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展出的俄羅斯兩棲攻擊艦模型
最近,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俄羅斯計劃在2020年春季開工建造中國產兩棲攻擊艦,儘管專案有所延遲,但是俄羅斯海軍還是將獲得垂直登陸的能力。《輪廓》雜誌發表了有關俄羅斯兩棲攻擊艦特徵和設計的文章,對其進行了解讀。在失去向法國訂購的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之後,俄羅斯開始計劃自主設計建造兩棲攻擊艦,並且多次在防務展中展示了兩棲攻擊艦模型,因為設計、製造以及經濟方面的原因專案一直在拖延。據訊息人士向俄羅斯通訊社透露,俄羅斯海軍將計劃建造兩艘兩棲攻擊艦,並且已經發出了技術任務書,預計將在2020年5月在克里米亞的扎利夫造船廠正式開工。
曾經展出的俄羅斯中國產兩棲攻擊艦模型
俄羅斯中國產兩棲攻擊艦的輪廓
根據近日俄羅斯通訊社報道,俄羅斯中國產兩棲攻擊艦較以往報道的資訊,體積和排水量更大,更加接近主流兩棲攻擊艦。俄羅斯兩棲攻擊艦艦體長度達到220米,排水量達到2.5萬噸,可以搭載多達20架直升機。與之對應的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艦體長199米,標準排水量1.65萬噸,滿載排水量2.15萬噸,可以搭載16架中型直升機,俄羅斯中國產兩棲攻擊艦要比“西北風”級大一號,體積基本和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類似。
曾為俄羅斯建造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據悉,俄羅斯兩棲攻擊艦將採用當前主流的直通甲板設計,而不是蘇聯“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那樣的後部直升機甲板+機庫的設計,根據直升機載機量,認為俄羅斯兩棲攻擊艦將設定6-7個直升機起降點,可以同時進行多架直升機的起降,艦體尾部設定3-4個直升機停機坪,除此之外其他的直升機只能在甲板下方的機庫中待命。俄羅斯兩棲攻擊艦搭載人數將達到兩個海軍陸戰隊營,約900人左右,“西北風“級也可以短時間高密度搭載類似規模的部隊,但是長時間部署只能搭載450人。
曾經展出的俄羅斯兩棲攻擊艦
俄羅斯兩棲攻擊艦如何克服動力難題?
因為蘇聯的艦載動力系統設計、生產主要在烏克蘭,目前俄羅斯造船業一個突出的主要問題就是缺乏合適的動力系統,成為制約俄羅斯水面艦體發展的攔路華。近年來,俄羅斯中國產不斷推進艦載動力系統中國產化,隨著俄羅斯土星科研聯合體完成M90FR、M70FRU-R和DKVP三個燃氣輪機專案的研發,困擾俄軍的燃氣輪機短缺得到了部分解決,但是俄羅斯缺乏兩棲攻擊艦所需要的先進柴油機,但是當前認為俄羅斯能夠解決中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動力問題。
22350型“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
例如採用22350型“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上的柴燃聯合動力系統,該系統由一臺27500馬力的M-90FR燃氣輪機和一臺5200馬力的0D49柴油機組成,柴油發動機和燃氣可以並聯執行,也可以分開執行。兩套22350護衛艦的動力系統,總功率將達到65400馬力,推動6000噸級的“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達到30節的最高航速。俄羅斯專家認為,這套動力系統將使得2.5萬噸的兩棲攻擊艦最高航速達到23-26節,足以滿足此類軍艦的需要。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接近4萬噸,動力系統輸出功率達7萬馬力,最大航速為24節;“西北風”級柴油發動機系統輸出功率20400馬力,最高航速18.8節。
俄羅斯兩棲攻擊艦的載機
