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3年時間累計有200多萬中國軍隊赴朝參戰,幫助鄰國抗擊侵略,保護剛剛建立起的新中國政權。在援朝初期,志願軍參戰部隊為東北邊防軍,即西線的第13兵團。雖然僅僅一個兵團,總兵力也超過了26萬人,遠高於國內戰爭時的我軍兵團建制。

在與聯合國軍交戰過程中,並非只有志願軍發揮作用,朝鮮人民軍的力量也不可忽視。雖然兵力規模遠遠低於中國軍隊,但朝軍主力有一部分(4萬餘人)不久前跟隨東北野戰軍參加過中國國內的解放戰爭,作戰經驗豐富,另有大量留蘇官兵接受過蘇式軍事訓練,又接受了蘇式武器援助,綜合戰鬥力不俗,在戰爭初期實力遠勝於南韓軍隊。

人民軍統帥部在朝鮮戰爭初期心氣很高,認為在朝鮮半島作戰,若非美軍中途干預,很快就能殲滅南方軍隊統一半島,因此竟然向志願軍司令部提出:把入朝的26萬志願軍交給人民軍統一指揮。這一要求究竟合不合理,彭總聽完又是如何答覆的呢?

彭總沒有答應朝鮮方面的要求,這個決定甚至不需要請示北京。之所以不能答應,有3點原因。首先,中國的志願軍基數遠大於朝鮮本國軍隊。朝鮮戰爭初期人民軍尚有10餘萬部隊,但被聯合國軍反推後只剩三四萬人,處境十分尷尬。中國軍隊一入朝就二十多萬,更不要說後續追加的部隊。如此懸殊的兵力比,怎麼可能由弱勢的朝方指揮?客觀上就不現實。

第二點原因,中朝兩軍戰術思想有很大差異,由朝鮮來指揮兵力構成上佔主體的中國軍隊,打不出理想的作戰狀態。具體而言,中國軍隊常年處在裝備落後的狀態下,使用雜牌武器作戰,對部隊的機動性和穿插能力要求高,並不依賴武器火力輸出;而朝鮮軍隊受到蘇聯打法影響極大,對裝甲、火力和炮兵要求高。不能說朝鮮軍隊的打法一定不好,但是具體到朝鮮戰場上,跟美軍比火力能比得贏嗎?所以朝鮮顯然不適合統一指揮兩國軍隊作戰。

最後一點,從戰爭前期朝鮮統帥部表現出的軍事指揮能力來看,彭總感到深切的憂慮。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人民軍過於冒進,南下時不僅有生力量損失慘重,還忽視了美軍情理之中的登陸行動,導致戰局完全逆轉。應該說在戰爭經驗和戰略眼光方面,朝方相對於中國而言是幼稚的。正因如此,彭總語重心長地答覆朝鮮方面:“我得對兩國的人民和數十萬將士的生命負責。”

除了軍事指揮,彭總在朝期間經常需要分心處理這樣的關係和協同問題,著實不容易。在蘇聯的最終“建議”下,關於中朝軍隊的協同作戰統一指揮問題有了定論:彭總作為司令員,對朝鮮戰局總體負責,統一指揮中朝軍隊。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到北京面見主席,也表示了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半島的軍事大局由彭總做主,朝鮮輔助志願軍進行軍事指揮及作戰。

20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抗美援朝:志願軍有多恐怖?美軍王牌的“地獄之旅”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