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捷號作戰計劃”
中途島海戰後,日本所謂的“絕對國防圈”趨於崩潰,進入1944年,日本更是面臨本土與南方交通線被切斷的危險,為了防止美軍在菲律賓、臺灣乃至本土登陸,保證本土與南洋的海上運輸線,日本大本營制定了自詡高明的“捷號作戰計劃”。
依照地域,日本把防區劃分為4大模組進行防禦。
“捷一號”在菲律賓;
“捷二號”在臺灣實施;
“捷三號”在本州、四國、九州和小笠原地區部署;
“捷四號”則為北海道、千島群島地區。
同時,大本營決定對千島群島——日本本土——臺灣——菲律賓一線以東地區的駐守部隊不再予以增援,命令其以據點為依託,就地固守。
從汶萊出發的“金剛”號、“榛名”號、“長門”號、“大和”號、“武藏號”戰列艦
總之,日本大本營制定的“捷號作戰計劃”就是要藉助海軍力量形成“海陸一體”的作戰防禦模式,進而擊退美軍的登陸部隊,攻守自如,以鞏固已有的勢力範圍。
為了迅速切入日本的勢力範圍,打破所謂的“絕對國防圈”,1944年10月19日,美軍在艦炮和飛機的掩護下,在菲律賓的萊特灣搶灘登陸,措手不及的日本高層倉促修改作戰計劃,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命令艦隊分兵四路,從四個方向展開行動,企圖挽回敗局。
慄田中將指揮由五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組成的艦隊從新加坡向萊特灣進發,目標是消滅盟軍登陸部隊;
從汶萊出發的慄田艦隊
西村中將率領2艘戰列艦和4艘驅逐艦由汶萊向西直奔蘇里高海峽,旨在與美軍爭奪制海權;志摩中將率領由2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組成的艦隊從臺灣向蘇里高海峽進發,與西村艦隊匯合,尋找戰機夾擊萊特灣裡的美軍艦隊;
小澤中將則指揮日本海軍僅有的4艘航空母艦作為誘餌吸引美軍艦隊,通過“咬住”美軍主力使其登陸部隊和護航艦隊失去掩護,以便慄田、志摩、西村三大艦隊將萊特灣裡的美軍登陸部隊和水面艦艇一網打盡。
萊特灣海戰戰役圖
二、戰火燃起10月23日,慄田率領的日本瘋了似的向美軍登陸集結點衝去,計劃趁著夜色的掩護在24日發起突襲。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外圍擔任警戒任務的美軍潛艇部隊發現了正在快速推進的慄田艦隊,幾個回合下來,慄田的旗艦“愛拓號”巡洋艦被擊沉,“摩耶號”巡洋艦在中彈後也墜入冰冷的海水中,“高雄號”巡洋艦因損傷嚴重而失去戰鬥力。
至此,僅有10艘巡洋艦的慄田艦隊已經報銷了三分之一的巡洋艦,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慄田健男被迫將指揮人員轉移到“大和號”上,改為向錫布延海域退卻。然而為時已晚。
10月24日,美軍哈爾西將軍命令第7艦隊全力炮轟慄田艦隊,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如同待宰羔羊的慄田艦隊只能運用環形陣列前行,在美軍艦載機的多批次大轟炸中,“大和號”重創受損,“武藏號”被擊沉,遭到重大打擊的慄田在撤退途中接到了豐田副武的“前進”電報,被迫率部繼續前進。
豐田副武
在慄田艦隊遭到重擊的同時,西村、志摩兩支艦隊也遭到了美軍的伏擊。按照預定計劃,西村、志摩兩支艦隊以前後相距40海里的距離駛入蘇里高海峽,由於日軍指揮系統的混亂,西村、志摩互不協調,各自為戰,沒有丁點的協同作戰意識。
10月24日,首先闖入美軍第七艦隊伏擊圈的西村艦隊在美軍的輪番攻擊下,“扶桑號”戰列艦被擊沉,“山城號”戰列艦被擊成重傷,面對著毫無還手之力的日艦,美軍排成兩列T形陣隊,用正面交叉火力向日艦進行射擊,不到半小時,西村艦隊全軍覆沒。
