中的鋼針白線在記者面前晃了晃。雖然離開家鄉70多年了,馬旭話音裡仍有較為濃重的東北味。

沙發前一張老舊的紅漆木几上,擺著一個鏽跡斑斑的方鐵盒,馬旭用它當針線盒已經許多年了。

客廳裡,堆放著10多個大大小小的紙箱,看得出馬旭、顏學庸夫婦剛搬來這裡不久。

“這裡生活條件當然好,高樓大廈,上樓下樓都是電梯,吃飯就在樓下飯堂,醫院都在跟前兒,這樣的生活是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馬旭說,“可是,這裡我不能搞科研,不能搞科研我就像掉進了井裡,就像捱餓一樣。”

“他們(指幹休所幹部)怕我老了、出事,把我接到這裡生活,我知道這是對我好。可是你看我,雖然體重只有64.5斤,可是我沒有三高,沒有心臟病,睡眠很好。我就想搞科研,不能白吃國家飯,坐吃等死。”馬旭回答說。

五六車舊傢什,只有書最多

馬旭說,她正在研究一個叫“離子逆轉變常態”的課題,如果研究成功,可以縮短人的老年期。

“如果水老是往一個方面流,泥砂、水裡面的渣滓就會不斷往一個地方沉澱累積,造成淤塞。我們人體血管也是一樣的,如果血液總是往一個方向流,血液裡的一些物質就會附著在血管壁的某些部位上,造成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如果我能改變它們的流向,就能避免這些疾病,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為讓記者理解她研究的科研課題,馬旭打了個比方。

馬旭夫婦的新居里,除了一臺被罩起來的櫃式空調外,沒有一件新傢俱。

客廳裡,除了一張沙發,別無他物。臥室的木床、櫃子等,全都是從黃陂帶來的老物件,濃厚的歲月印跡與新居室簡明現代的裝修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老人家敝帚自珍,把能帶的幾乎都帶過來了。搬家那天,我們開了五六臺車,一股腦兒給全運過來了,最多最重的是書。”盧和君介紹說。

“這張沙發是老戰友轉業時帶不走的,扔了怪可惜的。”馬旭隨手拍了拍身下的沙發說。這是馬旭新居室最“氣派”的傢俱了。

出了客廳門右手邊,有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儲物間,馬旭把它作為了自己的書房,幾個老舊的紅漆木櫃上擺滿了書,地上還堆放著好幾個大帆布袋,全是還沒來得及整理的書籍資料等。“書櫃是上世紀60年代部隊放檔案用的,更換鐵皮檔案櫃時大多被當柴火燒掉了,我們留下了幾個,一直用到現在。”老伴顏學庸介紹。

經歷苦難童年,14歲毅然參軍

“很多人都很奇怪,說我個子又瘦又小,為什麼不愛紅妝愛武裝?”馬旭向記者解釋說,“因為我小時候就特別羨慕和崇拜英雄人物。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馬旭一口氣說出了多個古代英雄豪傑的典故,說到高興處,她坐直身子,舞動左手,說起了東北大鼓書:“白馬銀槍俏羅成……”

幾小段唱罷,她臉上興高采烈的神色突然黯淡下去,童年的苦難和從軍的經歷,勾起了她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馬旭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我對父親毫無印象。”而她對母親說得一口很好的東北大鼓書則記憶猶新。

“母親靠說大鼓書養活我和弟弟。那時候,經常有人拿著《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來家裡請母親說書,大鼓書聽完了,很多書就留下了。”從小耳濡目染,馬旭學會了不少唱段,也對母親口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充滿了敬意。

