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成功研製出一款技術驗證機蘇-47"金雕"戰機。和美國五代機F-22幾乎在同一時期問世的蘇-47"金雕"有著夢幻般的前掠翼設計,並且在氣動佈局、內建彈艙、向量發動機等各項技術上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許多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評價認為,蘇-47的綜合性能要遠遠超出此後俄羅斯大力研發的五代機蘇-57。不過,由於歷史遺留原因,俄羅斯很早就確立了新一代戰機研發方向,隨著蘇-27、蘇-30等一系列戰機在軍售市場頻頻獲得訂單,蘇-47的武器配套研發等後續研發工作遲遲沒有得到重視。至今,蘇-47依然屬於驗證機範疇,距離定型量產遙遙無期。
最早被俄羅斯軍方命名為S-32和S-37的蘇-47,曾經承載著俄羅斯空軍重新崛起的希望。因為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空工業一蹶不振,很長時期內沒有新型戰機問世。而在國內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後,蘇霍伊設計局就接受了俄羅斯軍方的研發專案,將蘇-47作為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按照中國空軍的劃分標準,屬於第四代戰機)進行研發。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當時已經研發成功了新型複合材料(用於機體部分)和電傳操縱系統,蘇-47就是作為試驗平臺,對各項前沿技術進行融合測試。此外,儘管當時俄羅斯空軍已經裝備了第四代戰機蘇-27和米格-29,可以和美國空軍的F-15和F-16抗衡。但隨著全球首款五代戰機F-22"猛禽"的問世,俄羅斯方面明顯感到了壓力。在最初的戰機設計方案中,蘇-47 也承擔著不少五代戰機的實驗專案。
作為前蘇聯時代舉世聞名的航空設計局,蘇霍伊在蘇-47的結構設計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採用了當時極為罕見的前掠翼設計。從屋空氣動力學角度來說,這一設計可以大大提高飛行機動性。特別是在高速機動飛行已經做出高難度空中動作,比如低速和大轉角時,採用前掠翼設計的蘇-47不僅能夠縮短起飛距離,還能有效降低空氣阻力。在當時來說,該技術應用的前提是要求戰機機翼具備高強度的材質,此前已經完成複合纖維材料研發的俄羅趕在美國之前,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突破。不僅如此,蘇-47在氣動佈局結構上也採用了亮點十足的串置三翼面佈局和翼身融合體技術,這樣的設計結構讓機體線條十分流暢,再加上
機體表層的吸雷達波塗層與複合材料的使用,蘇-47躲避雷達追蹤的能力非常強悍,與目前五代機普遍應用的隱身技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前掠翼設計堪稱驚豔之外,蘇霍伊還為蘇-47配備了動力強勁的AL-41F推力向量渦扇發動機,加上一流的電傳操縱系統,蘇-47不僅飛行穩定性出色,其低速處理能力更是達到了艦載戰鬥機的效能要求。按照原本的計劃,前蘇聯軍方準備將其配備給"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作為海軍新型主力航母戰鬥機。不過,隨著蘇聯解體,航母與艦載機計劃全部擱淺中止。直到1997年,蘇-47才最終完成首飛。
由於俄羅斯在後續第五代戰鬥機的專案選擇上最終選取了蘇-57,在缺乏後續資金投入的前提下,已經接近完成的蘇-47專案正式中止。西方軍事專家分析認為,俄羅斯軍方之所以放棄蘇-47,極有可能是由於其前掠翼設計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依然有無法解決的穩定性問題。特別是在俄羅斯複合材料技術並不成熟的前提下,蘇-47實際最大飛行速度僅能保持在1.65馬赫左右,根本無法達到五代戰機的航速效能需求。不過,在今年舉辦的莫斯科航展上,蘇-47再次亮相引發了各界關注。與此同時,此前有很多媒體爆料土耳其在被美國踢出F-35專案後,極有可能引進蘇-47作為替代品。由此可以推測,蘇-47重獲新生的希望非常大,或許將很快實現定型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