隨後趕到的志摩艦隊在還沒清晰戰局態勢的情況下,“一窩蜂”地亂射魚雷,在遭到美軍的反擊後便匆忙向南撤退。慌不擇路的志摩艦隊在撤退過程中,旗艦“那智號”撞上了正在燃燒的“最上號”,潰不成軍的志摩艦隊就此“玩完”。
萊特灣海戰中被美軍攻擊機追殺的“伊勢”號
24日傍晚,在萊特灣北、呂宋島東的小澤艦隊被美軍第三特混編隊發現,小澤指揮的“誘餌”編隊中的4艘航空母艦已經是日本海軍的全部家當,哈爾西將軍接報後,當即下令揮師北上,還矇在鼓裡的小澤發現美軍艦隊後迅速給慄田報喜:調虎離山成功。
遺憾的是,小虎雖離,大虎已來。隨後,伴隨著艦載機的轟鳴聲,美軍“殺豬般”地“屠殺”了小澤艦隊。“瑞鶴號”、“千代田號”、“瑞風號”、“千歲號”4艘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小澤將軍驚恐地逃離戰場。
10月25日,一息尚存的慄田在豐田副武的指示下開進聖貝納迪諾海峽時與在薩馬島的美軍第七艦隊相遇。這是一場“有趣”的戰鬥,美軍驅逐艦的炮轟對重甲加身的日軍戰列艦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相反,日軍戰列艦上的大口徑火炮則把美軍打得嗷嗷叫。
但是由於燃料不足慄田艦隊打得相當小心,唯恐多花了一丁點的燃料。由於與日軍交戰的美軍艦艇數量不多,被打怕了的日本人錯愕地認為這是美軍的一個伏擊圈,最終停止向萊特灣突入,轉而撤離戰場向北逃離。萊特灣大海戰就此以美軍全勝而結束。
美國海軍特混艦隊
三、“賭博式戰鬥”必是“失敗式戰鬥”日本海軍在經過太平洋戰爭前中期的一系列戰鬥後,已經把偷襲珍珠港帶來的優勢消耗掉,更在戰事中暴露了諸多問題,尤其是中途島海戰後,日美兩國在綜合實力的對比上更是差距越拉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應該以防為主,以守為上,而不是堅持“艦隊對決”,更不應該“賭博”。
但是,自從對馬海戰戰勝俄國人後,“搏一搏”的“賭博式戰鬥”思想在全體日軍中深入骨髓,這也直接導致了日軍在萊特灣中大敗。
(一)作戰思想極端
日軍堅持“艦隊對決”,信奉“搏一搏”的“賭博式戰鬥”思想,將戰列艦定位在航空母艦之上,使其原本應該撐起門面的航空母艦淪為海戰中的誘餌,在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盲目自信的日軍發起了“賭博式戰鬥”——萊特灣海戰。
更加殘酷的是,由於軍種、兵種割據,日軍的雷達和防空系統在海戰中如同擺設,作戰行動嚴重缺乏技術支援。
(二)協而不同的作戰體系
“搏一搏”的“賭博式戰鬥”得以成功的最大關鍵點就是部隊上下一心,協同作戰,一氣呵成。如德軍突襲波蘭,日軍偷襲珍珠港等,無一不是上下同心的“傑作”。
但到了萊特灣大戰,日軍聯合艦隊名義上由豐田副武指揮,但是對於失敗的恐懼感和幻想成功的願望幾經“攪拌”成為了日軍的自以為是,反映在戰爭中就是各行其道,互不配合。
在具體行動中,各艦隊並未能進行有效的協同,如西村艦隊急於冒進,遭到美軍的伏擊,在大錯已成的情況下,慄田應該全力解救西村艦隊,但是慄田卻行動緩慢,致使西村艦隊全敗。志摩艦隊本是與西村艦隊預備夾擊美軍的,但是由於志摩清英猶豫不決,雙方配合不到位,待到西村全軍覆沒後,志摩才抵達作戰海域,到達戰場後志摩將軍又“亂作為”,胡亂發射魚雷進而吸引了美軍的火力,在美軍的炮轟下大敗而逃,被美國人譏諷為“可笑的潰敗”。“五指合攏才為拳”。
被寄予厚望的“捷號”四大艦隊最終由於協同不夠而被美軍擊敗。
此役過後,美軍牢牢站穩了在菲律賓的腳跟。
萊特灣大戰,這可是二戰中較為著名的一場大海戰。可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在海戰中又有那些可笑的舉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