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直到今天,東方紅一號仍按照最初設定的軌道,圍繞地球飛行著。據估計它至少還將繼續執行數百年。

自從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衛星,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太空向地球連續播放了28天《東方紅》。這個衛星是由長征一號火箭一次發射成功。在火箭發展歷程中,導彈和運載火箭,本就是一奶同胞。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的運載火箭,基礎正是來源於導彈。火箭名“長征”,導彈號“東風”。

中國的火箭技術來自於蘇聯,而蘇聯的技術來自於德國,美國的技術也來自於德國,最終指向導彈之父沃納·馮·布勞恩,他是人類導彈技術的開拓者。

沃納·馮·布勞恩1912年生於德國。他的母親是一位出色的業餘天文學愛好者,送給兒子的一架望遠鏡激發了布勞恩對宇宙空間的興趣,成了一個大科學家成長曆程的開端。

1934年,德國先後在柏林火箭試驗場測試發射了幾枚A﹣1型火箭。而這一年,年僅22歲的沃納·馮·布勞恩以一篇火箭技術的論文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寫的畢業論文論述了 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理論及其實用的問題。

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導彈A-1從德國成功發射,人類軍事武器從此掀開了一個新的時代。1942年又成功發射了V-1導彈和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而這些導彈都是由沃納·馮·布勞恩主導研製。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二戰結束後,美國網羅走了包括馮·布勞恩在內的德國火箭設計專家,而蘇聯得到了V-2火箭的全部設計圖紙。其實在德國戰敗前夕,馮·布勞恩帶領一堆科學家躲避黨衛軍的搜捕,主動投奔美國。

當美軍看到主動送上門來的布勞恩,他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位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竟是V-2的總設計師。布勞恩到達美國前還經過了一道審問,審訊他的人正是當時的錢學森 。布勞恩在美國設計了一些列火箭,甚至幫助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就是他研製的土星-5火箭。

美國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但是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是前蘇聯發射的。蘇聯得到了V-2火箭的全部圖紙,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脈,火箭技術一日千里。隨著世界第一課人造衛星成功發射,中國人也想什麼時候有我們自己的人造衛星。

但是,面對剛成立的新中國,剛解決溫飽,還沒建立起全面工業底子,連火箭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當時的中國,與世界科技發達國家的差距顯而易見,聶帥對技術裝備的落後更是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他向上級建議,在航空委員會下面設立導彈管理局,建立導彈研究院,即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五院。五院第一任院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

不過,那時候的五院研究的是以導彈為代表的尖端武器,這也是當時全國科研工作的重心。衛星和發射衛星的運載火箭,並沒有納入科研程序。而發射衛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發射能力,要有能夠運載衛星的火箭,所以火箭技術至關重要。

美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名為“Explorer一號”,重量為8.22公斤,這個重量只有蘇聯斯普特尼克一號的十分之一。而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比斯普特尼克一號還要重一倍。

1970年3月21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完成了全部總裝任務。5天后,周總理批准火箭、衛星正式出廠。中國是第五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在中國之前,除了蘇聯和美國之外,1965年11月26日法國發射了“試驗衛星一號”,1970年2月11日日本發射了“大隅號”衛星。

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品質,比上述四個國家第一顆衛星的品質總和還要大,跟蹤手段、資訊傳遞方式等等都超過了上述四個國家第一顆衛星的水平。

東方紅一號的工作壽命是20天,但它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1970年5月14日,由於電池耗盡,衛星停止發射訊號。但是直到今天,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它的軌道上,不知疲倦地圍繞地球畫著橢圓。每一個晴朗的夜空,都有機會看到它一閃一閃的身影。

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意味著中國具備了進入太空的能力,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世界航天俱樂部。

在這個火箭和衛星的研究過程中,一大批科學家前赴後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或許他們的科學智慧,來源和馮·布勞恩一致,源於少年時期母親給他的那臺天文望遠鏡。激發了他對科學和宇宙的探索慾望

擁有探索思維並發展手動能力是多麼重要。其實這個能力是可以小時候培養的。昨天還有一位家長問我有什麼好的科學雜誌,他說他以前就是看科學雜誌的了解科學的,但現在不知道給孩子定什麼雜誌好。

他覺得定雜誌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買一堆書,孩子有時候會有壓力,而且書太多反而不讀。雜誌一個月一本,看完一本,會對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夠讓孩子珍惜書籍。

我給他推薦了《萬物》雜誌。

《科學美國人》是《自然》雜誌的科普版,為它寫稿的都是當今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從創刊起,一共有一百五十二個諾貝爾獲得者給他寫過稿子。

《美國科學人》引進到中國後,叫《環球科學》。現在《環球科學》引進了少年版科普雜誌,這個雜誌在美國叫《How it works》。在美國,成年人看《美國科學人》,孩子就看《How it works》。中國引進後名字叫《萬物》。

每一期都會講當時最熱門的科技。而且是身邊的科技,比如機場安檢分解,未來海上城市的解剖,超音速賽車拆解,火箭拆解等等。是一個百科全書型的科學雜誌。

這個雜誌,6到99歲的孩子都可以看,尤其是小學生到高中的學生。給孩子定科學雜誌可以達到一種延遲滿足感的效應。一個月一本雜誌,他就會有一種期待感。

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好多書有時候是買了不看的,但雜誌那是一定會看完的。因為你可能等這個雜誌等了半個月,到手的一刻,一定會看完。

《萬物》2020年全年298元!說實話,不便宜,但不僅僅可以得到一年的雜誌,還可以得到98元的科普故事音訊集(50集,每集6分鐘每週更新),還有價值40元的萬物冷知識音訊集(共20集,每集4-5分鐘)。

要看雜誌,就看這個品類最傑出的,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連結參團。每月一期,包送到家。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今年第8次,美軍宙斯盾艦駛入黑海,稱支援航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