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20世紀50年代,是戰鬥機技術快速發現的時代,東西方陣營裡都開始興起一股研製輕小型戰鬥機的熱潮。

首先登場的是英國人。英國的一傢俬人小型飛機制造商:弗蘭德航空,在1950年開發了一種名為“羽蟲”的輕型戰鬥機。其原型的設計思想就是用最小的機體滿足一款噴氣式飛機的基本需求,從而成為適合大量生產和部署的前線空中支援力量。結果,皇家空軍發現這種原型機航程太短,還沒有可靠的對地攻擊能力。顯然,這並不符合對抗裝甲叢集的需求。因此,小飛機併為獲得任何訂單。

三年後,弗蘭德航空又拿出了羽蟲原型機的改進版--“蚊蚋”。在更好了發動機並修改氣動佈局後,這種尺寸稍大一些的超輕型戰鬥機,開始具備接近音速的平飛能力。除了用於對空作戰的航炮外,還能掛載炸彈或火箭彈。

進行測試中的蚊蚋原型機

進行測試中的蚊蚋原型機

改進後的蚊蚋 可使用炸彈與火箭彈進行對地攻擊

芬蘭空軍的蚊蚋在地面維護,對比卡車可見蚊蚋之小

此圖足以說明 蚊蚋戰鬥機到底有多小!

然而,皇家空軍最後還是選擇繼續使用更大的獵人戰鬥機,讓蚊蚋基本上失去了本國市場。弗蘭德公司開始嘗試在海外尋找潛在使用者。但在美蘇兩國出口大量軍機的時期,這種輕型飛機也只能獲得情況特殊的一些買家。其中就有印度、芬蘭和南斯拉夫,這三個作為不同勢力緩衝區的不結盟國家。而且他們的軍費都不充裕,不希望買到維護費太高的裝備。

參加航展的蚊蚋戰鬥機

芬蘭人最初開始嘗試使用蚊蚋。因為其國土面積狹小,使用輕型飛機有助於空軍迅速起飛攔截對手。較短的起飛距離,讓蚊蚋可以從部分公路上進行起降。靈活的效能也很適合與蘇軍的第一代噴氣戰鬥機纏鬥。

芬蘭空軍的蚊蚋戰鬥機

但芬蘭人在組建了第一個中隊後發現,蚊蚋非常不適應芬蘭的寒冷天氣。因此,原本希望減少維護時間的蚊蚋,反而在芬蘭需要大量的保養和更換零部件。但芬蘭本身採購數量就少,也沒有專門的生產線補充。所以僅僅11架蚊蚋,在服役到1972年後就匆匆退役。取代它們的則是一代北歐名機--瑞典的薩博-35。

取代蚊蚋的瑞典 薩博35戰鬥機

至於巴爾幹的南斯拉夫,則只購買了2架用於測試。他們也因為這種飛機的侷限性問題和其他政治因素,最後沒有繼續採購。

採用南斯拉夫空軍塗裝的 蚊蚋戰鬥機

但是印度人卻對蚊蚋讚賞有加。不僅在50年代末購買了首批20多架,還逐步引進組裝車間和生產線,完成了這種飛機的本土化。蚊蚋也就成為了印度空軍中的主力裝備,更是印度戰鬥機工業的開端。

印度空軍的 蚊蚋戰鬥機

印度空軍的 蚊蚋戰鬥機塗裝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印度空軍以大量的英法軍機,迎戰幾乎全套美式武器的巴基斯坦空軍。後者因為有華盛頓方面的支援,而裝備著成批的F-104星式戰鬥機和F-86佩刀戰鬥機。兩種飛機在不同的戰術層面,可以形成相互配合。印度空軍顯然沒有類似的思路和武器準備,已經大量服役的蚊蚋,被部署在數個前線機場,準備隨時升空執行任務。

巴基斯坦空軍的F-86戰鬥機

結果,在雙方的早期交手中,蚊蚋就被敵軍擊落了2架。巴基斯坦人使用的F86F,是佩刀家族的晚期改進型,擁有發射早期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其6挺12.7mm機槍火力,也足以摧毀小身板的蚊蚋。

