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曾經有一款承上啟下的機型,它就是並沒有投入現役的殲-9戰鬥機,由於在上世紀60年代起步當時的科研實力和基礎工業並不支援,所以在整個研製過程充滿艱辛並最終下馬。不過這款機型對於航空工業來說完成了很多技術、經驗積累,也為後來的殲-10乃至殲-20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是一組殲-9發展脈絡圖,前期沈飛主導後期成飛主導,正是這種研製程序完成了後續三四代機型的積累。

1962年相當意外的從蘇聯獲得12架米格-21戰鬥機,雖然資料獲取的並不完全但並不影響仿製成功殲-7戰鬥,隨著後續的使用發現米格-21/殲-7戰鬥機存在航程短、高空高速效能差以及缺少雷達、高空機動性差等問題,於是空軍於1963年提出研製一款新型殲擊機用於替代。

米格-21戰鬥機

1963年沈飛提出米格-21的雙發改進型,裝備兩臺渦噴-7發動機也就是米格-21的放大版,成為後來的殲-8戰鬥機方案。而考慮到技術儲備的需要以及多樣化選擇,到了1965年沈飛開始了殲-9的方案設計,當年的基本指標如下:最大馬赫數2.4、最大升限21000米、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3000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續航時間達到3小時。作為一款全天候高空高速截擊機,以圖-22這類機型作為目標,大家認真看看這組資料,就算和現在的戰機相比效能也不差,只是以當時的工業基礎和科研水平要實現好像有點難度。

圖-22系列轟炸機

1965年起,601所(沈飛)做出4種全部都是兩側進氣的佈局方案,包括:前緣後掠50度的後掠翼、後掠57度的三角翼、前緣後掠55度的後掠翼、以及雙前緣後掠角的雙三角翼。

通過風洞實驗對比淘汰前三個方案,然後將三角翼前緣後掠角改為55度,確定了殲-9Ⅳ方案。

殲-9IV

截止1967年初經過風洞實驗發現殲-9Ⅳ機動性不足,然後又提出了無尾三角翼方案,稱之為殲-9V方案。造型酷似法制Phantom系列戰機機動性較殲9-Ⅳ有明著提升,不過操縱困難的問題還是難以解決(飛控)。

殲-9V

接下來由於沈飛全力投入殲-8研製,因此到了1969年10月30日殲-9任務交給了成飛,隨後到來的1970年,空軍對殲-9提出了新要求最大馬赫數2.6、最大升限26000米。對這個新的設計要求經過反覆確認最終為殲-9配上了鴨翼佈局、腹部或兩側進氣的殲-9Ⅵ方案。

殲-9VI

目標有了在殲-9Ⅵ研製過程發現雙26指標定的太高了,當時配套的渦扇-6發動機根本無法達到要求,該方案面臨擱淺的狀況。1975年1月10日,三機部上報《關於請求繼續研製殲9飛機的報告》希望下調殲-9效能,具體為:升限23000米、最大爬升率220米/秒、航程2000千米,最後獲批新型號就是殲9Ⅵ-Ⅰ,採用WS6(910)型渦扇發動機,當時要求試製5架原型機於1980年首飛,1983年實現定型。

殲9Ⅵ-Ⅰ

除了殲9Ⅵ-Ⅰ方案外還有殲9Ⅵ-Ⅱ,然後還有機腹進氣版殲-9以及殲9Ⅵ-Ⅲ雙發方案,總而言之殲-9就是個創新大平臺將能應用的技術和想法都進行了整合。

殲9Ⅵ-Ⅱ

殲-9機腹進氣版

殲9VI-III的風格類似於米格-25截擊機,雙發實現高空高速的指標相對容易些,如果還有人記得話其實它同基本同期的三號任務也差不多。

殲9VI-III

殲-9的基本效能如下:

採用渦扇-6發動機,最大推力70.6千牛,加力推力121.5千牛,推重比6。採用205雷達,探測距離60-70千米,有效跟蹤距離45-52千米。裝備一門23毫米機炮,4枚PL-4導彈(半主動雷達型最大射程18千米,紅外型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

殲-9作戰效果圖

由於研製時間長方案也多次更改,以當時的科研水平殲-9的設計還是過於超前,研製過程問題層出不窮,使得研製工作進展緩慢根本無力繼續。到了1980年該專案下馬,不過十多年時間並沒有白廢包括鴨翼佈局在內的技術、經驗積累,最終結成碩果成就了殲-10以及殲-20。

殲-9單雙發版本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大決戰前武裝分子搶先動手,敘利亞響起連環炸!俄羅斯:全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