馬旭4歲的時候,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日寇鐵蹄下的東北很快淪陷。

“我小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只知道那時叫滿洲國,上的是日本人的學校,老師都是日本人,學的是日語。在學校說日語,回家喊爸爸媽媽也得用日語喊。要是被人知道沒用日語稱呼親人,那是要被老師扇大耳刮子的。”馬旭回憶說,“那時候小,不懂啥叫亡國奴。只知道鄉親們自己種大米卻沒有大米吃,全都要留給日本人吃,日本人吃不完,就拉回他們的老家;自己紡棉布也沒有棉布穿,也叫日本人給收走了,自己穿的是‘更生布’(破棉絮和破衣服紡出來的布),五顏六色的。自己養的豬,也都叫日本人給拉走了。”

捱餓,是馬旭童年裡最深刻的記憶。1945年,東北光復,1946年解放。1947年,14歲的馬旭迎來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中國共產黨在東北招兵,為解放全中國補充後備兵源。

經過再三考慮,媽媽同意了馬旭去當兵的請求。“媽媽跟我說,我養不活你了,你逃命去吧。”馬旭說。

走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在油燈下為馬旭縫補幾件破舊衣服,邊補邊抹眼淚,馬旭也躲在被子裡哭。第二天,母親煮了兩個雞蛋,將一個銅錢縫進馬旭的口袋,算是馬旭第一次出遠門的所有盤纏。

這也是馬旭和母親的最後訣別。

“我走後一年多,就聽別人說媽媽去世了,弟弟也被安排去當了兵。聽書人留在家裡的書也被人拿去捲了菸草當紙菸抽了。” 馬旭說。

一輩子回報黨的恩情

那時候一個銅錢可以買兩個硬糖球,但這枚銅錢馬旭捨不得花,一直保留了八九年,直到她第一次領到一個月工資20塊錢,連同這枚銅錢一起存進了銀行。

由於身材瘦小,馬旭先被安排上了軍政大學,學習醫護知識,護理救治傷員。

三年解放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迅速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全國解放後,馬旭又被安排進入軍醫大學深造,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

1961年,馬旭聽說新組建的空降兵部隊急缺醫務人員,主動放棄留在武漢軍區總醫院的工作,選擇去偏遠山區黃陂,為戰士們跳傘進行醫療保障,一呆就是幾十年。

童年時期的苦難經歷讓馬旭深深意識到“沒啥都不能沒有祖國,沒啥都不能沒有共產黨”。

1968年,在部隊衛生營營長黃瑞基的介紹下,馬旭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軍政大學畢業就想入黨了。”馬旭說,“我的一切都是共產黨給的,我這一輩子就是要跟黨走,一輩子回報黨的恩情。”

1969年,馬旭和在同一科室的戰友顏學庸牽手走進了婚姻殿堂。“我身材又瘦又小,本來不想結婚,我們政委說‘我們部隊不養大姑娘’,這樣我才結的婚。”馬旭笑著說。

結婚前,馬旭就和顏學庸商量,因為在工作和科研中,經常要體驗跳傘,加之她身體比較瘦小,這輩子不打算要小孩。顏學庸經過慎重考慮,答應了。

“我們兩個人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有許多可以互補的地方,比如在科研上,他會畫圖,我不會。我的絕大多數想法,他都會全力支援,所以,無論是在捐款這件事上,還是其他方面,他的貢獻其實比我大。打個比方,我們倆就好比唱雙簧,我只是在前面表演的那個人,他才是那個真正的幕後英雄。”馬旭指著顏學庸說。

聽到老伴的誇獎,顏學庸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搬進了新居,老兩口的日子過得更簡單了。每天早上在幹休所飯堂多買幾個饅頭,帶到家裡,早餐吃不完,中午就熱熱當午餐。客廳的小木架上,擺滿了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老年報、環球人物等報紙雜誌,看書讀報成了老兩口現在最大的消遣。

馬旭夫婦還透露,上次捐完款後,他們又在慢慢攢錢,準備下一次的捐贈,捐贈的物件仍然是教育事業。

“不可能再有那麼多了,能攢多少是多少吧!”馬旭說。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榮耀時刻,我們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