反映遭F-86擊落的印度蚊蚋戰機航空繪畫

反映遭F-86擊落的印度蚊蚋戰機航空繪畫

巴基斯坦的F-104戰鬥機 ,該機的高速性讓蚊蚋感到無可奈何。

但蚊蚋也絕非沒有還手之力。一旦進入近距離的纏鬥狀態,F-86也沒有了火力和速度優勢。相反,蚊蚋的2門30mm機炮,創造了只發射10發炮彈就擊落1架敵機的記錄。

因此,蚊蚋在整個戰爭中通過近距離格鬥,擊落了7架F86佩刀。自身則被F86和F104一起打下4架,加上1架被輕型活塞發動機飛機擊落和1架被俘,總損失基本與佩刀持平。印度人也就此將蚊蚋稱為“佩刀殺手”。

反映印度蚊蚋戰機擊落巴基斯坦F-86的航空繪畫。

到了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的蚊蚋已經被米格21擠出了空軍主力戰機的寶座。但因為其維護方便、易於出動,還是被大量用於攻擊地面目標。尤其是在對孟加拉地區的突襲中,摧毀了大量的巴基斯坦陸軍單位。在空戰中,他們繼續同老對手佩刀展開廝殺。不僅創造了迅速擊落2架巴軍飛機的優秀記錄,也有因1對6而慘遭擊落的悲壯劇情。但6架佩刀中也有2架在混戰中被蚊蚋的航炮擊毀。在那個機載雷達還不發達的年代,蚊蚋的小身材在空中經常很難被飛行員及時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蚊蚋本身也是印度戰鬥機工業的起點。鑑於蚊蚋的傑出價效比,印度人很快又對其進行了改進,並大量生產為自己版本的“無敵”式戰鬥機。這種原始設計來自50年代的小飛機,就這樣在印度空軍裡服役到1991年。

無敵戰鬥機

蚊蚋的印度改進版本 無敵戰鬥機

印度空軍對於自制輕型戰鬥機的偏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蚊蚋引起的。

在英國本土,蚊蚋僅僅獲得了教練型訂單。除了作為空軍飛行員的中級教練機外,還被紅劍飛行表演隊相中。進入80年代後,這些使用近30年的小飛機,被更新的BAE鷹式高階教練機取代。

至此,蚊蚋也成為了噴氣機時代的超輕型戰鬥機絕唱。

無獨有偶,在1960年代中後期,中國空軍根據當時的區域性戰爭經驗,特別是第三次中東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在海南島及廣西雲南邊陲與美軍的防空作戰實踐,預計未來戰爭中空軍機場是敵方打擊摧毀的重要目標,短距起降、維護簡單、造價低廉、隨時能打、隨地能戰的小型殲擊機像空中的游擊隊員,可以在敵方預計不到的地方出現,“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游擊戰”。 為此,中國空軍提出研製、裝備超輕型前線戰鬥機,重量在4噸左右,可以裝在卡車上機動轉場部署;機動性好,主要是加速能力、爬升和盤旋效能突出。在1969年4月,中國空軍正式提出了研製“小殲”的設想,就是後來的殲-12輕型戰鬥機,其設計思想與蚊蚋如出一轍。

關於“小殲”的設計思想,曾有“適應人民戰爭需要,開展空中游擊戰”的提法,但其本意是要搞出一種高度機動靈活、短距起落、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的小型戰鬥機。

南昌飛機制造廠以陸孝彭任主設計師,從 1968年7月開始方案設計,1968年8月總體方案獲上級部門批准。隨後,以1年零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1970年3月,型號名稱定為殲-12。殲-12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首批製成3架樣機。

殲-12的特點是“輕、快、靈”,但由於殲-12過於追求機體小、重量輕,也帶來了一些不足。如燃油貯量有限導致航程較短,不適應未來空戰的要求;其機載武器火力較弱;機頭進氣形式對增裝先進火控裝置不利,若改為兩側進行設計,提升火力的同時又削弱了戰機的機動能力;殲-12只裝了1臺渦噴-6乙型發動機,推力明顯不足,極難達到預想的設計效能。

殲-12三面圖

1978年2月,因調整裝備體制而決定停止研製。除一架做破壞性強度試驗的原型機外,共生產了5架經過試飛的整機,未列裝部隊。5架樣機中,中國航空博物館儲存了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儲存了1架,南昌飛機制造廠儲存了2架。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俄航母火災最終損失曝光,粉碎了謠言,讓中國幫修的話就不要說了