空中突擊力量是兩棲攻擊艦發揮作用的關鍵之一,但是當前俄羅斯缺乏先進的運輸直升機,俄羅斯現有的艦載直升機包括卡-27反潛/救援直升機、卡-29運輸直升機、卡-31預警直升機以及卡-52K武裝直升機,除了卡-52K是現代化的攻擊直升機,提供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援任務之外,缺乏先進的運輸直升機,提供適宜的空中突擊工具。
卡-52K武裝直升機
目前,俄羅斯正在研發名為“Minoga”的多用途直升機,該機已經完成了初步設計,將有多個變型型號,該機也被稱之為卡-65,具體的效能尚未公開,據公開的圖片該機將採用對轉旋翼+尾部推進的推進系統,飛行速度將更高。據悉,Minoga直升機配備兩臺TV7-117渦軸發動機,起飛功率3000馬力,最大功率達3750馬力,是米-38多用途直升機的動力系統。從發動機功率推算,Minoga直升機的容量和起飛重量應該與米-38或AW-101多用途直升機類似,是一款20噸級的直升機。20架Minoga直升機的步兵運輸和投放量預計將達到一個營,可以運輸迫擊炮、自動榴彈發射器、大口徑機槍、反坦克導彈以及輕型火炮、輕型車輛等到灘頭陣地。
卡-65 Minoga多用途直升機
俄羅斯兩棲攻擊艦是否在尾部保留塢艙,搭載的兩棲登陸艇或者說是氣墊登陸艇目前還不確定,俄羅斯也缺乏類似與美國LCAC氣墊登陸艇和法國EDA-S登陸艇等先進裝備,但是裝甲車輛、坦克、運輸汽車和重型火炮系統只能通過登陸艇運輸,所以對此類裝備俄羅斯存在外購的可能。
LCAC氣墊登陸艇
不得不提的蘇聯兩棲攻擊艦
據悉俄羅斯兩棲攻擊艦是受到了蘇聯11780型兩棲攻擊艦的影響,俄羅斯早起公佈的模型也深深的帶有11870型兩棲攻擊艦的影子。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蘇聯也開始了代號11780工程的兩棲攻擊艦專案,該艦的設計藍本源自“基輔”級航母,總體尺度變化不大,排水量達到4萬噸;可以攜帶12架直升機和3艘“蒼鷺”級氣墊登陸艇,可以攜帶多達1000名左右的海軍陸戰隊員;動力系統採用“現代”級驅逐艦的蒸汽動力系統,採用4臺KVG-3鍋爐和GTZA-674兩部主齒輪渦輪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1萬馬力。11780型兩棲攻擊艦效能可以媲美美國當時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但是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該專案被取消。
11780型兩棲攻擊艦
蘇聯到俄羅斯兩棲作戰理念的變化
前蘇聯海軍的兩棲作戰理念來自於沙俄、蘇聯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獨具特色,根植於其獨特的大陸軍特點。
1.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目的是支援沿岸地面部隊,配合發起戰役突破方向,以尋求突破敵方防線。
2.兩棲作戰範圍首先取決於陸軍對海岸戰線的支援需求,其次取決於執行保護和火力支援的航空兵作戰範圍,最後取決於艦隊的運輸和護衛能力,艦艇的火力支援能力。
3.兩棲登陸作戰的範圍不大,一般限制在戰術級別,必要時會加強地面突擊力量強度,水面登陸部隊以第一梯隊搶佔敵方海港,之後空降部隊進行增援。
蘇聯“蟾蜍”級坦克登陸艦
所以,綜合來看蘇聯俄羅斯的兩棲登陸作戰主要是作為支援地面部隊的配角,所以自從蘇聯海軍開始一直沒有打造遠距離兩棲攻擊的海軍兩棲登陸力量,其也一直沒有發展遠洋兩棲作戰力量。隨著冷戰後期,蘇聯全球利益的需求以及和美國進行全球爭霸的現實需要,也開始發展11780型兩棲攻擊艦。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一直處於戰略收縮期,更無暇發展遠洋兩棲作戰力量,但是從喬治亞戰爭和敘利亞內戰開始,靈活高效的兩棲攻擊艦也成為俄羅斯海軍的一種選擇,可以有效維護俄羅斯海外利益,所以才有了之後發展的兩棲攻擊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