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一、 步槍。

漢陽造步槍

漢陽造原型為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 88或簡稱Gew 88)

1. 漢陽造射程不如三八式。三八式步槍的標尺射擊 2400 米,有效射程 800 米, 漢陽造表尺射程 2000 米, 有效射程 600 米。 這對於德軍來講並不是嚴重問題, MP38 衝鋒槍的射程更短,因為德軍上空有施圖卡, 前方有坦克、突擊炮, 有足夠的輕重兩用機槍和火炮, 而中國軍隊沒有這些。

比如在構置好的日軍陣地四周是開闊地, 如果德軍遇上會呼叫俯衝轟炸機或者坦克來端掉, 如果都沒有可以用步兵炮打掉。 而中國軍隊只能憑籍手中射程短於日軍的步槍, 傷亡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所以中國軍隊拿日本炮樓沒辦法, 而如果把這種高高的炮樓搬到歐洲戰場就成了標準的靶子。

2、 漢陽造不等同於德造, 因為中國工業水平與德國有著巨大的差距。 漢陽造與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設計基本相同, 材質和製造水平則無法相比, 理論上有效射程 600 米, 實際是樣槍資料, 發到士兵手裡的生產型能達到 4、500 米就不錯了,而日本製造工藝精良,三八槍的彈道無風天氣在 800 米上取準相當準確。淞滬戰役, 裝備漢陽造的國軍阻擊裝備三八槍的日軍, 沒少吃射程近的虧。

3、 並不是所有的國軍部隊都能裝備上正式的制式裝備。 比如陸軍新編第八師蔣在珍部, 前身是黔軍第三師, 該部在抗戰初期還大量裝備著赤水造步槍, 即由貴州赤水縣作坊所製造的步槍。 再比如黃紹巨集(抗戰時曾任浙江省主席) 也曾提到, 駐浙部隊主要裝備金華造步槍, 也即浙江金華縣作坊式工場製造的槍支。

此外, 山西晉閻軍基本裝備的是太原兵工廠生產的仿曰式六五口徑步槍(部分原西北軍部隊和北方其他雜牌部隊也裝備類式自制仿曰式步槍) 。 川軍使用的省造步槍引起多方垢病, 以至形成笑談。 有些部隊連濫槍也不足, 用大刀裝備部隊,所以才有唱響中國的《大刀進行曲》 。 就連謫系的七十四軍在1938年也裝備著蘇聯援助的莫辛納甘步槍。

更有甚者, 在徐州會戰中, 部分新招募的士兵竟持"白臘杆"(長矛) 上陣。 事實上從"七七事變"到1945年5月國民政府共徵募壯丁13558493人, 部隊從200 萬人左右, 上升到最高峰的650萬人(1943 年),同期僅生產步槍 70 萬支,而日本步槍產量為三八式 441.628萬支, 九九式步槍 270 萬支。 中國有多少部隊能裝備效能較先進的步槍就不言而寓了。 步槍尚且如此, 機槍、 火炮、 戰車方面的差距更不用提了。

4、 步槍沒有子彈不如燒火棍。 日本能夠給士兵供應充足的彈藥, 日本新兵入伍時必須打靶三四百發, 而中國最精銳的德械師士兵的彈藥裝備量是 20 發,其他部隊幾發、 十幾發。 共產黨軍隊更少, 所以很多時候打完三槍就吹號衝鋒。作戰如此, 平時射擊訓練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二、 機槍。

中國裝備的捷克 ZB-26 式輕機槍結構簡單牢固, 重量輕、 能迅速便利的更換槍管, 倍受各國軍方的推崇。 當時中國各兵工廠仿造很多, 該槍初速 830 米/秒, 表尺射程 1500 米, 射速 550 米/發。 效能優於日本的"歪把子"機槍。 但是由於數量上的劣勢, 仍然要被歪把子所壓制。 到 1939 年日軍換裝九六式輕機槍,中國輕機槍的效能優勢也沒了。

日本九二式重機槍的前身是法國哈乞開斯機槍。 曾有過兩支哈乞開斯機槍在三天內連續射擊 10 多萬發子彈壓制德軍數團進攻的優秀戰例, 效能上不差於中國裝備的馬克沁式水冷重機槍, 而日軍重機槍數量上要多得多。

九六式輕機槍

三、 手槍與衝鋒槍。

日軍不重視手槍和衝鋒槍, 看起來日軍軍官對自己的手槍的重視還不如戰刀, 日本直到二戰末期才正式裝備百式衝鋒槍, 產量也不高。 而中國在抗戰前裝備了相當多的毛瑟自動手槍和衝鋒槍。 一支毛瑟自動手槍價格相當於其他手槍的三倍, 而衝鋒槍有效射程短, 槍管壽命低, 射擊精度差, 消耗子彈多。 而中國這樣一個窮國為什麼會裝備相當多的毛瑟自動手槍和衝鋒槍呢? 其實這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毛瑟自動手槍

第一是毛瑟自動手槍和衝鋒槍適合中國的戰場形勢。 中國軍隊缺少遠端壓制武器, 衝鋒槍當時叫做手提機槍, 補充了機槍火力的不足。 軍閥混戰中手提機槍連、 營利用對手缺少機槍, 步槍射速低, 可以迅速拉近距離衝入敵群發揮高射速優勢。 而在國外戰場, 這種衝鋒在進入衝鋒槍射程之前就會被敵人輕重機槍大批射倒。

第二是適合中國的政治形勢。 軍閥混戰中大小軍閥乃至軍長、 師長、 旅長經常遭遇盟友和部下的倒戈譁變, 今天視為屏障的某部隊明天可能叛變使自己身陷敵群。 用毛瑟自動手槍和衝鋒槍裝備自己的心腹衛隊, 發揮強大的近戰火力當然便於自衛和突圍。

1922 年, 孫中山從美國購入剛剛問世不久的湯姆森 M1921 式衝鋒槍 30 支, 全部配備其衛士大隊。 陳炯明叛變時, 衛士大隊奮起自衛, 該槍曾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給叛軍以很大殺傷。 這也是有據可查的衝鋒槍在中國最早的戰例。

第三是適合中國的工業水平。 中國裝備的毛瑟自動手槍和衝鋒槍很多都是國內仿製品,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很多毛瑟手槍圖片與原裝相去甚遠, 外表看起來像蹩腳木匠製作的兒童玩具。 衝鋒槍對生產工藝的要求很低, 以至於可以在私人作坊裡裡進行生產。

四川有個小軍閥羅澤洲, 擁兵不過一師之眾,在各路川軍中不過是老么而已, 但就這麼一個袖珍級別的小軍閥, 他就曾設廠專門製造伯格曼並大量出品。 馮玉祥組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時, 既窮困, 為時又極短暫, 照想想,是根本不可能設定兵工廠的, 但他居然也設廠生產出了伯格曼。

紅軍游擊區的情況絕對不會比馮玉祥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強, 可它也有生產伯格曼的紀錄。 閩南有個豪強土匪高為國, 不過是個地頭蛇而已, 他也生產伯格曼。

當然, 用不同的生產裝置與不同的材料生產出來的槍, 其品質壽命就不好等量齊觀了, 但對於當時全國軍隊整個的裝備情況來說, 儘管粗製濫造, 但是由於衝鋒槍對精度的要求不高, 只要能堅持打上幾仗, 每次射擊時能把密集的彈雨潑出去, 也就算是可以了, 價格也低廉。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二戰1944年1月德國版狂怒約翰尼﹒穆勒少尉一舉擊毀蘇軍25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