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5日,裝備兩組“宙斯盾”導彈發射裝置、可攜帶超過50枚戰斧巡航導彈的美國海軍導彈驅逐艦“羅斯”號駛入黑海,為烏克蘭加油打氣。對於美海軍的“非善意”舉動,俄黑海艦隊派出“維希尼·沃羅切克號”導彈驅逐艦緊隨其後,幾乎對其進行全天候“伴航”。此間觀察家指出,美軍艦頻繁光顧黑海,讓長期緊張對峙的俄美關係雪上加霜。不僅軍事對抗,俄美雙方還圍繞“北溪-2號”專案展開新一輪對抗,而歐洲的德國、法國甚至瑞士也被捲入其中。
俄美地緣矛盾難以緩解
克里米亞“入俄”、烏克蘭頓巴斯危機爆發以來,黑海就成為俄美兩軍秀肌肉的舞臺。2019年1月6日,美國“麥克亨利堡壘”號登陸艦進入黑海海域,俄羅斯黑海艦隊“求知”號護衛艦對其進行監視。從那時到現在,美國海軍艦隻已經8次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與此同時,美國空軍也不甘示弱,派出偵察機刷存在感。7月25日,美國空軍P-8A“波塞冬”反潛巡邏機從西西里島的錫戈內拉空軍基地起飛,前往俄羅斯黑海海岸。5分鐘後,美國空軍RQ-4B-30“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從義大利空軍基地起飛,沿著頓巴斯地區邊界線偵察,之後前往克里米亞海岸,繞克里米亞半島邊界線飛行數圈。一年裡,美國空軍偵察機在靠近烏克蘭的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沃羅涅日州、羅斯托夫州等地飛行司空見慣。
在北約的戰略學說中,俄羅斯被定位為敵人。12月初,北約召開特別峰會,宣佈“東翼”增援部隊快速投送能力已經大幅提升。凡此種種,都令俄羅斯感到不滿。俄總統普京本月初表示,華沙條約組織解散了,而北約不僅存在並且還在擴張,這種過時的結盟思維模式無助於尋求和做出有效決策,“北約在俄邊境附近增加軍事基礎設施,是針對俄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則指出,美國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在波羅的海、黑海等地的軍事活動日益活躍,北約軍事演習的強度持續增加,這些都表明,“北約部隊在有針對性地籌備介入大規模軍事衝突的行動”。
儘管特朗普總統因深陷與烏總統澤連斯基通話的“電話門”而遭國會眾議院彈劾,但美國國會在不久前通過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撥款3億美元,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
俄美矛盾的結構性特點,決定了雙方難以達成互信。在俄軍總長格拉西莫夫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18日瑞士伯爾尼會晤後,五角大樓立即“澄清”,俄在烏克蘭、喬治亞、敘利亞以及利比亞的行為引發譴責,同時俄試圖分裂北約以及破壞民主選舉的行動令人不安,“此次會晤並非表示美俄關係重回正軌”。
一箭三雕,美欲攪黃“北溪—2號”
美國國會眾議院、參議院本月12日和17日分別進行表決,通過了《2020財年國防預演算法案》。而特朗普已經表示,願意立即簽字。其中,法案中針對“北溪-2號”管道專案的制裁內容引人關注。
“北溪-2號”專案的天然氣管道總長度1222公里,通過俄羅斯、芬蘭、瑞典、丹麥、德國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連線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烏斯季-盧加地區和德國東北部的格萊夫斯瓦爾德,設計輸氣能力為550億立方米/年,預計2019年底建成。該專案總造價95億歐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出資50%,法國ENGIE集團、奧地利OMV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德國Uniper公司和德國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9.5億歐元的融資。
管道鋪設以來,擔心失去俄羅斯天然氣中轉運輸收入來源的烏克蘭以及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積極反對該專案,遊說美國國會通過立法阻止該專案。經美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協商,針對“北溪-2號”專案的最終制裁法案在本月中旬被納入《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當中。
根據該法案,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應在60天時間內向國會提交參與建設“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的船隻及其所有人、公司名單。隨後,被列入潛在制裁名單的個人和實體將有30天的時間做出選擇,要麼結束其業務,要麼承受被禁止進入美國以及被凍結資產的制裁。
針對“北溪-2號”實施制裁的法案在美國會參議院通過後,美參議員克魯茲和約翰遜聯名致信瑞士-荷蘭Allseas海上裝置公司,警告其“在總統簽署制裁法令之後,如果貴公司還繼續相關工作,哪怕只有一天,也會導致貴公司遭受毀滅性甚至可能致命的法律和經濟制裁”。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時通過針對“北溪-2號”專案的法律,有一箭三雕的考慮。其一,呼應美國內反俄氣氛,佔據道德高地,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的霸凌政策。其二,以“保護歐洲能源安全”為名,遏止俄羅斯與歐洲關係緩和趨勢。其三,攪黃“北溪-2號”專案的目的是美國滿足一己之私,向歐洲推銷比俄羅斯管道天然氣貴25%至30%的液化天然氣(LNG)。
烏克蘭問題:俄美歐立場顯著改變
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與歐洲“同仇敵愾”,針對俄羅斯實施了一輪又一輪的制裁。現在,5年過去了,俄美歐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各自立場出現了顯著改變。
其一,美歐爭執北約是否“腦死亡”,普京稱北約早該消失。今年1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倫敦《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在給北約“敲警鐘”時宣稱面臨“腦死亡”。美總統特朗普反應強烈,稱馬克龍的言論是“令人厭惡的宣告”,認為法國對國內問題自顧不暇,無資格批評北約。與此同時,俄總統普京則表示,北約應當與華沙條約組織一道“壽終正寢”。
其二,歐盟反思對俄製裁,美國警惕俄歐重新接近。普京在今年年中指出,歐盟過去5年對俄製裁給自身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俄蒙受的損失,“2014年以來,西方制裁措施令俄羅斯損失500億美元,令歐盟損失2400億美元”。而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恩斯特也表示,反俄製裁毫無意義,這麼做只會傷害德國的商業。美國對歐洲“醒悟”相當警惕,為俄歐接近設定障礙,本月中旬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針對“北溪-2號”專案的制裁就是最新表現。
其三,歐盟是“真心”斡旋烏克蘭危機,而美國只是借烏克蘭謀一己私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俄烏兩國在“換俘”“交船”“撤軍”等多個衝突議題上取得一定進展,兩國關係出現緩和跡象。時隔3年多以後,“諾曼底四方”俄、烏、法、德領導人本月9日在巴黎舉行會晤,重新開啟和平解決烏克蘭頓巴斯危機程序。通過撮合俄烏關係,歐洲與俄羅斯之間關係得到進一步緩和,自身外交環境更為寬鬆。與此相比,深陷“電話門”的特朗普總統,“關心烏克蘭”的原因似乎僅僅是為自己能夠競選連任,其動機遭到質疑。
此間觀察家指出,烏克蘭問題是觀察俄美、俄歐以及美歐關係的一個視窗。站在烏克蘭的立場上,其一方面歡迎美國軍艦進入黑海的“力挺”、制裁“北溪-2號”專案實施方以及根據《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軍事援助;另一方面,烏克蘭也在積極穩妥地尋找與俄羅斯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道路。但也應同時看到,歐洲在發展俄歐關係上也並非只有一種聲音。歐洲議會近日提交報告,認為俄羅斯是歐盟及其成員國所面臨的混合和常規威脅的直接來源,俄正致力於破壞歐洲的團結,提議歐盟以恐嚇、遏制和轉型為三大基石創立歐盟對俄羅斯的長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